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第二天清晨,顧恆帶著一幫人去往北原大學物理學院的核物理重點實驗室時,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個乾瘦的老頭也起了床,拿著噴壺開始澆院子裡的花。

雖然老頭住的地方是城市的核心區,但這裡卻被幾條大路與小河隔開,在喧鬧的城市中形成了一塊清幽之地。

老頭住的屋子不是現代樓房,而是古色古香的院落,獨門獨院,院落裡精心點綴著各種綠植和花卉,甚至還有假山和流水。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這片區域的出入口以及外圍,都有全副武裝的軍人值崗。

所以說,住在這片區域的人,身份肯定都不一般。

上午八點四十左右,老頭澆完花,放下了噴壺,帶上花鏡,坐在院子中央的躺椅上,一邊泡茶,一邊看起了書。

這時候,茶壺邊上的手機響了。

老頭放下書,接起手機。

“哪位?”

“爸,是我!”

老頭頓了一下,說道:“兒子,這會兒打電話,什麼事?”

“爸……”電話那邊,老頭的兒子清了清嗓子,“上週丁部長帶著一大堆核物理專家去了北原大學,這事您知道嗎?”

“核物理學家?北原大學?”老頭坐直了身體,“沒聽說啊,怎麼回事?”

“嘿嘿,姓丁的果然沒有告訴你。”老頭兒子冷笑一聲,“爸,這回知道什麼叫人走茶涼了吧?”

面對兒子的嘲弄,老頭冷哼一聲,大聲道:“你小子把話說清楚!”

老頭的兒子壓低了聲音說道:“丁部長帶著這麼多人去北原,全是為了一個科研專案!”

“什麼專案?”

“核爆炸阻斷技術的理論框架,以及基於此項技術的核武器防禦系統初步設計方案。”老頭兒子說。

“核爆炸阻斷?”老頭瞬間皺起了眉頭,聲音也陰沉起來,“李正遠死了之後,這項技術的研究不是就停擺了嗎?”

“是的,李正遠死了,這項研究也跟著停了,不過……”

“不過什麼?”

老頭兒子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可靠訊息,北原大學在這個專案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重大成果?”老頭的音調瞬間提高了八度。

“對,這項技術的關鍵部分已經被北原大學攻克了,這次丁部長帶著那麼多人一起去北原,就是為了召開這項技術的研討會。”

“怎麼可能!”老頭高聲叫道,“我已經全面論證過,這項技術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李正遠這種瘋子,才會覺得這項技術可以實現!”

“爸,稍安勿躁!”老頭兒子肯定地說,“我的訊息來源不可能出錯,這是丁部長的秘書告訴我的”

“張秘書?”

“對!當時張秘書也在會場,與會專家得到出結論,北原大學的方案理論上完全可行,而且已經具備了軍事應用條件!”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老頭對著電話大聲吼道。

“爸,具體情況和技術上的問題我不清楚,我只是把這件事告訴您一聲。”老頭兒子繼續說道,“當年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您才跟李正遠徹底鬧掰,後來……”

“好了!”老頭打斷了兒子,“做好你自已的事,其他的別管!”

老頭結束通話了電話。

核爆炸阻斷技術,老頭可太熟悉了。

他兒子說得也沒有任何錯,正是因為幾年前那場關於核爆炸阻斷技術的爭論,讓老頭晚節不保。

可以說,要不是因為這個東西,老頭估計早就評上了華夏科學院院士,現在也應該當上了科技發展部的部長。

當然,這背後的各種事情就說來話長了,還得從頭說起。

老頭叫林元豐,科技發展部的前副部長。

林元豐年輕的時候也是個學霸,早年間,他在世界頂級名校留學,拿了好幾個博士學位。

畢業後,林元豐在國外某科研機構工作了數年,後來基於種種考慮,選擇了回國。

回國後的林元豐可謂青年才俊,人才難得,所以順利進入了華夏科學院物理所。

就是在華夏科學院物理所,林元豐認識了李正遠。

那時候,兩個人都是年輕人,同樣天資聰穎,擁有極強的學術能力,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更是志趣相投,所以很快,兩人就成了朋友和科研夥伴。

此後的幾年裡,兩人聯手做出了很多優秀科研成果,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國內外重要獎項,在科學界也逐漸有了名望。

如果按照這樣的節奏,數年之後,林元豐和李正遠肯定會成為科學史上的一段傳奇和佳話。

然而,事情最終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

林元豐和李正遠搭檔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林元豐逐漸發現,他的同伴李正遠在科研領域的悟性和智慧,要遠遠超過他。

每次取得成果,其中的靈魂人物都是李正遠,林元豐只是李正遠身邊默默無聞的陪襯,鮮花和掌聲大部分都給了李正遠。

長此以往,林元豐的心態也漸漸失衡。

同樣是高水平的科學家,他不可能沒有好勝心。

後來,在與李正遠繼續合作搞科研的同時,林元豐經常明裡暗裡與李正遠搞競爭。

不過,結果顯而易見,每次都是林元豐敗下陣來。

不論是獎項、論文,還是學術問題的研討,林元豐次次都被李正遠給比了下去。

心態越來越失衡的林元豐逐漸疏遠了李正遠,自已申請調去了別的專案組,最後乾脆選擇轉型,走上行政路線,成為了一個學者型官員。

李正遠則一直醉心於科研事業,對於曾經的科研夥伴兼好友的疏遠甚至針對,都完全不在意。

後來,林元豐進入科技發展部,最後一路做到了科技發展部的副部長,同時還在大學裡兼任教授,也是混得風生水起。

再後來,科技發展部的老部長快要退休了,需要有人接任新的部長。

作為候選人之一的林元豐非常有信心,因為這個部長的位置大機率是他的。

同時,他兼職教授的大學,也在給他申報華夏科學院的院士,目前已經透過了初審,貌似問題已經不大。

眼看就要雙喜臨門,可就在這個時候,出意外了。

華夏科學院物理所的李正遠團隊,突然上報給科技發展部一項重大科研成果,核爆炸阻斷技術以及在此技術基礎上的核武器防禦系統。

當時,主管這方面工作的正是林元豐。

面對李正遠這位老朋友和老搭檔,林元豐的感情相當複雜,既有當年的惺惺相惜和志同道合,也有後來的嫉妒和憤恨。

當然,嫉妒和憤恨佔據了情感中的大部分。

出於這樣的心態,林元豐幾乎是拿著放大鏡在審閱李正遠團隊的成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