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曠的山谷裡,秦壽坐在一塊石頭上,抽著煙。
看著鳥兒在飛來飛去,自由而愉快。
但轉念一想,鳥兒又沒有意識,哪懂得什麼自由與愉快,“子非鳥,安知鳥之樂”!這些鳥兒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是一隻鳥兒,活著不知道,死了更不知道。
人不一樣,人活著要講究父父子子,祖祖孫孫的血緣,又要追求愛情、事業,財富,名利……但是人死了其實跟這鳥兒一樣,什麼都不知道,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也在這世界上來過一遭。
跟這樹木,石頭,塵土沒什麼兩樣,隨風吹,任雨打,沒一點意識。
想到死後的萬物寂寥,又覺得十分的可怕,一種莫名的恐懼襲來。
這才明白一個道理,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懼感!喬達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秦壽在石頭上頓悟仍是凡人。
秦壽頓悟的只是“苦諦”,不知“集諦”才是根源,“滅諦”才能超脫,“道諦”才為方法。
又想起神秀和尚的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可是無論他怎麼“拂拭”,依然忘不掉那世間的紛擾,達不到六祖惠能“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塵埃隨風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