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章 復河州

公元1073年三月,王韶領兵在熙州休整了四個月後,再次出手,揮師直逼盤踞在河州的吐蕃首領之一木徵,木徵倉皇應戰,結果被王韶打得大敗,逃往青唐(甘肅西寧)方向,妻子被王韶俘獲。

王韶隨後領兵進駐河州,可是他在河州尚未站穩腳跟,熟料後院起火了,熙河境內有羌族部落興兵反叛,王韶只得領兵回撤“救火”。王韶剛走,木徵就回來重新佔據了河州城。王韶此時無暇顧及,只得暫且放一邊。

王韶領軍回擊,沿途平定了羌族叛亂後,王韶並沒有返回熙州,而是採取誘敵深入的戰法,領軍殺進險地訶諾木藏城(甘肅和政),穿過露骨山(位於渭源西南七十里,系和政、卓尼、漳縣的分界山),從南進入洮州。

王韶為什麼這樣領兵進洮州?因為王韶從河州返回後,探子報告,木徵派軍尾隨在官軍後面,想報一箭之仇。王韶裝作不知情,率軍南下,引誘木徵進入險地,同時以兵威逼岷州等地,一舉兩得。

露骨山地形險要,道路狹隘,騎馬難行,只能棄馬徒步進軍,輾轉六七天,木徵傻傻分不清楚,跟在後面,臨出山口,宋軍突然殺出,木徵被殺的丟盔棄甲,僅帶十幾員護衛逃脫。

王韶讓知德順軍(甘肅靜寧)景思立率所部兵緊緊追擊,之前,木徵率軍偷偷追擊王韶時,僅留少數兵力守河州。木徵被王韶設計擊敗,往河州方向逃竄,卻不敢進河州城,景思立按照王韶命令,捨棄木徵,突襲河州,河州重新回到大宋手中。王韶上表奏捷,朝廷升遷王韶為樞密直學士,景思立也被任命為知河州。

但王韶開掛的戰績遠未結束。王韶自領大軍,進逼岷州,岷州吐蕃首領木令徵,聽天朝大軍所至,嚇得魂不附體,和部下討論來討論去,最後覺得,投降才是上上之選。

九月,木令徵舉手投降,王韶兵不血刃,佔領岷州。王韶進入岷州後,戰狼的眼睛又盯上了宕州(甘肅宕昌)、疊州(甘肅迭部)、洮州(甘肅臨潭)。王韶和岷州首領木令徵一合計,決定先派人上門勸降,先禮後兵。

意料之中的是,王韶派出勸降的人異常順利的完成了任務,宕州、疊州、洮州的羌部都表示願意歸附,王韶隨即分別派軍進駐三州,至此,河州、岷州、宕州、洮州、疊州納入大宋版圖。

此戰,王韶連續行軍五十四天,轉戰一千八百里,收復五州地盤,斬首幾千級,繳獲牛羊馬等牲畜數以萬計。雖古今名將,也不過如此!

更為重要的是,王韶的熙河之戰勝利,使當初趙頊和王安石設定從南包圍西夏的戰略意圖,得到了切實的貫徹。

十月,捷報傳入京師,群臣歡呼雀躍,趙頊特意御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賀,趙頊高興之餘,解下身上的玉帶,賞賜給王安石。

王韶再次因戰功進位左諫議大夫、端明殿學士。

第二年元月,王韶頂著耀眼的光環,進京述職,趙頊越看他越喜歡,又加他為資政殿學士,在崇仁坊賞賜宅邸。

王韶收復熙河,勢如破竹,取得全勝,在青唐的董氈雖然一直臣服大宋,但見大宋佔領熙河,不淡定了,畢竟,熙河是古吐蕃的地盤啊,儘管自己不能全部佔有,讓它散落在外,他董氈總還有盼頭和希望,現在蛋糕被大宋切走了,董氈很鬱悶,就想鬧出點么蛾子。

公元1074年二月,董氈派部將青宜結鬼章舉兵偷襲河州的伐木軍士,殺害了七位軍校。並且寫信給知河州景思立,言辭侮辱,景思立不能容忍,擬率兵和青宜結鬼章幹一架。河州鈐轄韓存寶、吐蕃降將瞎藥勸阻景思立不要衝動,景思立不聽。

景思立命韓存寶、魏奇為先鋒,王存為左翼、賈翊為右翼,自率中軍,領兵五千直奔河州西北的踏白城。

青宜結鬼章率軍兩萬,分三寨抵抗官軍。雙方戰了幾十回合,吐蕃兵從山上衝下圍住景思立的中軍。

經過血戰,部將王寧、李元凱戰死,景思立和韓存寶殺出重圍,各帶戰傷,此時接近日落,眾將欲移兵東面小山崗防禦歇息。

景思立見魏奇傷重,讓他領一支軍先退,魏奇剛走,殿後的軍士突然混亂,在前的軍士遠遠望見,也隨即潰散。

景思立且戰且退且對部下道:“我剛以幾百騎兵擊敗數千賊兵,可天要亡我,如今失敗,只能以死向朝廷謝罪。”

部將竭力勸阻,景思立來不及自殺,此時吐蕃兵一擁而上,景思立光榮犧牲!

佐料:董氈接了老爹唃嘶囉權棒後,大宋封董氈為保順軍節度使、檢校司空。趙頊即位後,加太保、進太傅。公元1068年,封董氈母親喬氏為安康郡太君,董氈兒子藺逋封為晉州刺史。大宋朝廷的恩義不可不謂深厚,董氈也深知,因此款款報答,除了進貢,還配合大宋的軍事行動。

公元1070年,西夏軍攻環慶,董氈乘機率軍抄西夏人的後路,西夏只得撤兵,董氈圍魏救趙的戰術,不僅為大宋解了圍,自己也頗有斬獲,趙頊因此特賜董氈璽書袍帶予以獎勵。

公元1074年,董氈派軍殺了景思立,知道惹了大禍,不敢再輕舉妄動了,龜縮了三年,最後他感覺,還是大宋親近些。公元1077年十月,董氈再遣使入宋進貢“謝罪”,趙頊不計前嫌,授以西平軍節度使。以後雙方貢賜往來不絕。

公元1081年,董氈應大宋要求,出兵十二萬,分三路配合宋軍攻打西夏,趙頊認為董氈居功甚偉,由常樂郡公晉封為武威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