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成松不太能理解,他們這一代人,有的人生了七八個,十來個孩子,最後能長大到成年人的,只有那麼四五個,死亡率還是很高的,差不多百分之三四十的樣子。
所以,賀成松不太能理解談秋荷,做父母的,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了,可她這樣,明顯是太過固執了,都快魔障了!
“就,就沒有別的可能?”
賀成松盯著談秋荷,他也是在家裡考慮了許多天後,才決定來找談秋荷的。
年少時候的愛而不得,他也沒想到談秋荷如此的固執,本以為他們還能更進一步,現在談秋荷這麼說,他也只好放棄。
談秋荷搖搖頭:“我不可能放棄我的女兒,所以……為此,我寧願終身不嫁!”
賀成松垂下頭,艱難地點了點頭,轉身就走了!
等他走後,談秋荷站在院子裡站了一會兒,直到看不見賀成松的身影,她才慢慢去了山上。
玉米掰了,現在玉米地要處理乾淨,玉米杆需要砍斷,地裡的根莖也要挖出來,還有周圍的雜草和枯枝等等,不僅如此,還有田裡的活兒。
因為是按天算工分,所以,不少人都喜歡渾水摸魚。
談秋荷到了地裡,不少人朝她看了過來。
鄭三妹回頭掃了大家一眼,然後問談秋荷:“你的腳好些了沒有?我跟你說,傷到骨頭了,你可要注意點,我孃家嫂子就是以前摔斷了手,沒注意養傷,結果不疼了以後,她以為沒事了,現在那隻手都變形了,根本幹不了重活兒!”
“好得差不多了!就是現在還不能跟你們一樣,上山走快點!嫂子,我沒耽擱活兒吧?”
這幾年,談秋荷可沒少給鄭三妹好處,因為種子的原因,談秋荷可沒少給鄭三妹第一代種子培育出來的苗,鄭三妹有時候也能幫她說幾句話,就比如說此刻。
一晃,又到了過年的時候。
今年下半年,談秋荷因為少幹幾個月的活兒,所以,錢沒有去年多,但她的蔬菜賣得挺好,而且,她還種了些香瓜,現在水果可不容易得,所以,她靠香瓜賣了些錢。
另外就是她的三頭大肥豬,比去年多出了一百七八十塊錢,林林總總加起來居然比去年還要多幾十塊錢。
“現在就等訊息了,這些錢,先攢著,等京市那邊的訊息!”
談秋荷今年賣菜,都是要錢,她家裡除了布票等生活用品,吃的上面,他們家那塊自留地,基本上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了!
這個年,談秋荷帶著孩子們去了李立國墳前。
望著眼前的墳塋,談秋荷十分惆悵,重生回來,她也沒有見李立國一面,算上前世,他們很多年沒見過了,她都快記不起李立國的長相了,要不是幾個孩子成天在她面前晃悠,她說不定都忘了。
或許在世人眼中,李立國還是很不錯的,工資都寄回來,每年就那麼一兩次的探親假,回來也是忙前忙後,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在她心目中,李立國不管是作為一個丈夫還是一個父親,都不合格!
她能理解李立國要保家衛國,卻不能理解他明知道她一個人帶著三個孩子的艱難,卻在崔氏他們提出要一半工資的無理要求後,還是同意了,不管他是否無可奈何,但事實上,他們母子幾人一直都過得很辛苦!
李紅兵一面給李立國整理墳頭上的草,一面小聲說著話。
李紅英也小聲說,將來要跟李立國一樣去當兵。
在孩子們面前,談秋荷從來不說李立國的壞話,她只靜靜地看著墓碑上的字,在心裡暗暗說:李立國,你放心,這輩子,我一定要治好我們的女兒,一定要讓幾個孩子都出人頭地,不用跟她一樣,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
剛過了年沒幾天,曹先旺就來了,他在生產隊,叫談秋荷去時,她就知道,這件事八成已經都辦妥當了,不管是孩子們上學的問題,還是她戶口工作的問題。
此刻,李建軍確實是懵的,他怔怔地看著談秋荷:“秋荷,你要走?”
在大部分心中,這故鄉都是舍不去的,談秋荷居然願意離開故土,去別的地方!
“手續我這邊都已經辦好了,你們村裡再給我出一封介紹信就行了!”
李建軍聞言,這才急忙寫了介紹信,蓋上生產隊的公章,遞給談秋荷。
“秋荷,那你以後,你們還回來嗎?”
談秋荷拿著介紹信點頭:“當然要,孩子爸爸在這裡呢,我們的家在這裡,我只是去工作的!”
一切都辦好後,曹先旺跟談秋荷約定好時間:“那我就先回縣城了,到時候你來縣城,我們一起去南城,哦,對了,這是安慕和同志的介紹信,你給他帶去吧,到時候你們一起來!”
談秋荷拿著東西回到家,站在屋子前面看了許久,這房子,一磚一瓦都是她親手建起來的,那時候,她還懷著紅英,挺著大肚子,牽著小小的李紅兵,去河裡淘河沙,去山上砍木頭……
李立國不在家,為了省點錢,基本上能幹的,她都自己幹,只有實在是她一個人幹不了的,才會請人幫忙,修建房子,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最後封頂,還是李立國回來幫忙蓋上的,他一個人,幹了一天就幹完了!
沒想到現在要離開他們的家了,談秋荷滿心的不捨!
“秋荷同志?”
安慕和出來倒水,看到談秋荷,微微一愣。
安慕和來白鷺鄉也三四年了,卻從來沒有回去過年,這次過年也是一樣,談秋荷做好了飯菜,叫他一起來吃年夜飯。
“安老師,剛剛曹大哥來了,這是給你的,正月十二,我們一起去縣城,到時候一起去南城!”
談秋荷將手裡的東西遞給安慕和,“安老師,我們要去南城了,你不回去看一看嗎?”
安慕和手裡的動作一頓,隨即搖搖頭:“不用,只要我每個月給他們匯錢就行了!”
去年因為也沒寫推薦信,所以,他小妹沒能參加工作,已經作為下鄉知青,下鄉去了,他現在跟家裡的關係更糟糕了,既如此,回去還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