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章 汙宣仁

再說新黨將元佑黨一網打盡,全部攆出朝廷。蔡卞、邢恕等新黨還不放心,擔心元佑黨人死灰復燃。

公元1098年三月,蔡卞、邢恕等人,先讓蔡懋上疏檢舉文彥博兒子文及甫的私信寫有隱語,隱語意思就是劉摯、梁燾、王巖叟等曾經圖謀不軌,危及國家。趙煦讓蔡京、安惇徹查,蔡京、安惇兩人窮盡手段,汙奏劉摯等大逆不道,死有餘辜。

趙煦有點懷疑的問道:“元佑黨人果然如此可惡嗎?”

蔡京、安惇回答道:“他們都有這個心,只是反狀沒有顯露出來罷了!”

這個罪名,和以後秦檜所說的“莫須有”有區別嗎?

此時劉摯、梁燾等已經死於貶所,趙煦下詔禁錮他們的子孫到嶺南,剝奪了王巖叟、朱光廷等人的官職。

蔡卞、邢恕等還不解恨,和內侍郝隨勾結,又誣陷宣仁太后當年有廢除哲宗皇帝寶座的想法,並引用司馬光所說的北齊婁後宣政故事加以佐證。

他們擔心證據不紮實,又壓迫高士京,他是宣仁太后的伯父高遵裕的兒子,讓他回憶高遵裕生前,王珪曾和他哥哥高士充在家謀議,擁立雍王為帝,只不過遭到高遵裕的反對。

接著,他們進一步誣陷司馬光、劉摯、梁燾等人,和宣仁太后的隨身內侍陳衍實際參與了廢立哲宗的秘密行動。

趙煦這下認真了,又讓蔡京、安惇審理,當時陳衍已經被髮配到朱崖,與他一起共事的張士良貶在郴州任職,蔡京、安惇便將張士良召回京都。

蔡京等陳列鼎鑊刀鋸在案几,威脅張士良道:“說有謀反這事,你就再回去郴州做官,說沒有,那就請受刑!”

張士良仰天大哭道:“我不能誣陷太皇太后,天地神祗也不能欺騙啊!我甘願就死!”張士良確有幾分錚錚鐵骨在身!

蔡京等百般拷打,一無所得,上奏趙煦道:“陳衍疏離陛下與太皇太后,驅趕陛下內侍劉瑗等人,從而想翦除陛下的心腹羽翼,大逆不道,應該處死!”

趙煦即遣使到朱崖將陳衍賜死。

章惇藉此機會,讓翰林學士蔡卞草詔,請求廢宣仁太后為庶人。皇太后向氏剛躺下睡覺,聽說這事,立即起身,找到趙煦問道:“官家擬廢宣仁太后,這是真的嗎?”

趙煦默默點頭。

向氏哭泣道:“吾每日侍奉太皇太后,天日在上,這種話是從哪裡傳出來的啊?如果官家一定要這樣辦,又打算怎樣對待我呢?”

趙煦還在猶豫不決,向氏又道:“官家如果不信,何不問問太妃!”

趙煦點頭,隨即到聖瑞宮問生母朱太妃,朱太妃雖然一直被高老太后歧視、壓制,但她宅心仁厚,力言沒有此事。趙煦終於感悟,將章惇、蔡卞的奏章對著蠟燭焚燬了。

趙煦身邊內侍偷偷告知了郝隨,郝隨便派人通知了章惇。

第二天,章惇、蔡卞又上奏疏,舊事重提,堅決請求趙煦廢了宣仁皇后(即高老太后)的名分。趙煦勃然做色,怒道:“你們一再堅持,是不是想陷我於無視祖宗之地,使我死後無面目進英宗之廟嗎?”,

趙煦說完,將奏章丟在地上,轉身入宮去了。

章惇等人被迫放棄了廢黜高太后的計劃。最終,高氏的皇后地位保住了,高氏家族也有驚無險的躲過了這場滅頂之災。

佐料:趙煦生母朱皇太妃,性格溫順恭敬,對人十分謙和,不干預朝政,也不以自己是皇帝生母而自傲。可宣仁太后生前,卻不怎麼欣賞她,甚至還經常訓斥她。

《宋人軼事彙編》卷十七“韓絳”第8條記載:

公元1085年,朱太妃護送神宗的靈柩前往永裕陵安葬,途中在永安駐留。時任河南知府的韓絳曾擔任過宰相,知道朱氏是趙煦親生母親,對她十分尊重,親自從洛陽趕到永安迎接,禮儀侍奉極其周到。朱太妃非常感動,回宮後還念念不忘,忍不住向身邊人訴說此事。

高太后知道這件事後,竟勃然大怒,當面訓斥朱太妃道:“韓絳是先朝老臣,你如何配受他如此禮遇。”朱太妃被當場罵哭,不停向宣仁太后謝罪。

此次宣仁及其高氏家族面臨危機,如果朱太妃稍有私心,高家難逃厄運,可朱太妃不計前嫌,極力挽救,朱太妃心地善良,令人崇敬!

相比之下,我們再來看看宣仁是如何對待自己婆婆曹太后的。

《宋人軼事彙編》卷二“高後”第4條記載:

英宗治平年間,英宗病好一些的時候,受高氏約束,也不能接近其他嬪妃,這連曹太后都看不下去了,有日特意派身邊親近人對高氏道:“官家即位已久,現在聖體安康,哪能無一服侍之人在左右啊?”

高氏聽了很不高興,立即回懟道:“奏知娘娘,媳婦當初嫁的是十三團練,並不是嫁他什麼官家!”

高氏說這話什麼意思?英宗趙曙排行十三,他和高氏結婚時,趙曙為嶽州團練使!所以高氏有此一說。高氏的強勢,可見一斑。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