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章 適應

日落西山,屋裡越來越暗。不想浪費蠟燭照明,就要在天黑前把廚房收拾好。這個時代,大多數農村是不通電的,更何況這個偏遠的地方。

王昭陽找到火柴,點上蠟燭,放在房間。拿著吃完的碗筷去廚房,收拾,完事後,還要檢查一圈房子,把沼氣燈全部點亮。

母親住院幾天,才回家。孩子們在記憶裡,從來都沒有離開母親超過一天,這次卻是好幾天。

在醫院,四個奶娃娃,加上一個會跑會跳,能說話的孩子。李淑芬,有些心煩。看著八個幼兒,一臉關切,叫著你媽媽,想要後退。心中明白,無路可退。心中默唸,要適應,不能讓他們看出,媽媽不一樣。

沒有記憶,不知道原身是什麼樣。二狗子也不說明白,就說平時表現如小綿羊,特別聽話。這是正常人嗎?也不是玩偶,傀儡,聽什麼,就做什麼。左左口裡的,又是另一個版本的媽媽。勤勞,勤儉持家,愛寶寶。

我應該在孩子們面前,是什麼樣子的媽媽。不能躲避,裝柔弱,應該怎麼做。二狗子就是個廢物。

被罵廢物的二狗子,現在可不是廢物。頭一次做,也有模有樣。

收拾好廚房,依照佑佑提供的廚房物品擺放圖,把洗刷好的東西放在原位。最後,清掃廚房的地面。

想著剛才女兒轉述媽媽的話。

“廚房乾淨,就會減少蟲子留在這裡。做出的東西才會乾淨,乾淨的食物,能讓身體健康少生病。所有,廚房每天都要打掃乾淨,不能放過每一個死角。”

記憶中,只知道,她做飯,不知道這麼多其他的。這和醫院和小雞仔說的不一樣。不想再想。穿上大衣,出去巡視,加上點燈。

回到屋,心中感嘆,這一圈的運動量,趕上餐後游泳一小時。房子大累人,家裡的孩子多,房子小,也住不下。萬事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好壞。

結束後,自然去找小雞仔。

媽媽和八個孩子一起照顧四個嬰兒,每個人都會做著能做到事,沒清閒。把嬰兒換下的衣服,尿布都洗好,掛在火牆附近烤乾。看到他,李淑芬指揮人,越發熟練。安排燒熱水,灌滿暖水瓶,衝奶粉。和擠下的奶水混合,裝進奶瓶。

一個任務完成,另一個緊接著出現。帶著八個孩子去房間,監督洗漱,必須刷牙。這是從糖糖口中得知,孩子們的母親,給每個孩子都準備好,牙刷,牙膏,但是稍有不注意,他們都不會不聽話。

作為他們的父親,記憶中,這些事情都是孩子的母親在管。這個年代,男主外,女主內。家裡的孩子多,女主人不怎麼上工,照顧孩子,或者是懷孕,不適合幹農活。肩負著家庭的主要收入,家裡的事情,就更不一點都不管。翻閱到這部分記憶的時候,王昭陽得出,原身是要給比自己父親更加過分的傢伙。自己來後,會改變。本身不是這樣的人,還有妻子是小雞仔。不敢。

對孩子們而言,今天的新鮮事,是一件接著一件。不能說以前的爸爸和媽媽不好。他們還是更加喜歡現在的爸爸和媽媽。他們之間更加和諧,融洽,不像是以前,一頭熱,沒有應答,冷冷的,不像一家人,又是一家人。

先到灶臺,刷鐵鍋上的浮灰,倒掉,重新接水,開始燒。燒熱水,裝一些放在保溫暖瓶,剩下的燒好的水勾兌,讓孩子們用溫水洗漱。不刺激,對身體好。燒著火炕,盯著他們刷牙。

“湯包,認真點,不能耍滑。想咬牙齒被蟲子吃嗎。”

王麟被父親點名後,看一看周圍,都在聽話做,改正態度,認真刷牙。

看著他們聽話,老父親的心暫時欣慰,添柴火,讓火慢慢燒,拿著蠟燭,送孩子到房間,蓋好被子睡覺。用著佑佑記錄燒炕技巧的小本本,看加蒙,識別孩子自創的象形文字,燒著炕。人還是要識字,要是認字,自己何須要識別這種靠想象來到這個世界的圖案。

