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司馬昭從小到大哪裡受過這個待遇,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淒厲慘叫,那模樣要多淒涼有多淒涼!
“好了,別折磨他了,趕快帶過來。”
遠處有些看不下去的姜維吩咐了一句。
“諾。”
幾名漢軍士卒不敢怠慢,連忙應了一聲就拖著司馬昭走上了斷頭臺。
“姜維將軍。”
聽到聲音的姜維轉身看去,發現是關銀屏和諸葛果兩人,看著聯袂而來的兩人有些奇怪問道:
“你們有什麼事嗎?”
諸葛果上前說道:“是這樣的。”
“這不是馬上要離開了嗎?”
“我想在離開之前祭奠一下蘇先生,畢竟他也算是我爹的半個學生了……但我不知道他葬在哪裡,所以前來詢問。”
姜維看了一眼諸葛果旁邊的關銀屏,見她輕輕點了點頭,這才說道:“從這往南大概走十里地,就在陽山腳下。”
“謝謝姜將軍。”
向姜維道了一聲謝,諸葛果就和關銀屏一起離開了。
她們騎得都是良駒,不一會兒就來到了陽山腳下,四下尋找一番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座建造不久的墳墓。
“這?”
“這是誰幹的?”
關銀屏剛剛走上前就發現“蘇辰的墳墓”被人挖開了。
從棺木裡面的積水還有周圍泥土的新鮮程度來看,這個墳墓被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她看著已經被開啟,裡面卻是空空如也的棺材,頭大如鬥。
一副棺材裡面到底有沒有裝過人是很容易看出來的……眼下這明顯就是一副沒有用過的空棺材。
這下麻煩了。
她要怎麼和諸葛果解釋?
似乎聽到她心聲一般的諸葛果看了眼棺木裡面,問道:“蘇先生的遺體去哪裡了?”
“可能是被盜墓賊拿走了。”
說這話的時候關銀屏一陣臉熱,她還是頭一次當著別人的面撒謊,而且撒謊的物件還是自己的好姐妹。
可她也沒辦法,總不能告訴諸葛果,這裡面從頭到尾就沒有任何屍體吧?
諸葛果似乎沒有看出來關銀屏在撒謊,在旁邊觀察了一陣後就直接跳入了開啟著的棺木之中,把一旁的關銀屏嚇了一跳。
“果兒,你做什麼?”
“快出來!裡面說不定有蛇蟲鼠蟻什麼的。”
諸葛果沒有回答,自顧自伸手在渾濁的積水之中摸索起來。
良久,她終於停了下來,面色有些難看:
“沒了。”
“什麼東西沒了?”
“一個陪葬品,帶著詛咒……誰要是挖開蘇先生的墳墓,誰就會因為這個詛咒家破人亡,斷子絕孫……”
諸葛果這明顯是在試探,但關銀屏又不是三歲小孩子哪裡會那麼輕易上當,她的俏臉上適時露出了憤怒之色,並對著盜墓賊痛罵起來。
“……”
看著眼前“怒不可遏”的關銀屏,諸葛果有些失望,但還是繼續說道:
“盜墓的人肯定會倒黴的,但他們背後之人未必會受到上天的懲罰……依我看還是派人將這件事情仔仔細細調查清楚為好。”
“畢竟蘇先生幫了我爹還有大漢那麼多的忙,我們不能夠讓他死後也不得安寧。”
關銀屏沒有馬上答應,她隱約感覺這裡面有名堂。
“關姐姐,你不同意嗎?”
“我當然同意。”
“蘇辰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
回過神來的關銀屏看著眼前有些意味深長的諸葛果,開口說道:“我回去之後就立馬安排人手調查這件事,一定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諸葛果的漂亮眸子之中閃過一抹精光,她不怕關銀屏從中作梗,就怕對方不願意調查。
只要調查,那真相就會有重見天日的一天,最不濟也能夠得到一些蛛絲馬跡,幫助她更進一步接近真相。
“那這件事情就拜託關姐姐你了。”
達到目的的諸葛果也不再搗亂糾纏,和關銀屏一起在四周仔細檢視一番後就跟著對方一起返回了中軍大營。
次日清晨,蘇辰率領八萬多漢軍浩浩蕩蕩南下。
諸葛果想要留下來,但被蘇辰以家人團聚為由強行帶走了,只有關銀屏留下來親自調查“蘇辰”墳墓被盜一事。
漢軍如此大規模的行動自然瞞不過一直盯著他們的魏軍斥候,訊息很快就傳到了洛陽。
“陛下和曹將軍他們正在談事情,你一會兒再進去稟報。”
被侍衛攔在門口的官員有些無奈,但也只好站在一旁等待。
……
與此同時,陳群透過層層關卡和牢門,走進了天牢之中。
和前面臭氣熏天,汙穢遍地的牢房不同,最裡面這間牢房很是整潔,花卉,香爐,蠟燭等物品一應俱全,和在家裡沒什麼區別。
而在魏國之中能夠住上這種單間的囚犯也就只有司馬懿了。
走到牢房內,看著正在一絲不苟練習著書法的司馬懿,陳群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作為好友,他很清楚司馬懿對司馬昭這個兒子的看重,所以在得知對方被俘的第一時間他就和曹叡商量,想用幾座小城或者其他糧食等物資和諸葛亮進行交換。
可誰想到諸葛亮這個王八蛋不僅沒有同意這筆交易,還當眾將司馬昭給斬首了。
“是子上的事吧?”
