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的夜晚比白天更加安靜,只有值班室傳來微弱的燈光。林夕輕手輕腳地走向檔案室,她知道這是最後的機會了。
檔案室的門鎖著,但她記得白天看到保潔阿姨用了一把備用鑰匙。那把鑰匙一般放在值班室的抽屜裡。
她敲了敲值班室的門:\"李護士,我好像把手機落在辦公室了,能借一下鑰匙嗎?\"
\"林醫生?這麼晚還沒走啊。\"李護士開啟門,\"鑰匙在這裡。\"
拿到鑰匙後,林夕裝作往辦公室走,等李護士關上門,才轉身去了檔案室。
檔案室裡一片漆黑。她開啟手機的手電筒功能,開始尋找317號的病歷。這些病歷按照編號排列,但奇怪的是,300-399這個區間的檔案櫃上了鎖。
正當她猶豫時,突然注意到檔案櫃頂部有一個奇怪的標記:一個箭頭,指向通風口的方向。
她仔細觀察通風口,發現邊緣有些磨損的痕跡,似乎經常被人開啟。踩著凳子夠了上去,通風口的金屬網輕易就被推開了。
裡面放著一個檔案袋,上面寫著\"317號實驗記錄\"。
林夕迅速取出檔案,藉著手機的光開始閱讀:
【實驗物件:317號
入院時間:五年前
初始狀態:重度失眠
顏色程序:紫→靛→藍→綠→黃→橙
當前狀態:實驗暫停
特殊說明:對藥物產生抗性,需要重新調整配方】
後面還有一份詳細的用藥記錄:
【用藥規則】
1. 每種顏色對應不同濃度的藥物
2. 藥物透過兩種方式給藥:口服和吸入
3. 吸入劑量由通風系統控制
4. 每天下午四點是固定給藥時間
5. 禁止在非指定時間給藥
6. 若出現抗性,立即報告
7. 紅色標記前必須確認藥物完全生效
翻到最後,還有一張手寫便條:
\"317號出現異常情況,建議終止實驗。但張主任堅持要繼續,說這是最接近成功的一例......\"
字跡戛然而止,林夕認出這是張雨的筆跡。
繼續翻閱,她發現了一份觀察記錄:
【症狀記錄】
- 第一階段(紫):嗜睡,注意力難以集中
- 第二階段(靛):記憶出現片段性缺失
- 第三階段(藍):性格變得溫順,易於控制
- 第四階段(綠):開始出現幻覺
- 第五階段(黃):完全接受暗示
- 第六階段(橙):自主意識逐漸消失
- 第七階段(紅):[此處被塗黑]
這些症狀......林夕想起了那位每天下午四點就會特別困的病人。她正在經歷第一階段!
突然,檔案中掉出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年輕女孩,穿著白大褂,正對著鏡頭微笑。照片背面寫著:\"張雨 實習第一天\"。
這就是五年前失蹤的實習醫生!
林夕仔細對比照片和病歷,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張雨的筆跡在317號實驗進行到一半時突然中斷,而317號的實驗也在那時\"暫停\"了。
會不會......317號就是張雨?
她繼續翻找,在資料夾夾層裡發現了一張皺巴巴的紙條:
\"如果有人找到這個檔案,請注意:
1. 不要喝任何人給的水
2. 不要在下午四點待在診室
3. 記住顏色編碼:1234567
4. 通風系統是關鍵
5. 配方在......\"
後面的內容被撕掉了。
林夕的心跳加速。這些警告印證了她的猜測:診所在進行一種改變人意識的藥物實驗,而通風系統是藥物傳播的渠道之一。
她快速拍下重要的頁面,正準備把檔案放回去,突然聽到走廊傳來腳步聲。
\"奇怪,檔案室的門怎麼開著?\"是張主任的聲音。
林夕迅速關掉手電筒,把檔案塞回通風口。就在腳步聲逼近的時候,她注意到檔案櫃後面有一道門縫。
沒有選擇,她推開那扇隱藏的門,閃身躲了進去。
這是一個狹窄的儲物間,但從門縫裡,她可以清楚地看到檔案室裡的情況。
張主任走了進來,直接去檢視了通風口。看到檔案還在原處,他鬆了口氣。但接著,他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是的,317號的檔案還在...不,沒有被動過的痕跡...明天?好的,我明白了...是的,新的實驗物件已經準備好了。\"
等張主任離開後,林夕從儲物間出來,渾身冷汗。她知道,明天的體檢絕對不能去。但是,她還需要更多證據。
看了看時間,已經快十點了。她決定在離開前再確認一件事。
她回到辦公室,開啟那個加密檔案。這次,她輸入了\"1234567\"——張雨在紙條上特意強調的數字。
螢幕閃動了一下,檔案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