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章 集體決策

國綠集團的事像壓在吳一德心裡的一塊石頭,讓他覺得有點透不過氣來,開年上班的第一天,他又給程剛聯絡,程剛在電話那頭緩緩開口: “吳書記,上次您說的那些招商政策,我們研究過後也沒有什麼政策優勢,如果我們提出的條件,也擔心您那邊的承載能力有限,不利於長期合作共贏。我們有一個提議,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大倉的模式,北江區政府可以和國綠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一家新能源投資公司,政府出66%的資金和土地,國綠集團出34%的資金和技術,大約前期共同出資約40個億,就可以共同投資建設新能源產業園,實現滾動開發,並且確保稅收解繳地放在北江,這樣一來我們也不用在用地價格和稅收這些細枝末節上過於糾結,您們也大概只需要20多億元就可以撬動一個世界級的產業。”吳一德當即覺得這個方案雖然和原來的傳統出讓工業用地招商有些差異甚至有點新穎,但大倉也是按這個建設模式獲得了成功,北江也是可行的呀,但是他自已做不了主,他隨即向何仁賢做了彙報,何仁賢覺得茲事體大,召集大家開會討論。

週六晚上,區委辦會議室到了晚上九點都還燈火通明,裡面不時傳來何仁賢書記與國綠集團專案引進領導小組的成員們激烈地討論聲,與會者包括區長張清玉、副書記吳一德、副區長陽武,以及發改、經信、財政等部門的負責人。

會議伊始,吳一德作為專案的實際負責人,首先彙報了考察組在大倉的調研情況,以及國綠集團對於落戶北江區的具體建議,何仁賢書記則提議大家針對國綠集團提出的條件進行深入討論。

副區長陽武首先發言,他感慨萬分地談到了對接專案以來的種種艱辛。他表示,雖然北江區的投資條件在江州市內仍具優勢,但放眼整個西川省,這些優勢便顯得微不足道。陽武認為,國綠集團能提出條件已屬不易,因此他建議大家集思廣益,想方設法讓國綠集團落戶北江。

隨後,吳一德也表達了自已的看法。他認為,國綠集團的太陽能發電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完全符合國家新能源建設的政策導向。吳一德還提到,國綠新能源專案在其他地區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果,證明了技術的可行性。他坦言,與西川省內其他地區相比,北江區並不具備明顯優勢,更遑論與其他發達省份競爭。因此,為了吸引這類優質企業,確實需要在招商策略上進行創新。

區長張青玉對國綠集團落戶北江表示歡迎,並對吳一德書記前期的付出表示肯定。然而,在談到與國綠集團合資開發新能源專案時,她表達了自已的擔憂。張青玉擔心,如果投資失敗,可能會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但是她認為籌措約20多個億的資金存在較大困難,財政局局長同樣表達了類似的擔憂,指出區上財政在保障公務員和事業人員工資以及各項民生支出方面已經捉襟見肘,難以承擔如此鉅額的投資。

其他部門的負責人也陸續發言,但他們的觀點大多不痛不癢,因為沒有實際困難落在他們頭上,加之張清玉和吳一德、陽武的發言似乎不太一致,所以這樣中肯和模稜兩可的發言似乎是上策。

最後何仁賢總結髮言:“同志們,今天我們聚集在這裡,就是為了商量引進優質專案,是促進北江區經濟發展的大事。我認為,新能源專案也是符合國家大勢的,大家提到的顧慮我都可以理解,但任何新的嘗試都存在風險,不敢冒一點風險就是因噎廢食,只要專案引進來,解決了就業、促進了稅收,就是成功的,至於國有資產流失的顧慮,但只要我們注意好風控,我看風險就是可控的。”何仁賢話音剛落,吳一德趕緊接上去:“何書記說得有道理,為了吸引這個專案,我們已經投入了大量精力,如果不能成功引進,勢必會對北江區的形象和威信造成惡劣影響不說,北江也會錯過重要的發展機會。”

何仁賢繼續道:“至於專案資金的籌措,區財政和國資公司要多想想辦法,我們大家也再想想辦法,只要專案能落地,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能取得預期效果,為北江的發展創造濃墨重彩的一筆,為後人留下一筆寶貴財富。”何仁賢話音剛落,其他與會者也紛紛表達支援的態度,會議以集體拍板的形式決定由吳一德負責進一步聯絡國綠集團確定招商政策,爭取儘快簽訂合作協議。與此同時,區財政和國資公司也將著手準備融資事宜,確保專案能夠順利推進。