司馬懿的聲音將陳群從思緒之中拉回現實,他看了眼正在奮筆疾書的司馬懿,猶豫了一下說道:
“是子上的事。”
“在五天前,子上被諸葛亮當眾斬首了。”
咚。
司馬懿的手為之一頓,不小心鬆開的毛筆筆直下落砸在竹簡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好友失態的模樣,讓陳群有些愧疚:“仲達,這件事是我們考慮不周……”
當初是他和曹叡提拔的司馬昭。
原本是為了補償司馬懿和司馬家的,沒想到這份任命最後卻是成了司馬昭的催命符。
司馬懿沒有接話,牢房內也是陷入了詭異的寂靜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動作有些僵硬的司馬懿撿起掉落的筆在硯臺裡面沾了沾墨汁便繼續書寫起來。
“如果沒有其他的事情就走吧,我想一個人靜靜。”
“那我就先走了,有什麼需求可以隨時提。”
陳群也知道接連喪失兩個愛子的司馬懿有多心痛,這不是他安慰一兩句話就能夠化解的,一切都得靠時間和司馬懿自己,當下也不再多言,徑直轉身離開。
就在他快要走出司馬懿這間牢房範圍的時候,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蘇子夜和諸葛孔明不同,不要想著用對付諸葛亮的方法來對付,否則會吃大虧的!”
陳群腳步微頓,輕輕點了點頭。
他們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不能夠就這樣算了,絕對是要報復的。
但從仲達這話來看,對方是已經確定蜀軍之中的那個諸葛亮是蘇辰假扮的了。
離開監牢後,陳群直接來到了皇宮之中,見到了在門口等候的官員,詢問道:
“你有什麼訊息要稟報嗎?”
“回司空的話,是關於蜀軍的訊息。”
傳令官躬身行了一禮,解釋說道:“根據斥候稟報,蜀軍主力大軍已經完全撤回益州境內,只留下一萬多大軍留守渭水以南的蜀軍大營。”
蜀軍撤了?
而且留守的蜀軍也撤回了渭水以南?
“把東西給我。”
感覺這是個重要情報的陳群拿過傳令官手中的情報就走進了宮殿裡面。
殿宇裡面的曹叡見他進來也是停下了動作,對下方的曹爽和郭淮說道:“你們兩個回去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為明年的戰事做好準備。”
“謝陛下!”
郭淮和曹爽兩人起身向曹叡認真行了一禮便一同離開了。
擦身而過的時候也不忘向陳群行禮問好。
看著兩人眉宇間的輕鬆神色,陳群好奇問道:“陛下,您不打算懲處他們二人?”
曹爽和郭淮兩人這一次惹下的麻煩事不小,一個辱罵了眼前的陛下,一個丟掉了隴右,讓魏國陷入戰略被動。
無論哪一件都足以殺頭。
可從眼下的情況來看,眼前這位陛下似乎不打算嚴厲處罰兩人。
“殺了他們,那明年又該讓誰來領軍作戰呢?”
臉色疲憊的曹叡幽幽說了一句。
他們魏國的人才很多,能夠獨自率軍作戰的人不少,但因為之前的一系列不愉快,他現在不打算也不太願意用那些和夏侯家關係密切的將領。
司馬家那邊的人他倒是想用,可為了顧忌夏侯家的情緒也只能夠暫時排除在外。
如此一來他也就只能夠從曹家或者其他一些沒什麼太大勢力的將領之中挑選了。
而曹爽是曹家的繼承人之一,也是曹家在朝堂之中的新生代代表,懲處太過絕對會得罪整個曹家。
郭淮那邊也是,他家雖然沒有曹家顯赫,但因為能力出眾的緣故,在軍中擁護者甚多。
很多沒什麼勢力的將領都很尊崇他這種靠能力上位的人,處罰太過會引起這些人的不滿。
而且兩人自身也是難得的人才,所以他這次不準備嚴厲處罰兩人。
“要是不嚴厲處罰他們,恐怕滿朝文武會有意見。”陳群提醒了一句。
隴右之戰他們前後也就折損了幾萬人,並且郭淮在撤軍之前帶走了當地大量的百姓糧食等。
相比於司馬懿之前的戰敗,這一次的損失很小。
但隴右的地形實在是太過於重要了,冀縣等地的淪陷直接讓他們暫時失去了戰略主動權。
可以說丟掉的隴右的責任比司馬懿折損數十萬大軍還要大。
滿朝文武絕對不會允許這件事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
“呼……”
曹叡走到窗前,看著外面開始落下的雪花,深吸一口氣,說道:“這一次的戰敗朕會一力承擔的!”
