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章 高中

31、

我倆的高中畢業證上都寫著“畢業於銀素市第十六中學”。

十六中是當時規劃的四校合一的新學校,由五中、七中、十三中和十九中這四所在裡雲區裡本科率吊車尾的高中部組合而成。

十六中在裡雲區很偏的名叫牌石村裡,佔地面積很大,八月初學校剛建好,八月底高三學生便去報道了。

八月二十八號,下雨,高三住宿生報道日,要將行李搬入宿舍。

暑假的時候我們一家對未來的一年住宿環境進行了激烈的探討,做了一定的心理準備,明顯還是做少了。

住宿區是單獨的區域,大鐵門後有四棟樓,每棟樓十五層,編號為ASEF,A和E,S和F兩兩連在一起,形成一個u狀半包圍結構。

根據報道手冊,一至十三層為學生住宿區,剩下兩層為教職工生活區。每層樓有四個電梯,一個消防電梯。

高一高二的宿舍分為六人間,八人間以及十二人間,

高三則是統一的十人間。

聽上去很密集,但是每間宿舍的空間足夠寬敞,採光也好。標配大陽臺,乾溼分離的衛生間和浴室,還有個洗衣烘乾一體機,以及吹頭區。

當時我們一家去的時候,住宿區的大門處有一灘沙子,下雨加上人來人往,泥水幾乎哪裡都是。

貼著瓷磚的樓梯樓道已經看不出原來的顏色,腳印一層疊加一層,很髒。

我分配到的宿舍是E棟3-306,3床下鋪。

刷卡推開宿舍門,4床和2床附近都放著行李箱,但是沒見到人。

我父母逛了一圈,看到陽臺的洗衣機和宿舍的空調鬆了口氣,但是當時陽臺外還在修整,蒙著一層綠紗,採光不好。

父母對視幾眼,最終由我爸過來問坐在行李箱上玩老人機的我——

“要不咱們出去住?”

32、

我不願意。

暑假時我們便接到班主任的通知說要四校合一,暫不需要統一封閉式管理,學生可選擇住宿或走讀。

我爸帶著媽媽第一時間去新學校看了,回來說學校建的很漂亮,宿舍區在外面看的話也很不錯。

於是我想要外宿的申請被駁回了。

因著班主任也說了會重新排班,班裡的人在群裡熱鬧的很,各種小道資訊亂飛,他們互相猜測排班的依據,又在懊悔期末考試沒考好,還有一部分在問有沒有人一起外宿。

住宿申請表要在七月底之前填好,現在只剩三天。

安松瑞特意跑來我新家這邊問我是住宿還是外宿,我說住宿,他說他在外面租好了房子,和他同學一起。

我和他一起去看了他租的房子,一廳兩房一陽臺,他是自已住一個房間,房間內還帶衛生間,另一個房間放著一張上下鋪和單人床,是三個人合租,共用陽臺的衛生間。

看的我蠢蠢欲動,外宿的念頭死灰復燃。

讀書這麼久,我一直走讀,這次卻要住宿,其實心裡面也一直在打鼓。

在飯桌上我把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我爸說新學校是在村子裡,外宿租房固然自得,但沒有住宿來的安全。

我說好吧,確實有道理。

於是我直接提交了住宿申請表。

結果我爸突然說這週休息時他帶我們去看看學校附近的房子,再做決定。

我一下子抬頭:???

不過我們還是去看了租房,空間大的採光不好,採光好的沒電梯,有電梯的要求合租,一個小房間要住四人……屬於是各有各的缺點。

我爸回家時給我說如果學校宿舍不好的話,就走讀或者在附近酒店那裡長期租個房去住。

懸著的心徹底踏實了。

33、

沒多久我宿友就回來了,是兩個陌生的女生。

我上前打招呼和他們交換資訊,得知她們是二十八班的,剛從體育館報道回來。

二十八班,物理生物地理組合。

我分在三十二班,是物化生組合。

問好體育館的路線後,我媽讓我爸趕緊陪著我去報道,她留下給我收拾床鋪。

我爸:真是頭一遭你媽媽說要主動幹活的。

然後面色扭曲,一看就知道被我媽掐了。

但是我舍友都在,於是他愣是沒吭一聲。

最後是我們仨一起去報道的。

34、

在體育館報到處見到了我的新班主任——姓蔡,生物老師。

個子不算高,精瘦,戴著副眼鏡,眯著眼笑得很溫和,手邊還放著一保溫杯在冒熱氣,身邊圍著一群穿著不同校服的學生。

而我的原班主任還教我們化學,不過搖身一變,成為了我們的副級長。

我走上前去確認簽字,蔡班問我今晚是否留宿。

今天水管爆裂,正在搶修,所以今晚上學校洗澡通水的時間未定,明天走讀外宿生報道,明晚正式開始晚自習。

我問飯堂是否開飯,蔡班說這倒是開了。

蔡班又問是不是一個人來的,我指了指不遠處的父母,說爸爸媽媽在那邊等。

於是他擺擺手,說明天見。

我就走了。

35、

我將停水的事說了,媽媽的臉一下子耷拉下來,讓我回家住,明天再送我回校。

我點點頭,返回宿舍時發現人都來齊了。

我爸打水擦完床板又掛好床簾給我之後,站去門外和其他家長閒聊,剩下我媽在陪著我收拾床鋪。

宿舍有統一的大櫃子,擺放行李,一人一個小空間。

我邊收拾邊和舍友打招呼。

一圈下來發現,只有我一個三十二班的。

剩下的全在二十八班。

再細一點,十個人,只有我來自十九中,剩下的全是十三中,雖然她們之前不同班但基本都認識。

我的上鋪叫霍粟粟,特別好的女生。

粟粟問我的班主任,她說蔡班是十三中的,原本帶她隔壁班,也教過她們生物。

就此開啟了話匣子。

我知道了——

蔡班和十九班的歷史老師是一對兒,特別甜。

現在的三十二班大部分人還是十三中的,只有十幾個是五中、七中以及十三中的。

分班是根據期末考試和中考成績以及平時成績綜合考慮的,其中期末考試佔大頭。

每個組合學科最後一個班是重點班,比如三十二班,再比如二十八班。

……

以及,

三十一班的方文傑又換了物件。

——嗯??這個人我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