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幾年,也就是到了二十世紀的中葉,整個世界的主題,從戰爭與和平,邁進了和平與發展。
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咱們的大華聯盟。
軍事上,人民軍已經從亞細亞大陸,大部上的土地上撤出,交由大華軍管轄。國軍也全部都正式改編,成為大華軍的一部分。
南華軍工和內陸諸多軍工精誠合作,經過這幾年的努力,除了幾艘大型艦艇外,基本上完成了裝備部隊的任務。
如今,大華軍的部隊,還是以五大戰略區為主。
中央戰略區,以新都長安為中心,東邊以秦嶺為界,西至塔克沙漠,南至喜馬拉雅山脈,北邊的區域,以陰山一線為止。
部署有裝甲、機械化,各6個合成集團軍,步兵也有6個集團軍。另外還有包括防空、防化、遠端打擊等幾大集合軍。
空軍為第3航空隊,差不多有1千8百架各種戰機。其中最先進的是8爺和6殲轟,各一箇中隊。
經濟領域以及軍工等,以包太特區為中心。
北方戰略區,因為地形的原因,兵力最為薄弱。主力部隊只有裝甲、機械化各4個合成集團軍,配屬的其它兵種,也多是以軍師為級別。
空軍的部隊與中央戰略區差不多,但沒有部署最先進的8爺,而是以小6爺為主。
但其管轄區域最大,外蒙、龍首特大區,以及原東北地區。
經濟和軍工等重要的領域,以龍江特區為中心,其司令部也設立於此。
因此,這邊部署有大量的邊防部隊,以叢林和山地師為主。
另外,海軍基地司令部,設在韃靼海峽的大陸海岸邊上的共青城。轄制大華北方航隊,有2艘戰略,4驅12護,以及8般潛艇的編制。
東部戰略區,管轄以原大華的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為主。北起內長城,西以秦嶺、川滇三省為界,南邊以兩廣及附近海域為線。
要說裝甲和機械化的合成部隊,東區最少,只有各3個集團軍,機動步兵部隊也是3個集團軍。
但是其海軍和空軍,卻最為強大。
特別是海軍方面,主戰裝備方面,包括那首艘6萬噸級的航母,就是東海艦隊的旗艦。另外還有4般戰略,8艘大驅,二十多艘護衛艘,以及二十來艘潛艇。
其戰略區和空軍司令部,都理所應當的設在舊都南京。
空軍有2千多架先進戰機,主力是第1航空隊,轄有8爺和大6爺各兩個中隊,戰鬥力極為強悍。
海軍司令部基地,肯定是在長三角洲地區。這裡也是經濟領域,以及諸多重要產業的中心,最是需要海上和空中力量的保駕護航。
南方戰略區,轄區有包括巴鐵在內的南亞所有大陸架地區。
軍隊的部署,與東方戰略區的部隊差不多。
除了海軍沒有大型航母,以及各少了一個最先進的戰、轟中隊外,其它的裝備幾乎如出一轍。
這也是因為這個方向,有人民軍這個實力強大的‘兄弟部隊’。
西方戰略區,同樣是地域廣大。
東邊的阿爾泰山,西達黑海和伏爾加河下游的東岸地區;北邊以哈沙克邊界為主,南邊的阿汗國也屬於該區管轄。
部署的部隊,以陸、空軍部隊,海軍只有一個小號艦隊,部署在黑海。轄有兩艘大驅和6艘護衛艦,潛艇也有6艘,還有一些巡邏艦艇等其它輔助艦船。
空軍編制和東區一樣,都是8爺和新大6爺,各兩個中隊打頭陣。另外還有1千5百多架其它戰機,組合成的空中防護網。
…………
南華聯邦的實力,就極為超班了!
海上和空中力量方面,都已經各自完成八大編隊的裝備和編制。
其中的重量級旗艦,8萬噸級別的超級航母,已經有2艘正式服役,2艘準備列裝,分別部署在南華本洲,以及西、印、太三大洋,作為旗艦分別各指揮兩個艦隊。
其中每個艘隊,都至少有4戰略、10大驅,數十護衛和差不多同等數量的潛艇。其它的輔助艦艇,包括數萬噸級別的登陸艦等,各種大中型輔助艦船,一應配置俱全。
單支艦隊的作戰能力,分分鐘可以吊打星、吉等強國的航母編隊。
空軍的力量,更是讓它們驚悚!
