林世琛與下一位同事張立明談的時候,便偏向於技術發展的方向,以及短期內飛訊科技的技術應用領域。
透過跟張立明的聊天,林世琛發現對方在電信局確實負責比較關鍵的應用架構和資料處理環節,這正好是飛訊科技現階段需要補充的能力。
雖然現在飛訊的使用者數超過了60萬,但是在大併發的處理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壓力。
尤其是隨著網路的發展,國內網民數量將很快超過千萬、超過幾千萬的規模。
這對於任何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來說,使用者數超過千萬,甚至超過百萬都是不可思議的。
以飛訊現有的發展來看,需要對QQ做一次全新的架構升級。
得益於張立明在電信局的海量資料應用和架構設計的經驗,林世琛將這個重要的版塊兒交給了對方來做。
對於收復對方的心,林世琛沒打算一次成功到位。
第一次交流,他更多地是為張立明畫餅,分析飛訊的總體規劃戰略和執行方向。
還真別說,世紀末的這個時間段,各類人物湧現,能夠忽悠成功,讓別人覺得很厲害的,都是有一定水平的。
林世琛有了後世的二十年經驗,在談概念,談發展,談局勢方面,還是有領先於這個時代一般人的見地。
林世琛結合歷史的發展,介紹了飛訊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這些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採用激勵和激將的方式,林世琛將張立明的狀態徹底啟用,初步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只要再經歷一兩次大的成功,加上陳卓的制約和平衡,林世琛相信很快就能收服張立明。
林世琛與其他的市場、銷售和商務同事談的側重點,又不一樣。
雖然林世琛想挖來8848的茅一丁等人,但是現在這些人還沒有來飛訊科技,還不能寄希望於沒有成為現實的事情。
不過如果能夠快速做起來,林世琛倒不介意多用幾種不同的手段。
挖牆腳、挖陷阱、裁員等都是基本操作,林世琛需要提前適應中關村的這種節奏。
由於網際網路和IT行業的快速發展,中關村的IT公司之間,相互挖角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甚至以後直接會發生搶人大戰。
今天在這個公司上班,明天可能就在對門的競爭對手那裡上班。
這在網際網路野蠻增長的時代,是一種很常見的現場。
林世琛對這一塊兒深有體會,他將人才層面的重視程度排在幾大重點工作方向之一。
美國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科技領域雄霸天下,就是在於高階人才的把控,甚至在某些領域的壟斷。
而對於企業層面來說,國內的這些日後的巨頭公司,能夠越做越大,也與其高管大多來自世界500強有關,甚至一些企業的創始人就是世界500強的高管。
這些企業的高階精英將會左右中國網際網路和IT行業的發展方向。
林世琛跟各位同事都聊了一圈,發現分支的情況還是很不錯。
他除了聊一些家常,聊一些工作上的困難外,還用一些問話技巧,分析了各位同事的性格。
楚惠茜,性格沉穩、家境優越,小孩兒4歲,有父母幫忙帶著孩子,比較輕鬆。
張立明,勇於突破型,痴迷於技術,不甘於現實,夢想技術的力量改變世界,做出一些非凡的成績。
曾慶豐,性格開朗,粗中有細,身材高大,能說會道,對中關村IT圈的趣事知道的比較多。
許晉濤,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說話都是一套一套的,屬於侃爺一型別,具有豐富的市場推廣的經驗。
李海祥,一絲不苟,非常嚴謹,對於資料非常敏感,現在負責產品支援。
孫敏,一個來自南方的小姑娘,剛畢業沒多久,心思敏捷,負責分支的日常行政、報銷等。
晚上聚餐的地方,選在了一家有帝都地道風味的飯館。
除了宋雅君、楚惠茜和行政孫敏三人外,其他五人都是大老爺們。
林世琛對於吃的,不怎麼在意,這次聚餐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團隊建設,拉近彼此的距離,打造和諧的氛圍。
有了曾慶豐和許晉濤這兩個活寶,現場的氣氛非常活躍。
林世琛以明天還有重要的應酬為理由,只喝了半斤白酒,要不然,絕對會被曾慶豐和許晉濤等幾人放倒。
就連宋雅君也被勸了幾杯白酒。不過,以宋雅君的酒量,這些不在話下。
林世琛看到幾人有點怵宋雅君,估計宋雅君在酒桌上展現過實力,震懾住了幾人。
果然,後來的話題就提到第一次聚餐,曾慶豐和許晉濤被宋雅君在酒桌上教訓的光輝事蹟。
林世琛笑而不語,心中想著,目前看來,公司裡面,韓立軒的酒量未知,估計在宋雅君之上。
其次是汪體俊,林世琛自我評估自己的酒量,現在也就在公司排在中等偏向的位置。
不過,酒量這東西,是靠練長的。
林世琛也不會妄自菲薄。
後來網路上的三斤哥、四斤哥、五斤哥乃至八斤哥等具有海量的名人,絕對驚掉下巴。
嗯,林世琛在考慮又不要招聘專門負責喝酒的員工。
這些人才分佈的地方都有規律,政府部門,如發改、招商等部門,再有就是部隊、大院出身的。這些人才都是把酒當水喝的。
這一點,林世琛在酒桌上稍稍給楚惠茜提示了一下。
楚惠茜會意,表示公司需要這類人才。
一頓飯,吃吃喝喝,到了八九點鐘,又轉戰到KTV繼續唱歌。
到了晚上十二點,眾人才散去,林世琛跟宋雅君提前一個小時走了。
晚上,宋雅君將林世琛安排在鐵道部的招待所裡面。
這裡,離明天見韓立軒的地方比較近,非常方便。
林世琛想著白天的一幕幕,又想到了中關村其他公司的關係,想到一些名人,想著飛訊落戶帝都
他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