沒看時間,估摸很晚。

要說時間,就不得不吐槽家裡的表,高大不好搬。復古聲音大。自從記事就有,一直都用,沒見壞過。放在進門會客的地方。放在睡覺的房間,一整夜會被吵的無法安眠。

回去後,看到小雞仔,抱著孩子餵奶,一臉愁容。

“你這是怎麼了。”

“這個小三,真難伺候。”

聽著有歧義,明白指的是四胞胎裡的老三,兩個男孩中的哥哥。在醫院的時候,就能看出不同。堅決不吃有奶粉的奶,只喝原汁原味的。寧願餓著,也不吃。父母怎麼會讓讓孩子餓,大人只好妥協。一點不舒服就哭鬧,帶動著同伴,哭鬧。卻很會看大人們的臉色,下菜碟。大人訓斥,馬上就好。被他帶動哭鬧的三個,不清楚局勢,還在繼續哭鬧,安靜的他,變成乖寶寶。

“難伺候,也得伺候好,孩子還小,沒滿月,不懂事。”

“被折磨的要瘋了。”

“這個小滑頭。我來幫你,咱們一起熬。”

聽到這句話心裡舒坦不少。這是回來後的第一夜,以後就好。

“說吧。”

依照在醫院的時候約定,回去之後,摸清楚家裡的糧食,衣物,過冬物資等情況,晚上和坐月子的人一起商量,以後如何生存。

簡要介紹看到的,兩人都說出心中顧慮,現在面臨的問題。

孩子們逐漸到上學年齡,沒有學校,不能不識字,當睜眼瞎。他們兩個能教,需要養家活口,沒有太多時間教孩子們,孩子在專業的老師教最好,上學,能認識新朋友,適應這個世界,為長大交際,打基礎。

飯做不好,坐月子期間,吃飯問題怎麼辦。之後,又怎麼辦。家裡誰做飯。

白菜營養單一,孩子長身體,不能總吃鹹菜。現在孩子們,沒有同齡人大,左左這次病太重,醫生說,主要是營養不良,身體弱。家裡的孩子,都差不多。幾歲時候,飲食上不精細,缺糧食,不單是長得小,營養不夠,可能影響大腦發育。

兔子怎麼做,小孩子,要少鹽,少辣。兔子不辣,不好吃。沒有其他的烹飪方法,如果入口,白浪費肉。

家裡有一個土烤箱,老一輩留下的,能做麵包。要利用,不能空著。

等等,累出幾十條。依次寫在一張紙上。李淑芬聽到二狗子說家裡的糧食很多,夠吃,不用擔心。發揮當導遊時,掌握的計算成本的技能。

別的先不說,但計算糧食。

一個成人,一天需要一斤的主食。八個孩子,吃的比成人少,但也沒少太多。約等於五個成人,那一家人,一天至少需要7斤主食。

一個月就是210斤。約等於四袋糧食。一年是五十袋。

王昭陽聽到數量,不少,今天沒注意,具體數量,僅看著不少,明天去看看數一數。

輕重緩急,排列一下。放在首位的是吃。解決菜品單一,要去打魚,下奶,為奶粉吃完做打算。嬰兒不能餓。

蔬菜問題,李淑芬給的方案,是生豆芽。黃豆不容易生,爛根子。綠豆芽相對簡單,用柳條的筐生,還容易沖水。院子裡,弄個小型的大棚種一些小菜。

生菜,香菜,小葷香,茼蒿,臭菜等,生長週期,一個月多一點,整個冬天,能有好幾茬。這是常見菜種植,不知道家裡有沒有種子,沒有也好找。自家吃不完,可以拿到縣城換帶必須東西。大冬天,菜品單一,應該會有市場。

蒸雜麵饅頭,水裡煮土豆。省點柴火。泡豆子,煮好,準備包粘豆包。

這些事情,應該做的人,只有家中的成年男人。不能交給孩子,和行動受限制,坐月子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