這些年,它們一直加大對航空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可至今都沒有能達到二代機的初級巔峰,更別說二代圓滿的門檻了。
要是讓它們知道,南華已經在兩年前,完成了近程導彈的裝備,中程導彈也試射成功。同時,不僅成功的試爆了‘九小姐’,還在進行兩彈結合實驗的話,不知道還要震撼成什麼樣子?
這也是葉揚的先手佈局,他不僅有這方面的技術資料,可以早早就組織自己的科技人員,展開各種高科技領域的研發。為此,不惜血本,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同時,他還有另一手準備,就是派出親衛和特勤組,在燕雙鷹及大量的高手配合下,弄走第三帝國,乃至整個世界的高尖端技術資料和人才。
使得星沙這兩路大軍,在軸心國會師之後,諸多高尖端領域方面,幾乎都是一無所獲。
如此一來,咱們有金手指,而它們卻被‘截胡’!從而造成了各領域研發的難度。
這一上一下之後,差距就愈發的明顯了。
更讓它們絕望的是,全球能源領域的差距,導致它們全方位的落差也越來越大。
哪怕是難得掌握了某些高尖端領域的技術,卻在資源上,同樣是被咱們‘掐脖子’,不知道有多難受?
還有在諸多的國際問題上,原以為它們西方有眾多‘席位’,可以占主導地位。可在實際操作和執行中,不管是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幾乎都是繞不開大華的影響力。
特別是涉及海洋問題,更是幾乎成為大華的‘一言堂’。它們甚至一度懷疑,當初組建這個‘聯大’,還有啥用?
有不少成員國認真的演算後,忽然發現,原來從始至終,這個所謂的‘聯大’,除了打敗軸心國之外,竟然一直在幫助大華,更準確的說,是在幫助南華聯邦,成就世界之主!
可是,有後悔藥賣嗎?
沒有。
它們只能嚥下去這一苦果。
近年來,有一些成員國已經放棄了‘幻想’,不是擺爛,就是乾脆加入大華。
當然,做為昔日世界霸主的吉利,跟有機會成為霸主的星國,包括曾經無比強勢的北羅沙,都不可能真正放得下。
這就好比我們史上的三國早期,實力還沒有達到碾壓對方之前,是不會輕易對任何一方出手的。
但如果說,弱勢的兩國,看到時間越久它們的希望,越是渺茫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
就好比智慧超群的孔明先生,縱觀各國的發展形勢之後,深切體會到自身的結局。這才不遺餘力的向最強之敵開啟戰爭,哪怕是連他自己也沒有多少勝算,可他還是不得不這麼幹。
一來,勝利雖然頗為渺茫,可萬一呢?
二來,國家的戰事,必定會拖累其它方面的發展,影響到國家的整體規劃。
這種情況,對於大國、或者說實力更強的一方,影響力會更大,出現變數的機率也越多。
三個是,任何人面對敢先出手拼命的對手,多少都會心存一些驚悚的!
沒見實力超群的魏軍,面對漢軍和吳軍時,部隊所展現出來計程車氣和戰鬥意志,幾乎是不可同日而語。
他們面對國力最弱小的漢軍時,往往都處於守勢。反而是面對比漢軍更強的吳國,卻是表現得士氣如虹!
也正因為如此,各大國是不會跟咱們大華妥協的,更不可能直接認輸。
因此,它們西方開始聯合起來,組成了一個全新的聯盟。由於它們的地盤都在北邊,所以它們的組織就叫‘北盟’。
原本這個組織,綜合實力已算較為雄厚,現在又有了東方‘巨無霸’的加入,更是比史上不知道強大多少?
如果算上繳獲軸心國的武器,再加上近幾年來,幾個大國拼命研發、製造的武器裝備。它們現在,甚至可以組織起來一支,超過五千萬級別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