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雅猶豫之時,柳競主動為其戴上左手,安雅不明所以,心中頻頻發問,眼前這人,幾日前壞事做盡,現如今轉變之快,讓人出乎意料,瞠目結舌,到底是好心還是假意,安雅看不穿柳競,因此更多了幾分提防。
“此禮貴重,拿之不妥,望君收回。”
安雅欲脫玉鐲,柳競阻道:“吾知姑娘見吾傷人,非善也。”
“汝……”
安雅正想否認,卻被柳競打斷,道:“姑娘放心,吾被家父責罰,跪於大廳,途中不斷反省,想來吾乃禽獸也, 竟幹如此卑鄙下流之事,愧對祖宗。”
安雅見柳競落淚,故勸道:“何故痛哭,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汝知錯,改便是。”
“姑娘所言,正是吾意。”
半推半就,安雅終究收下玉鐲,柳競又差人拿來一對碧玉,交予安雅,讓其帶回給黃秀秀,以作精神賠償。
送走安雅,老頭出來尋柳競,問道:“吾交代之事,辦的如何?”
“畫像吾已加畫百幅,讓府中下人盡皆去找,想必不用幾日,就有訊息。”柳競道。
“速速尋來,那人找到之日,便是汝得解藥之時,怎敢耽誤。”
“自然不敢。”
安雅進暗室,見黃秀秀還在挑燈夜讀,遂上前道:“秀秀,翻了一天,可有線索?”
“實在慚愧,終不見有。”黃秀秀道。
“此蟲無藥可醫,不知為何師傅要與將軍約定三日。”
“師傅醫者仁心,不忍城外村民家破人亡,為此尋一線生機也。”
“除蟲,真難於上青天。”
“姐若無事,不妨也來。”
“姐替你,你先去吃飯。”
安雅接過黃秀秀手中醫書,又道:“今晚可回,明日再來。”
“時日無多,不敢回,秀於麵攤應付一餐即可,姐先看著。”黃秀秀道。
“且慢,姐有一物轉交。”
“何物?”
安雅將碧玉取出,道:“柳公子所送。”
“秀不需此物。”
“汝且收下,作歉禮也。”
“彼害吾兄,不可原諒,姐莫替禽獸說情,明日姐自還予他。”
見黃秀秀態度堅決,安雅不再強求。
“姐,汝何時買一玉鐲?”黃秀秀道。
“柳公子送耳。”
“必有禍心。”
“秀秀多心,既不受,明日姐定當替汝還之。”
黃秀秀道謝而出。
路過一戶人家,聽家中婦女責子,道:“汝整日遊手好閒,吾出門時叮囑餵雞,汝當耳旁風。”
罵完,自取包穀,扔於地,雞飛奔取食。
黃秀秀視之,似有所悟,血蟲噬血,可否用血引出?
即回醫館問師,師道:“可一試。”
乃報杜令,杜令聞言,取繩於城門上,飛身出城,綁一人而回。
老師傅將一盆雞血放於癲狂者眼前,癲狂者躁動不已,和此前一樣,但也僅此而已。
“此計不成。”杜令道。
黃秀秀悵然若失。
次日,安雅送碧玉回柳府,表明來意,柳競不接,讓安雅獨自接受,安雅不願,柳競只好收回,又帶安雅前去看戲。
期間,安雅將昨晚用雞血嘗試告予柳競,柳競嘆道:“大夫一職,令人起敬。”
曲終人散,柳競回府,又將此事告知老頭,老頭道:“小姑娘差點尋得解救之法,卻也只是自作聰明。”
“血當真可引?”柳競道。
“可引,然,雞血無用。”
柳競尋思,汝應當早說,用解救之法請之,楊曉必定上門,何須兜圈子。
“汝莫非要救?”老頭道。
“他人性命,與吾何關,既不可為吾所用,生死不必在乎。”
“自私自利者,可成大事。”
……
楊曉又在後廚練功,柳競前來尋他,楊曉出,道:“客官要吃什麼?”
“可否坐下一談?”柳競道。
楊曉以人少活多為由拒絕,柳競只好道:“吾有一計,可救城外眾人。”
“汝既有計,自行去救,與吾無關。”楊曉道。
“君有妹,學醫,君不在乎,醫者在乎,吾將其告知,勢必來。”
“非要吾去汝府,有何陰謀?若要報仇,且上街來,可與汝一戰。”
“君子動口不動手,望君思量,吾在此靜候佳音。”
楊曉轉身便回,視柴為柳競,提斧劈下,一分為二。
氣消,楊曉坐於門檻,思慮再三,決定行此一遭,是生是死,全憑天意。
進入柳府,楊曉四處觀察,謹防有人從暗處偷襲。
“君且寬心,無刀斧手在門後。”柳競道。
“前車之鑑,不可不防。”楊曉道。
“邀君前來,乃見一人耳。”
“何人?”
“將新城弄得腥風血雨之人。”
楊曉大悟,原是老頭藏於此地,正好,吾亦有事要問。
老頭見楊曉,反覆端詳,越看越像,一旁柳競道:“人已幫前輩尋來,可賜解藥?”
“解藥不急,汝先出去。”
柳競無可奈何,只好出去。
“將門帶上。”
“是,前輩。”
楊曉自顧坐下,飲茶一杯,道:“是否有事要問?”
“正是。”老頭亦坐下,道。
“那一戰,吾首次見汝,非汝賢弟,認錯人矣。”
“認錯?吾且問,汝家父何人?可是楊倉?”
“汝怎知?”
“吾與他八拜之交,豈會不知,秦國大將,亦是秦國英雄。”
“汝所言,想必認錯矣,同名同姓罷了。”
“老夫尚未眼瞎,汝且說來。”
“吾爹算是英雄,但並非秦國大將,一軍中火夫耳。”
“軍中火夫,荒天下之大謬,汝娘所說非實情也,怕汝尋仇身亡,故此隱瞞。”
“汝亦未可信,走投無路,才出此言,是也不是。”
“哈哈,”老頭笑道,“老夫走投無路,若非見汝乃吾賢弟之子,汝如今可還有命坐這?”
“是也好,不是也罷,吾自不會與汝同流合汙,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吾殺汝有理,但吾不殺。”
忽覺門外有人,老頭喝道:“何人在外?”
隨即一掌打出,門開,乃是丫鬟持果盤於門外,丫鬟被一股強風吹拂,大驚失色,果盤脫手而出,柳競躲柱後偷走。
“汝既不殺吾,吾便去也。”
“城外眾人,汝不想救?”
“汝若說來,吾可一聽。”
“處女之血,牽引術,蟲從口出。”
“若無用,吾必將汝藏身之地告知官府。”
離開柳府,楊曉便將此法帶給醫館,杜令得知訊息,前來幫忙,率數千將士持木棍與繩索出城綁人,又釋出公告,望城中百姓獻血,起初無一人願意,在黃秀秀,安雅等醫館人員帶頭獻血後紛紛響應。
杜令雖懂牽引術,但奈何人數眾多,精力有限,楊曉求商,商欣然前往,陳情,南宮陽亦出手相助,前後花費三日,消此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