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你如何看?”回到宮中,李二問袁天罡道。

剛才在秦府,袁天罡就隱藏在人群中,把一切看得真切。

“臣觀國公爺,命勢已改,至少五年內,當無性命之憂。借命之舉,屬實驚呆了臣。”

袁天罡臉上有疑惑,有驚駭。

道門典籍中,無任何有關輸血記載。

此舉為借命,袁天罡很篤定。

他甚至懷疑,能做出如此逆天之舉的李勉,是仙人下凡。

是世間最大的變數。

對道門與李勉對上,他很是憂慮。

因為紙張一事,道門與李勉有過碰撞,他至今記憶猶新。

‘不行,得把這件事彙報給叔叔,讓他一定要與李勉交好。’

另一邊,李二聽完袁天罡所說,鬆了口氣。

李二又問:“李小子此舉,是否真的可以借命?”

袁天罡心中一驚,飛快瞟了一眼李二。

李二眼神幽幽。

“陛下,臣懷疑侯爺是仙人下凡,待臣問過他後,再行稟報。”

袁天罡心中閃過憂慮,皇帝這是還沒放棄追求長生啊。

這對大唐,不知是福是禍。

“好好問,待問出來後,立刻報我。”

李二眼中精光爆閃。

李勉是仙人下凡一說,李二心中雖驚,但還算平靜。

一直以來,李勉就很神奇,像是生而知之,讓李二早就有所猜測。

如今讓袁天罡去問問也好。

說不定,真的可以求得長生之法。

一想到長生,李二眼中,禁不住閃過希冀。

……

“袁天罡來了?行,迎進中廳吧,我馬上就來。”

剛一回來,安頓好孫思邈睡下,李勉剛想補覺,便被秋菊告知,袁天罡來訪。

‘這牛鼻子來找我做什麼,莫非我被盯上了?’

那可是寫出《推背圖》的袁天罡,心中藏有秘密的李勉,不敢有一點輕視。

誰知道,會不會被他看出些什麼。

看相一說,實在太過神奇,傳說太多。

由不得李勉不小心對待。

公主府中廳,李勉見到了袁天罡。

袁天罡一身道袍,長鬚飄飄,頗有幾分仙人之姿。

不愧是學道的,這賣相,確是不錯。

只不過,不知是不是銀樣臘槍頭,李勉心中腹誹。

“道長此來,不知所為何事?”

袁天罡沒說話,盯著李勉的臉細看。

越看臉上神情越驚。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死亦活,活亦死,奇哉奇哉。”

這話一出,如鍾般,在李勉心中瘋狂奏響。

心中閃過驚駭。

沒人知道的是,當時李勉穿越過來,附上這具身體,原身已經死去。

可不就是死亦活,活亦死嗎?

李勉不由想問:“那自已現在,是活還是死?”

強大的心理素質,讓李勉強行把要問的話嚥下。

起死回生一事,任何人都不能說。

穿越之事,那是李勉最大的秘密。

“道長說什麼,勉怎麼聽不懂。”李勉裝作疑惑地開口道。

袁天罡不以為然的搖了搖頭,“侯爺不說,自有侯爺的道理。貧道想問侯爺,侯爺可知仙?”

李勉笑了,笑得很大聲。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嗎?”

這首詩,自從李勉口中說出來後,便迅速傳遍整個大唐。

如今已成為仙界的代表詩句。

被不少讀書人,以及修道之人追捧。

寫出此詩的李勉,一度引起巨大轟動。

世人都曉長生好,追求長生的,可不只有帝王,平民百姓何嘗不想。

白玉京,那可是白玉京啊!!

“你們道門傳承幾千年,也會對白玉京感興趣?”

李勉似笑非笑,眼神裡透出譏諷。

“當然。”袁天罡硬著頭皮,強笑道。

李勉搖了搖頭,“我怕不是你們道門感興趣,感興趣的,是我們的陛下呀。”

袁天罡猛地抬頭,驚訝的看向李勉。

瞬間驚醒,又低下頭。

袁天罡怕被李勉看出來私心。

對袁天罡反應,李勉並不感興趣。

他淡淡道:“長生一事,虛無縹緲,月圓盈缺,世間哪來的長生,不過眾人的夢罷了。”

“若真有長生,古之留民幾何?”

李勉看著袁天罡,道:“對長生,你們道門最有發言權,你何時聽過,有人成功過?”

袁天罡愣了愣,是啊,有誰成功過。

沒有,一個都沒有。

至於什麼陳玷,那是怎麼回事,道門最清楚不過。

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真的沒有嗎?”袁天罡喃喃道,神情失落。

“沒有。”李勉大聲道。

袁天罡收起失落,臉色恢復平靜。

對李勉的話,袁天罡沒有全信,也不想全信。

雙方至此,已談無可談,於是袁天罡提出了告辭。

宮裡陛下還等他回覆呢。

送走袁天罡,李勉長鬆了口氣。

面對袁天罡,他壓力山大。

現在好了,終於送走了。

“他來,是為道門問的,還是為父皇?”

一道清脆的聲音,在李勉耳邊響起。

長樂公主不知何時到了。

李勉轉身走到長樂公主身邊,笑道:“管他幫誰問,長生一事,根本是無稽之談。”

“我呀,可不想什麼長生,只想庸庸碌碌的,過好我這一生。”

“把精力耗在長生上,我是吃飽了撐的,純屬沒事找事。”

伸手攬過長樂柳腰,李勉大笑著回了後院。

最近幾天,李勉得按時去宮裡,一是為汝南治病,二是參與徵高麗計劃制定。

為汝南診病,每次李勉都拉上孫思邈,由孫思邈開方治病。

他在一旁,查缺補漏。

時不時針對性,提建議。

在兩人合力下,汝南公主大有好轉。

另一件,李勉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反正到了現在這個階段,怎麼打,高麗都不會是對手。

在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人使力下,如今的高麗,已經民不聊生。

糧價居高不下,政局動盪不安。

高麗已虛弱到了極點。

遠不是歷史上,李二征伐時,強力的高麗了。

反觀大唐,兵鋒最盛,貞觀盛世已顯。

打高麗,純粹是以強打弱,斷無敗的可能。

時光飛逝,很快十天過去。

到了出征的日子。

出征之前,李勉去了趟李家莊。

如今的李家莊,已經成為李勉的封地。

莊上的府兵,成了李勉的兵。

他也要召集,並隨軍出擊,給一些人謀些軍功,藉以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