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太祖皇帝沒想到,自己那個順理成章登上皇位的長子因為自己最愛的嫡長子夭亡,於是便對其餘庶子採取養蠱式的養法。
皇子們鬥得慘烈,連帶著把宗室的皇叔們拖下水,於是等到正德帝從自己的兄弟中脫穎而出登臨九五之時,無論是兄弟還是叔伯都死得沒剩多少了。
抄家奪爵,那批劃歸要賜給皇子皇孫的宅邸餘量不減反增。
但畢竟是將來要賜給宗室皇子們的,所以宅邸便沒有荒廢,而是定期有專人前去打理。
此時,不過是在其中挑出一座符合郡君規制並可以立刻入住的宅子,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除此之外,江姑娘與她阿母母女情深,不願意與昌平侯府扯上關係,殿下不若就給她一個恩典,下旨允她立女戶,這樣,江姑娘也不必為昌平侯府所累,可以光明正大地供奉江夫人了。”
因為江秋致的阿母是未婚先孕,且有了江秋致之後也不願再嫁,所幸她能夠養活自己和女兒,所以父母在見她不願成婚後也便放棄了勸說的打算。
可是因為她沒有出嫁,所以戶籍一直是跟著自己的父親的,江秋致的戶籍也隨著生母跟在了外大父的戶籍上。
因著江秋致的阿母是家中獨女,江家也不是沒有想過向官府報備立女戶,可立女戶的條件實在是太苛刻了,直至江秋致的阿母和外大父母都過世了也沒有半點進展。
之後又因為江秋致年齡尚小,將來是否要嫁人都未可知,所以這件事便被擱置了下來。
朝廷多年沒有大索貌閱,村中的族老鄉賢就打算著先還是讓江秋致的名字掛在她去世的外大父的戶籍上,以觀後效。
畢竟在時人的觀念中,江秋致的阿母雖然不曾成婚,可畢竟有了孩子,她不嫁人可以理解,可江秋致還是年輕稚嫩的小姑娘,容色生得出眾,品貌好,做事又勤快,肯吃苦,將來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好夫家也不是什麼難事,何必早早立女戶,影響將來的婚事呢?
可現如今就不同了,江秋致的生父昌平侯活得好好的,而她阿母那邊的長輩卻不在世了,無論是按照常理還是按照律法,江秋致都應入昌平侯一家的戶籍。
但昌平侯畢竟和江秋致的親生阿母並沒有婚盟,只是一段露水姻緣、一場意外,若是江秋致入了昌平侯的戶籍,她就是昌平侯府的人了,雖與生母血脈相連,可卻再也無法光明正大地供奉生母及外大父外大母了。
不過好在昌平侯短視,未曾正式認下這個女兒,昌平侯府也沒有想到可拿戶籍拿捏江秋致——他們或許根本沒有關注到江秋致母家的長輩都不在了這件事。
是以,如今只要讓江秋致立女戶,她不僅可以與昌平侯府劃清界限,她還可以名正言順地供奉親人。
——或許對於江秋致而言,這個封賞比爵位還讓她喜歡吧!
***
不知是因為惻隱之心還是因為想要便於將來更好地讓江秋致為自己所用,蘭時替江秋致向裴景序爭取了一個“立女戶”的恩賞。
“你倒是為她著想。”裴景序語氣冷淡,仔細聽卻可以探尋到一點不易察覺的醋意。
他並未對“立女戶”有任何的反對,全部注意力只在蘭時為了只見過一面江秋致費心思打算上。
“皎皎就這麼喜歡她嗎?明明才剛見到。”裴景序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一點幽暗的喑啞。
“哪裡就有殿下說的‘那麼喜歡’了?”蘭時雖然自認為自己對江秋致有幾分真心實意的憐愛,但那點真心也遠沒有裴景序說的那麼多。
“明明我更喜歡殿下啊……”蘭時訴說真心時並沒有半點應有的羞赧,而是坦然又直白。
落落大方的模樣讓旁人看見了很難相信她口中的話,但裴景序立刻就被安撫了:“我也最喜歡皎皎,心悅皎皎。”
——————
“大索貌閱”就是古代的人口普查。大索,就是指搜查人口,以防隱匿不報。貌閱,是指由當地的地方官員監督,讓人繪製轄下的人口影象,以區別老人、成丁、兒童。就跟現在拍身份證照一樣,只不過古代是手繪的。
全國來一次大索貌閱是很費時費力的,一般不會輕易搞的,所以模糊隱瞞一下江秋致的戶籍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就算是被發現了,也沒什麼的,只要江秋致按照自己的人頭按時交稅,誰閒著沒事去追究一個未成年小姑娘啊!
不過她現在人在鄴京,戶籍這個問題還是得早一點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