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李勉的針對

以孫思邈在道門的威望,想清理誰,只是一句話的事。晾那些人,也不敢無視李勉警告,從而造成外洩。

再說了,原漿新增物在李勉手上,配好之後,道門來取,李勉更不怕,被洩露出去。

沒了李木手上的新增物,紙不會成形。

怎麼試都無用,缺了關鍵東西。

這也是後世,李勉養成的習慣,萬事留一手。

沒辦法,被坑怕了。

對此,孫思邈沒有任何意見,甚至是舉雙手贊成。

李勉這段時間的表現,讓孫思邈把李勉看得比道門更重,加上是自已徒弟,沒理由幫外人。

幫內不幫外,而內就是李勉。

造完紙,留下夠用的,李勉沒再造,卻也沒停,他準備再造紙,目標是草紙。

又花了十天,李勉成功造出了草紙。

相比能寫的紙,草紙要更軟,更加親膚。

當拿到成品,孫思邈和楊秋兒,好奇它的用途。李勉直接把用途,拋了出來。

“什麼,你花這麼大心思,只為了上廁所用?”孫思邈瞪大雙眼,氣得臉直髮黑。

他怎麼沒發現,這李勉竟有玩物喪志之嫌呢。

為了上廁所,花十天半月,專門弄出草紙。

害得幾人,在李勉忙碌的那十多天,全力配合,有事也不敢叫他。

現在告訴他們,是為了上廁所方便,要不氣才怪。

李勉才不管,拿上幾頁草紙,鑽進了茅房。

等出來時,李勉滿臉舒爽。

終於,穿越到現在,幾個月後,趕在冬日來前,終於造出來了草紙,解決一大麻煩。

這天剛起床,李勉便發現家裡出現了三名身穿道袍的陌生人。

見到李勉,孫思邈招手叫他過去。

“來,勉兒,見過你三位師兄。”

“李勉見過三位師兄。”

李勉行完禮,好奇打量起三人。

這三人,就是道門的人吧。

三人中,有一人,引起了李勉注意。

聽孫思邈介紹,這人叫成玄英。另兩人分別是袁守誠和袁惟志。

(以下是作者杜撰,請不要對號入座。此成玄英,非彼成玄英。歷史上的西華法師,可是位大智者、大學問家。其於老、莊之學頗有研究,致力於玄理註疏。)

李勉臉色不由得一冷,眼神冷冽。

“勉想問成師兄,你是否去過東海之濱?是否知道,那裡的殉葬亂象?”

歷史上,野史中有記載,這叫成玄英的,評價可不好。其中人殉一事,就讓不少人對他詬病不已。

現在見到了人,李勉想要確認一番。

成玄英聽後,神色一僵。

半晌,才回答道:“有。人殉之事,我知曉。”

幾人齊齊色變,孫思邈更是眼睛輕眯。

那可是人殉,天下間最不人道的慘事,沒有之一。

理應,天地共厭之。

“你沒出面制止?”李勉臉色更顯陰冷。

成玄英欲言又止,最終嘆了口氣。

“好你個成玄英,枉為道門中人,既已知曉,為何不出面制止,你的道心呢,啊!!”李勉破口大罵,就差指著他的鼻子。

嚇得成玄英,後退三步,不敢看李勉。

李勉瞪了成玄英一眼,轉身朝著孫思邈躬身道:“師父,請恕徒兒,不能把工藝交給道門。”

孫思邈嘆了口氣。

看向成玄英的目光,極為不善。

孫思邈首先是位醫者,再才是道門中人。

成玄英的漠視,已觸到他逆鱗。

這下三人傻了眼,成玄英剎那間臉色慘白。

袁守誠作了個道揖,“李師弟,是否再商量商量,有個轉圜餘地。”

李勉轉過身,面無表情道:“可以呀,除非讓這位西華法師,去往東海之濱,勸說當地人,放棄人殉,什麼時候完成,我什麼時候同意。”

袁守誠和袁惟之看向成玄英。

“成師弟,道門希望,寄於你身,請務必答應李師遞所提之事。”袁守誠不愧是道門領導人,當即對成玄英,開始了施壓。

袁惟之看了眼李勉,臉色很不好看。

李勉才不管你臉色好不好看,而是他只要聽到,就要杜絕再發生這樣慘絕人寰的事。

目的達到就行,他人臉色,與他何干。

“好,我答應你。希望你能信守承諾。”最終成玄英選擇了答應,相信李勉人品。

自此,雙方不歡而散。

“你對道門,好像並不喜歡。”送別兩人,堂屋茶桌,孫思邈突然對李勉問。

李勉愣了愣,詫異的看了眼孫思邈。

“沒有,師父您為什麼這麼說。”

孫思邈也是道門中人,自已是孫思邈徒弟,也算道門中人。

有不滿,他不會傻到宣之於口。

“別不承認,我可以感覺得出來。本來東海之濱的事,就與道門無關,已存在很多年。但你偏偏要針對成玄英,這很奇怪。”

李勉半晌沒說話,嘆了口氣說:“在沒見他們之前,我對道門有好感,我沒說假話。但見到他們之後,我才發現,我把道門想得太好了。”

記憶中,為民請命,為國盡忠的,那是後世的道門,而不是現在大唐道門。

不論是袁守誠,還是袁惟之,尤其是那個成玄英,都算得上是自私之輩。

你指望自私的人,去為國盡忠,無異於天方夜譚,不可相信。

於是,李勉失望了。

突然生出,不想把造紙工藝,教給他們。

藉著東海之濱人殉一事發難。

無奈,看在師父孫思邈面子上,李勉心軟了。才決定退一步,讓道門付出些什麼。

東海之濱那地方,李勉聽說過,那地方道門實力不弱。

正因為道門實力不弱,李勉才更氣憤。

孫思邈盯著李勉看了半天,最後低下頭喝茶。

對道門有意見的,不只是李勉,同樣有他。

要不然這麼多年,他不會待在李家莊,是因為失望,圖個眼不見為淨。

這次如果不是道門找到他,他也不會用師父的面子,找自家徒弟討要造紙工藝。

李勉心中思慮開,要不要跟師父說說,未來道佛之爭的事。

最後他還是決定說出來。

孫思邈對他不錯,掏心掏肺的,毫無保留的教他,他得承這份情。

“師父,以袁守誠這些人的野心,未來佛門與道門,必有紛爭,甚至是演變成流血事件。師父,有時候,該下的決心,你要儘早下,別被捲進來,到時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