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靜’的日常
木枳依舊在宮門外等著木槿一同回府,待他看到木槿的身影后,大步地向她跑過去站在身邊。
看到陸媛兒後,木枳拉著木槿向陸媛兒行禮告別後,木枳牽著木槿的手往馬車去。
陸媛兒看到她的小郡主在看到木枳後,整個人的神情都變了,不再像方才那般的警惕。
心中慶幸,還好還有一個人,一直在陪著她的小郡主,陪著她度過那漫長的日子,而這個人也是很好之人。
時隔多年,若不是木槿早就命人,把苻貴妃身邊之人的底細查的一清二楚。
木槿今日又怎麼敢,賭這陸媛兒還會如當年一般護著自已。
佳節過後,日子一日一日過的很快。
春風輕拂,百花爭豔,滿園春色尚未褪盡,夏日的熱烈便悄然而至。
將軍府中綠樹成蔭,日光穿透新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春日裡的鶯歌燕舞逐漸沉寂,取而代之的蟬鳴聲聲。
茅屋外的池裡,荷葉初展,荷花含苞待放,微風拂過,泛起層層漣漪,彷彿在訴說著季節的更迭。
天地間,一切都洋溢著夏的生機與活力,等待著夏日的熱烈與絢爛。
每日裡,木枳除了外出處理公務外,得空便是陪著木槿。
除了陪著木槿練琴、練書法以外,還在她的要求下,教授她一些防身術,木枳見她想學便教了她一些簡單易學的。
木槿除了與木枳,還有玉棋私下教授一些其他武藝。
在這些日子裡,玄真在木槿的吩咐下,命人在城裡找了一處宅院,從宅院裡往城外挖了一條地道,以備不時之需。
另一方面玄真還將校事府之人,在朝中的名單交到木槿手中。
轉眼夏天悄然逝去,秋天的輕紗悄然降臨。
此時,皇帝劉祈以楊皇后善妒而無後妃之德,決定廢她的皇后位,封為王太后,移居皇宮北宮居住。
廢后的旨意中強調因皇后失德而導致中宮異位,進而致使國本動搖,是異常之事,不是國家之福,因此不得慶祝。
同廢后詔書一同下達的還有,封苻貴妃為中宮皇后,至此劉璞等苻貴妃所生,由庶子變成了嫡子,而楊皇后生有五個嫡子,則變成了庶子。
與此同時,成為了庶子的太子愈發感到不安,最終陛下同意了他辭掉太子位的請求,改立劉璞為皇太子。
廢后與立後的詔書傳到木槿耳中時,她正巧剛從季府出來,結束去探望季夫人回府。
木槿的心中想著,那個人當初為了權位,不顧阿孃也要貶妻為妾,改立楊家女子為後。
這如今把人利用完後,又再次貶到一邊立阿孃為後,那個人對阿孃的真心到底有多少?她有些阿孃擔心在宮中的處境,讓玉棋通知玄真多加留意宮中之事。
可她心中依舊為自已的阿孃跟兄長、胞弟感到高興。
楊氏一族因陛下的這一舉動,動盪不安。
夏日的炎熱漸行漸漸遠,秋天的清爽緩緩而至。
成為皇后之後的苻皇后,充分的展現她能夠成為一國之母的風範,曾經為劉祈統一國家出力的楊氏一族並未打壓,而是給予封賞,一時傳為佳話。
這一日的茅屋外,二人坐在鞦韆上,因著木枳前些日子又做了那個夢,於是他帶著好奇與不解,想問問木槿一些情況。
“阿槿,自我們初次去白雲觀,那次歸來後,總有幾次夢到站在木槿樹下的你。
夢中的這些我雖未經歷過,可我心中卻總感覺似曾相識。可卻我想不起來,是我忘了些什麼嗎?”
聽他這麼問自已時,她的內心感到十分驚慌,強裝鎮定的問他
“阿枳,除了這些,還有憶起些什麼了嗎?”
她問出這句話之時,她的心彷彿提到嗓子眼上。他慢慢地想起從前的記憶,是不是有朝一日,也會知道她拼命隱瞞多年真相。
木枳不知道木槿此刻的想法,只是與往常一般交談:
“做了幾回相似的夢,想著問問阿槿,夢裡的我們是在何處?我…是不是忘了許多我們曾經很重要的事。”
木槿的心放鬆了些許,也並不想瞞著他:
“曾經的往事,重要不重要都是由自已定奪的,我不能隨意去下定論。
阿枳要記得,若是有一日,都想起來了,也沒關係,我會一直陪在阿枳身旁,與阿枳並肩而行。”
木槿當年讓人抹去他的記憶,是想讓他好好的活著,不被仇恨困擾。
若真有一日他想起來,不論他做什麼選擇,不論他到時候會不會恨自已,自已也要永遠陪著他。
二人相互依偎著,坐在夕陽西下,觀賞著邊上的荷塘披上了一層金黃的霞光。
看著那荷花因著秋日的到來逐漸凋零,露珠消逝,荷葉也變得枯黃,金黃的落葉飄落在湖面上,與枯黃的荷葉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秋意盎然的畫卷。
木枳與木槿提起做夢之事後,木槿不免有些擔心,總有一日他想起的往事會越來越多,到時候他就會開始調查關於慕容一族之事。
為了保證木枳的安全,她必須要先部署好一切。還有就是,以防宮裡的那個人發現他的身份,對他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