吳一德下來後,將區上的意見和擔憂反饋給了程剛,第二週的週三下午,吳一德收到了程剛返回的投資條件並馬上給何仁賢彙報,何仁賢粗略一掃,發現大體框架未變,但值得注意的是,國綠集團主動提出合資公司成立後,董事長一職可由北江區指派。何仁賢笑著評論道:“這國綠集團確實展現出了不小的誠意。讓我們區上的人來擔任這個重要位置,不僅消除了我們的顧慮,還能讓那些質疑國有資產流失的聲音閉嘴。我看,我們就按這個條件簽約吧。你去和陽區長溝通下,讓他也有所準備。”我們這周星期五要開常委會,你把這個事情作為一個議題報上去,我們開會集體討論決策嘛。吳一德說“好的,老闆”恭敬的退了出去。

轉眼到了週五上午,區委常委會在七樓會議室召開,區委常委會是區委重大事項需要集體討論做出的最高規格會議,出席會議的有何仁賢書記、張青玉區長,吳一德副書記、陽武副區長、宣傳部長,組織部長,武裝部政委、統戰部長等,區人大主任和政協主席列席會議,會議當研究到國綠集團投資北江的議題時,吳一德作為議題的發起人,率先發言,介紹了專案的基本情況,前期的對接情況,投資方提出的條件等,然後總結道“此專案的引進對北江乃至江州市在打造新能源產業叢集上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提交常委會討論議定”。何仁賢看了看大家,然後對大家說:“剛才吳書記把專案的基本情況都說了,大家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各抒已見嘛”。陽武等何仁賢說過後,馬上接過話:“這個專案前期對接,我也是參與了的,國綠集團是國內新能源建設的龍頭企業,也是香港上市企業,在東江省大倉市也有成功的案例,取得了積極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為了引入這個專案,可以說磨破了嘴,腿也快跑斷了,這有什麼辦法呢,人家企業那麼大,專案又是那麼先進,找他們去投資的政府多的很,我們北江區總體來看是欠發達地區,一點優勢也沒有......”

何仁賢對陽武的發言給予了個肯定的眼神。陽武不愧為自已的心腹,他能把自已想說的話全部說出來,也能給與會人員傳達一個資訊,畢竟大家都曉得陽武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何仁賢看大家沒怎麼接話,就說到:“大家都發表一下意見嘛,都說說,民主決策嘛,”老劉你說說,他對組織部長劉部長說,劉部長也是吳一德推薦上來的,他說到:“這個專案影響力大,引進來對北江是個大好事,我贊成引進,並做好相關組織保障工作。”武裝部長、宣傳部長、統戰部長等看到情況都明白了怎麼回事,發言基本和組織部長相似,一是他們不大懂專案的情況,二是都是官場老油子,都會見風使舵,見陽武的發言,早就明白了何仁賢的調子。

在這個場合,張青玉作為一區之長,她是必須要發言的,她雖然是個學院派,但這麼多年在基層的歷練,他哪裡不懂官場的兇險呢,但內心骨子裡知識分子的清高是改不了的,但今天的局面又是她能改變的嗎,她發言前清了一下嗓子說到:“國綠集團是我們國內近幾年發展迅猛的一家民營在香港上市的企業,目前我們全市在積極打造新能源產業叢集,北江區作為中心城區,積極主動作為,承接新能源產業,創造條件吸引向國綠集團這樣的龍頭企業入駐,進而帶動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對引進國綠集團是積極歡迎的,但是我們承接的時候,必須同時考慮好我們承接的能力,我們全年的可支配財政收入約15億元,除去保民生和財政供養人員工資,我們可以迴旋的資金基本沒有太多,所以我們在徵地拆遷上必須考慮資金,二是我們的用地指標上,我們今年的建設用地指標還只有200多畝,而且還主要是房地產用地指標,而工業用地指標據我瞭解不超100畝,這巨大的指標缺口我們還需要積極協調省市,所以這些問題我們也是必須重視和要解決的。”這個發言在當前氣氛下,也是張青玉不正面衝突何仁賢的前提下,提出了保留意見,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何仁賢見大家沒有再發表什麼意見,就說道:“大家各抒已見,意見是好的,也是統一的,對引進國綠集團大家也是同意了,特別是張區長提出的擔憂,我也是認同的,怎麼去承接,是戰術性問題,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的問題,摸著石頭過河嘛,大家都沒經驗,不可怕,下來後,我提議成立專案工作領導小組,由我和張區長任領導組組長,常委和副區長都進入領導小組任成員,下設辦公室,負責合同簽訂和建設相關工作,吳一德同志任辦公室主任,陽武同志任辦公室副主任。大家有什麼意見?”會議室短暫陷入了沉寂。何仁賢見大家沒說話,說到“那好,這個事就透過了”。

吳一德會議後,將區上已經開會同意國綠集團提出的投資條件的結果通報給了程剛,同時區上將起草投資協議,經北江區和國綠集團近半個月的協商後,最終談妥了協議的內容,並約定在北京舉辦簽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