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後記 機會猶如艾滋病

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個特定水平,其增長速度開始逐漸放緩,經濟發展的紅利或“蛋糕”不再像過去那樣人人有份,而是逐漸轉變為存量利益的爭奪。這種情境下,利益分配開始變得緊張,常常形成零和遊戲般的局面,即一方的獲利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因此,既得利益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對那些試圖進入其領域的外來者會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防備。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我們最直觀的感受是社會階層的固化現象日益嚴重。普通民眾感覺上升通道變得狹窄,生活壓力不斷增大。與此同時,機會的稀缺性也日益凸顯,機會成為了競爭激烈且社會氛圍浮躁下的寶貴資源。它的傳播或者獲得方式有時與艾滋病病毒的傳播有某種相似性,儘管這種相似性並非生物學上的直接類比。這裡的相似性更多地體現在機會在人群中流動和傳播的隱喻性特點上,即機會的稀缺性和傳播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首先,機會的“母嬰傳播”象徵著一種先天性的優勢。就像艾滋病病毒可以透過母嬰傳播給新生兒一樣,某些人在出生時就已經擁有了得天獨厚的機會。這些機會可能來自於家庭背景、教育資源、社會網路等方面的優勢,使他們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就領先於他人。這些人天生便站在了金字塔的頂端,擁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資源和優勢。他們可以憑藉父母的蔭庇,在人生的道路上肆意馳騁,無論是風雨還是晴天,都能安然度過。 就如本書中的李公子,身為A首長的兒子,他在大多數人還在為生計而奔波勞碌的時候,便已經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當國綠集團風雨飄搖、人心惶惶之際,他卻依然能夠氣定神閒、逍遙自在。他的生活,似乎總是充滿了陽光和歡笑,與那些為生活而掙扎的普通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如我們大眾熟知的王姓國民老公,他的身邊總是圍繞著形形色色的美女,換女朋友的速度甚至比換衣服還要快。而那些美女們,似乎都對他趨之若鶩,甘願為他付出一切。 這樣的生活,無疑是大多數人所向往的。但我們也必須承認,這樣的幸運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有些人,或許一生都在為生活而奔波勞碌,卻永遠無法觸及那金字塔的頂端。

其次,機會的“血液傳播”則代表著透過緊密的社會聯絡和人際網路而獲得的機遇。這種傳播方式類似於艾滋病病毒在血液中的流動,需要特定的載體和途徑。在社會中,個體透過與他人的交往、合作和互動,建立起自已的社交網路和人脈資源。這些網路中的個體之間可以相互傳遞資訊、資源和機會,從而幫助彼此實現個人目標和夢想。本故事中的賈哥,便是這樣一位拼命往圈子擠入的典型人物。他渴望融入那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圈子,希望透過與圈子中的人建立聯絡,獲得更多的機遇和資源,言必談自已與某個大領導、大老闆的交情,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圈子並非如他所想象的那樣簡單,在最終大難臨頭的時候,那些所謂的朋友早已經撇得一乾二淨。 所以有時,我們不能過於高估圈子帶來的利益,個體有時還會不自覺地淪為圈子內部大人物的犧牲品。比如本故事中的陽武、吳一德、郭軍等,他們憑藉自身的努力和才華,成為了社會上受人尊敬的領導幹部。然而,他們的慾望卻像無底洞一般,永遠無法滿足。為了在職務上更進一步,他們甘願成為何仁賢牽制張青玉的走狗,犯下一個又一個的錯誤,最終,他們不僅未能實現自已的夢想,反而讓自已身陷囹圄,得不償失。

最後,機會的“性傳播”則象徵著一種透過親密關係而獲得的機遇。這種親密關係可能基於愛情、友情或商業合作等,使得個體在特定的關係中獲得了獨特的優勢。這種機遇的獲得往往需要個體付出一定的情感或物質成本,但也可能帶來豐厚的回報。然而,這種機遇的獲得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為親密關係的穩定性和永續性往往難以預測。以故事中的劉婷婷為例,她來自東北的鶴崗,父母都是樸實無華的工人。當她獨自一人來到北京的陌生城市時,她明白依靠父母已不再是策略。幸運的是,她擁有一張漂亮的臉龐和曼妙的身材,很早就學會了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在大學的日子裡,劉婷婷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追求她的男生們為了在她面前表現,有的會在圖書館早早地排隊為她佔座,有的則會默默地為 she 送上一月的早餐。而當她與王帥確定關係後,她的生活費用和學費都被王帥承擔了下來。後來在北京這個充滿無限可能但也充滿了挑戰的城市裡工作後,劉婷婷深知自已的美貌就是最大的資本。她決定以自已的身體作為交換,去換取世間的一切慾望。她對快速成功的渴望,驅使著她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在這條路上,她用自已的青春和美貌作為籌碼,一步步地走向毀滅。

如今,有一種現象令人堪憂,—部分男性影視明星在熒幕上的表他們來越偏向女性化,我們稱之為“娘炮”。這種現象的背後,或許隱藏著某種不為人知的秘密。據說,這些明星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背後的金主——電視臺的製片人,很多是中老年女性。為了獲取更好的資源和機會,這些年輕的明星們不得不放下身段,迎合這些權勢女性的喜好。甚至有時需要陪她們吃喝玩樂、滿足各種無理要求。 再者,媒體上頻頻曝光的政府和企業領導潛規則女下屬的新聞,其反映了這種權色交易的本質就是領導對機會的變現和下屬對有限機會的獲取。有些人為了追求快速的成功和利益,不惜利用自已的身體去巴結、引誘那些心術不正的領導。她們希望透過這種方式,攀附上高枝,實現自已的目的。

然而,階層的跨越,從來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需要數代人接力才能完成的長跑。但在這個喧囂浮躁的社會中,尤其是那些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們,他們的內心常常充滿了急迫和焦慮。他們渴望迅速擺脫現有的困境,實現階層的躍升,卻往往忽略了成功背後的堅韌與耐心。 他們急於求成,渴望一夜暴富,卻忘記了“結硬寨打呆仗”的智慧。其實真正的成功,往往源於那些看似緩慢卻穩健的步伐,源於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和努力。

我們常常以為,慢的東西就意味著效率低下,其實不然。有時候,慢反而是一種智慧,是一種深思熟慮後的從容與淡定。而那些看似快速的東西,往往只是投機取巧的短暫輝煌,最終只會暴露其真實的面目,讓人唏噓不已。 因此,對於那些渴望階層跨越的人們來說,他們應該學會在浮躁的社會中保持一份冷靜和清醒。他們應該明白,階層的跨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和堅持。只有腳踏實地、穩紮穩打,才能最終實現自已的夢想,迎來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