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章 戰交趾(上)

交趾的大體發展,上部交代過,黎桓從丁氏手裡奪了交趾後,被大宋封為交趾郡王。公元1006年,黎桓死,兒子黎龍鉞上位,公元1010年,大將李公蘊殺了黎龍鉞,自己做交趾老大。並派使者到大宋入貢。當時的真宗趙恆搖頭道:“黎桓多行不義,李公蘊有樣學樣,太可惡了。可是在他們蠻族之中,不足為奇,不值得譴責!”於是又封李公蘊為交趾郡王。從此交趾的黎家天下成了李家天下。

李公蘊之後,也世代向大宋進貢,然而也時不時騷擾大宋邊界來體現存在感,到李乾德時,甚至在公元1075年大舉侵邊。

大宋自王安石掌權開始,不僅致力變法,也尋求開疆拓土,種諤佔綏州,王韶取熙河進,章惇開梅山、收南北江,熊本復瀘夷。大宋邊界四處開花結果,讓其他邊將也蠢蠢欲動。

趙頊最早打算讓蕭注謀劃攻取交趾,任命他為“知桂州”。上任前,趙頊召見他,問他有什麼策略,蕭注道:“以前臣是說過,桂州的鄉兵,可以一當十,器甲堅利,指揮得當,可以有所建樹,現在的形勢不如以前,交趾繁殖人口、聚集財物,接受訓練近十五年,有訊息說他們兵不滿萬人,肯定是虛假的!”

趙頊本對蕭注給予厚望,希望他在南邊開啟局面,沒料到蕭注先打起了退堂鼓,趙頊騎虎難下,只得鼓勵他振作精神,建功立業。

蕭注到了桂州,所轄各族部落都來拜謁,蕭注走訪各地,慰問百姓,老幼歡然,交趾李乾德有什麼動向,蕭注一清二楚。但是如果有人向他貢獻征討交趾的策略,蕭注一概不理。

趙頊見蕭注在桂州沒有起色,恰天章閣待制沈起上言朝廷:“交趾跳樑小醜,沒有不可取的道理!”

趙頊即以沈起代替蕭注“知桂州”,主持攻討交趾事宜。沈起獲得“尚方寶劍”,精神亢奮,以為名垂千古的機會來臨,命令邊將率軍入瑤族、侗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區內,徵集當地鄉兵,傳授陣圖,一年四季演習、訓練。又命水師徵集船隻練習水戰。

除此以外,沈起在融州(廣西融水周邊)強行修築城寨,殺了當地邊民近千人,交趾把這作為話柄向大宋訴冤,趙頊、王安石見沈起“狐狸沒打著,反惹了一身臊”,罷了沈起,讓劉彝走馬上任“知桂州”。

劉彝到桂州後,也是抖擻精神,大造兵器舟船,截斷交趾人與邊境州縣的貿易貿易,交趾想要和大宋朝廷討個說法,表疏都不能送達至京師。於是交址恐懼,大集兵丁謀劃攻取大宋邊界。

邕州在桂州之南,蘇緘“知邕州”,交趾的陰謀被蘇緘偵查得知,蘇緘致書劉彝,請他停止南征的謀劃,恢復雙邊貿易,劉彝正摩拳擦掌,哪裡聽得進去?反而指責蘇緘破壞國家大計,要他閉嘴。

公元1075年十一月,交趾以李常傑為首,號稱八萬大軍,分三路大舉入侵北宋,一路攻廣府,一路攻欽州,一路攻崑崙關。

十一月二十日交趾攻陷欽州,二十四日攻陷廉州(廣西合浦),接著大軍湧向邕州,掃平了邕州外圍的四個城寨。蘇緘向朝廷告急。

十二月,趙頊一邊將沈起、劉彝全部撤職,一邊命天章閣待制趙卨為“安南招討使”,嘉州(四川樂山)防禦使李憲為副使,征討交趾。

公元1076年正月,交趾大軍圍攻邕州,蘇緘全力拒敵,邕州軍民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給交趾造成很大傷亡,共斃敵一萬五千餘人及大量戰象。

最後,因眾寡懸殊,蘇緘知邕州不能倖免,命家屬三十六人自殺,蘇緘將他們的屍體藏在低窪的坑底,然後舉火自焚。

邕州城裡軍民,有感於蘇緘的忠義,沒有一人投降。交趾兵入城後,惱羞成怒,將城中百姓全部屠殺,共計五萬八千人。邕州城被圍四十二天,糧盡水乾,人們喝汙水解渴,拉肚致病,不少相繼而死。

佐料:蘇緘是泉州晉江(福建晉江)人,進士出身。

交趾圍邕州之前,蘇緘判斷交趾兵必將攻邕州,邕州當時兵力只有二千八百,情勢異常危急。

蘇緘召集所屬官員和郡裡有才能的人,教給他們守城和打仗的方法,約束各自的部隊,劃分所管轄的區域。並安定民心,鼓舞士氣。百姓聽說交趾八萬大軍,都人心惶惶。

蘇緘將官府的國庫開啟,並將自己的私人財產拿出來,鼓勵大家道:“我們兵械器材準備充分,財物充足,如今賊人將圍城,我們一定要堅守以待外援。如果有人想走,那麼就會造成人心動盪,大家都聽我的號令,否則,休怪軍法無情!”

大校翟績潛逃,蘇緘立即斬首示眾。於是軍民上下屏氣斂聲。

蘇緘長子蘇子元,在桂州任司戶參軍,帶著妻子來探親,準備返回時,恰逢交趾軍攻城,因為蘇緘有不準出城的命令,蘇緘就叫兒子隻身回桂林,兒媳仍留邕州同生死。 這兒媳運氣點背啊!

敵人來攻打,蘇緘發神臂弓射擊殺死許多敵兵,又燒燬了敵人用來攻城的雲梯和“攻濠洞子”等攻城器具工具。

蘇緘一邊抵抗,一邊向劉彝求援,劉彝派部將張守節救援,張守節逗留不進。後在提點刑獄宋球的督促下,和交趾兵倉促遭遇,在邕州陷落前全軍覆沒了!

交趾兵久攻不邕州下,計窮力竭,準備撤軍,聽說邕州的救兵全掛了,於是繼續振作精神圍城。

有漢奸教敵人採取土攻的方法攻邕州,用袋子裝土堆在城牆外面,一層一層壘起來,頃刻之間高達數丈,敵軍蜂蛹登上土囊攻入城中,邕州被攻陷。蘇緘戰死,享年六十一歲。朝廷贈其奉國軍節度使,諡號“忠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