“啊?”
陳群抬頭看了眼曹叡,見他不是在開玩笑,心中震撼的同時也很是欽佩。
這一次戰敗要說誰的責任最大,那絕對是眼前這位皇帝陛下。
讓對方來承擔責任很正常,也很合理,但別忘了,對方不是一般人,是魏國的皇帝,是君王。
身為君王你可以知錯,可以改錯,唯獨不能夠認錯,只有這樣你才能夠保持足夠的威望,才能夠在下次做出錯誤決策時讓所有蠢貨覺得不是你的錯,是你身邊那些“奸臣”誤導了你。
而你一旦破了這個金身,那下次朝廷做出什麼錯誤決策時百姓很容易遷怒你,包括一些天災人禍也會遷怒到你頭上,覺得是你這個皇帝德行有虧,得罪了上天才會降下如此處罰。
這些可怕後果他不相信眼前這位陛下不知道,但對方還是決定自己承擔一切,這胸襟和魄力還真是不輸當年的武帝啊!
有此明君,他們魏國何愁不能平定天下?
一時間陳群心中湧現出一股久違的豪情。
他已經決定了,回去之後就抽空鍛鍊鍛鍊身體,爭取活著看到魏國一統江山,看到眼前這位陛下君臨天下!
……
見他不言語,曹叡主動開口問道:“長文,你手裡拿著的是什麼?”
回過神來的陳群連忙將情報遞了過去:“是五丈原那邊傳來的訊息,說蜀軍主力已經退回益州,只在渭水以南的大營留下了一萬多人馬駐防。”
“看來朕得到的那個情報是真的,孫權那個蠢貨真的對蜀軍發起了進攻。”
曹叡看著手中的情報,笑了笑,他們之前就有收到情報,說孫權可能要對蜀軍下手。
本以為是個假情報,可現在看來是他小看孫權這個蠢貨的膽量了!
放下手中的情報,曹叡忽然問道:“長文,你覺得我們有機會和東吳聯手滅掉蜀漢嗎?”
陳群不知道曹叡為什麼有這樣的念頭,但還是搖了搖頭:“沒有這個機會。”
“孫權應該也是和我們一樣判斷失誤,覺得諸葛亮已經死了才做出這種背信棄義的事,等他們知道隴右那邊的情況應該就會撤軍了。”
如果現在蜀軍已經攻入關中,佔據長安等地,那他們還有機會和東吳聯手,可現在無論是涼州還是關中等地都在他們手中,可以說魏國的根基根本就沒有受到動搖,只需三五年時間就能恢復元氣。
這種情況下,孫權和他的一眾臣子只要不傻就不會做出與虎謀皮的事情。
“這麼說諸葛亮是故意在向我們示弱?”曹叡皺眉問道。
他們能夠想到孫權會很快撤軍,不可能諸葛亮想不到,可對方還是義無反顧的撤軍回援了。
顯然,對方是別有目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向他們示弱。
“談不上示弱,只是轉換了下戰略方向。”
陳群捋了捋鬍鬚,分析說道:“如果我沒有猜錯,蘇子夜下次用兵應該就是在荊州一帶。”
在隴右和扶風一帶作戰對於蜀軍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這裡距離益州實在是太遠了。
糧草運輸不便不說,後方有變也來不及響應支援。
更為主要的是蜀軍已經觸及了他們的底線。
現在冀縣以南的隴右大片地區已經被蜀軍拿下,要是再突破臨渭等地的防線,那無論是司隸地區還是涼州等地都將是蜀軍的一盤菜。
所以為了擋住蜀軍,他們會調集魏國上下所有能夠調集的力量進行守衛。
這可不是一兩萬兵馬,而是接近五十萬的精銳大軍,實在不行還可以繼續徵召幾十萬青壯加入。
近百萬大軍又豈是蜀軍那區區十來萬兵馬所能夠耗得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