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一切時間訓練,已經成了,滑雪隊員的習慣,更何況,孫隊在場,更不敢放鬆。大家早起,在月光下跑步,家裡的八個孩子很好奇,也要跟著。作為孩子的父母,想著也沒什麼,也就隨他們去。
李淑芬對孩子們說:“寶貝們,既然要去,就要堅持。但是你們要真的太累,也可以回來。”
聽著慈母多敗兒的觀點,王昭陽補充道:“孩子們,堅持不住,跑不動,咱們走,也要到終點。”
孩子們穿好,出去跑步。李淑芬對身邊的人提出自己的意見。
“孩子們才多大,沒到上學年齡的兒童。那些人多大,還是專業的運動員,比一般成人的體能要強,不再一個起跑線,相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你要用一個標準還要求,長不長腦子。”
聽到這樣說,才意識到自己的激進,沒有用事實去思考。說了一些不合時宜的話。真是頭腦一熱,說話不長腦子。
“那我出去看一看孩子們。”
到外面,發現飄起雪花,走路困難,還跑步呢。把孩子們叫回來,回家吃早飯。
看昨天修整好的雪場,又需要修整,幾天前弄好的可以壓雪的雪橇開始上線運作。村裡的拖拉機也可以支援。叫大夥到他們家裡吃早飯,有力氣後,再出來幹。這一點,是先和小雞仔商量好,捨棄一些糧食和時間,讓女兒有一個好教練。有人照顧的學習氛圍,這都是值得的。如果真能未來吃上這碗飯,或者當愛好,都是好事情。
太陽昇起,看時間,天已經大亮,因為下雪,外面有些昏暗。
王昭陽帶著四隻狗從另一條路把雪橇拉上山,到達修整好的頂端,讓狗和人一起坐上面操作,借住地形滑下,一米五寬的雪道就能壓好,接著幾次,五六米寬,長度在幾公里的越野滑雪道,就能完成。雪橇不止一個,有的是運輸木炭的再次改造,村裡的狗能用的幾乎都拉出來,用肉讓它們聽話,人多力量大,有的是大人,帶著家裡的孩子坐在雪橇上,有的則是十幾歲的孩子,帶著家裡的弟弟妹妹們加入隊伍,一上午就能弄完。
大家如此積極,首先是村長說記工分的事,已經落實,還有就是想著能在這人前刷個臉,挑上就是有工資的城裡人。聽這一些人的講述,有什麼運動會專案之類的,這個屬於技能,拿到名次,也是風光無限。
孫瀚這次親眼,看著整個過程,也坐著雪橇,感受到從上面滑下的感覺。正好應了那句話,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這樣的雪道還是很粗糙,需要人多壓幾遍。有的地方需要拖拉機,還有人工來調整,有專業的人在,經過他的指導,一切按照他們比賽,訓練的要求做。
王昭陽見過後世的滑雪場,也去過玩,會滑雪,但不精。儘可量加一些知道的元素,被人詢問原因,就說是上學的時候,聽人講述,或者是在國外的書籍,報刊上看到。孫瀚沒有多想,接受這樣說法,村裡的那些人,更是沒有異議。
大家興致十足,路邊的三層小樓的修整工作也在忙碌的進行,沒有專業的人士,先到的人,開始雜物的清理工作,村長用大喇叭喊,承諾工分,幫助打掃衛生。勉強叫來十幾人。十幾歲孩子,或者是花甲老人,掃地的活,沒問題。
武文在縣城下火車,拒絕接站的人,在縣城招待所住一晚的建議,要抓緊時間到現場早日投用,早入住使用。依照平日路程計算,開車到村裡就晚上十點,那小樓裡燒上煤,有供暖。可是沒床,年紀大,不適合和他們一起睡在地上加一個木板子。看著人此刻的堅持,沒多說。
先到小樓,再看下一步。
王昭陽這一天是一直沒有停,上午壓雪,下午安排做床。當知道三層樓,在家中打好,運輸也是困難。去現場看,看著樓的牆體堅固,提出打造床架子,用鐵釘等固定在牆上,打造上下鋪。十幾平的房間,八個人。先把床的位置固定,其他東西再安裝,沒有那麼多人,上鋪也可以放東西。
原本給家裡孩子們準備的床板,都貢獻出去,十二個。都裝完。有點可惜,看到錢和票,更不好直說。完畢後,已經很晚,看到從車上下來的老師,驚訝,身體原本的情緒在,眼淚不由自主的落下。
“老師,您來了。正好住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