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一依要拍的電影《銀樓》改編自她上輩子看過的上海有線電視臺和北京中北電視藝術中心聯合錄製。由尤小剛陶玲玲執導,鄔倩倩、奇夢石、蓋麗麗、王頻、張京生、馬侖等領銜主演的國產電視劇 。
劇中的男主角鄭公(奇夢石 飾)以上海灘早年的風雲人物鄭家為原形,展示了曾在上海佈滿銀樓、錢莊、布店的鄭公家族從鼎盛走向衰落的經過,同時介紹了許家大小姐文麗如何從一無所有境況中崛起而成為商界巨頭的經歷。
劇本得到孔大小姐的首肯,蘇一依立刻籌備開拍。對於女主角許家大小姐許文麗,蘇一依自是要親自上陣。有了上輩子的經歷,蘇一依很容易就進入角色,再加上她的專業功底確實不錯,表演很出彩,其他的演員也非常給力,《銀樓》未播先火,吸引了無數影迷的視線。
因為電影裡面有許多角色,並不是專業演員表演,都是毫無表演基礎經驗的普通人,蘇一依在拍攝前,告訴他們 ,別把演戲當做一回事,平時自已怎麼做,在攝影機前,還怎麼做就是。沒想到這些群眾演員的本色出演,居然為電影添了不少的彩。
電影上映,票房出奇的好,因為那些眾多的群眾演員,為了讓親朋好友見識一下自已在電影裡的形象,自發地買票,請大家看電影,即使他們每個人都有贈票。
電影裡,酒樓銀樓等等許多的人,都是真實的顧客參與其中,凡是知道自已在電影裡露過臉的,本人去看還不算,還要拉上許多的人去看。就是在電影裡只露了一個後腦勺的,也去電影院看了好幾遍。還和左右的觀眾說,“看,那個後腦勺就是我的,您瞅瞅,如假包換……”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銀樓》在影迷中熱度不減,蘇一依趁熱打鐵,隨即推出《銀樓》的第二部,依舊由原班人馬出演。因為第一部的大獲成功,第二部的票房也輕鬆的幾倍的翻。
1930年,也就是民國十九年,有了兩部電影的成功,蘇一依這個新人導演瞬間成為炙手可熱的女導演,無數的劇本邀約不斷。蘇一依統統拒絕。她決定急流勇退,要去國外進修,還叫上在記者圈裡小有成就的蘇一帆,陪著自已去瑞士留學。
因為蘇一依清楚記得,在兩年後,也就是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1月12日,日軍在青島登陸。十六天後,1月28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著名的“一.二八”抗戰爆發。
作為一位穿越者,在現實生活中,蘇一依才真正曉得歷史就是歷史,尤其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並不會因為你是穿越者,就能力挽狂瀾,甚至改變最終結局。作為穿越者,只能改變自已,讓家人規避能規避的,既定的命運卻是改變不了。
蘇一依在穿越來以後的幾年裡,搜盡了自已“前世的記憶”,終於在記憶深處,蒐集到有關蘇家的記憶,在日軍入侵濟南前,蘇家全員避居國外,少數留守國內的,也都在日軍未侵略過的省份生活。但他們,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都在用自已的方式抗日,斥巨資支援抗戰。
1932 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遠在瑞士經商的蘇一依心急如焚,每日必讀國內報紙以瞭解戰事進展情況。當得知祖國已全面捲入這場殘酷戰爭時,她毫不猶豫地決定挺身而出,為國家貢獻自已的力量。
蘇一依憑藉其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廣泛的人脈關係,迅速行動起來。她四處奔波,不惜花費巨資購買了大量瑞士先進的軍火裝備以及急需的藥品物資,並計劃將這些寶貴資源捐贈給祖國。
然而,要將如此龐大數量的軍火和藥品安全運回國並非易事。面對重重困難與挑戰,蘇一依展現出堅定不移的決心和勇氣。她巧妙運用智慧與策略,與避居香港的杜老闆積極溝通協調,克服運輸途中的種種障礙。
經過漫長而艱辛的努力,蘇一依終於成功將這批滿載著希望與愛心的軍火和藥品送抵祖國前線。這些珍貴的物資給予了抗日將士們巨大支援,為他們提供了堅實保障,也讓蘇一依深感欣慰與自豪。
蘇一依的善舉不僅彰顯出她對祖國深深的熱愛之情,更體現了中華兒女在危難時刻團結一心、共御外敵的精神風貌。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主義情懷,並激勵著更多人為國家繁榮富強而不懈奮鬥。
時光總是如此公正無私,無論經歷怎樣慘烈至極、慘無人道的戰爭,它都不會因此而停頓片刻,或是加速流逝。歲月的腳步始終如一,堅定地向前邁進,從不停歇。它不偏不倚地對待每一個生命,無論是英勇無畏的戰士,還是無辜受害的平民百姓;無論是勝利的一方,還是戰敗的一方。
時間的洪流滾滾向前,無情地衝刷著一切,帶走了悲傷與痛苦,也帶來了新的希望和機遇。然而,正是這種無情的公正性,讓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暫。在時間的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無力,我們無法阻止時間的流逝,無法改變歷史的程序。
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創造屬於自已的美好回憶。同時,也要學會從歷史的教訓中汲取智慧,努力避免重蹈覆轍,讓未來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畢竟,時間雖然無情,但它也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只要善加利用,就能創造出無限可能。
終於,在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抗戰之後,勝利的曙光終於照耀在了這片古老的土地之上。抗日戰爭畫上了句號,而蘇老爺子也踏上了歸國之路。歲月如梭,如今的他已然年邁,心中那份對故鄉的深深眷戀讓他決定回到祖國,就如那飄零的葉子終歸要回歸根本一般。
然而,蘇一依和蘇一帆並沒有選擇一同回國,他們留在了海外,繼續追求著自已的夢想與事業。時光荏苒,轉眼間蘇一依已經三十多歲了,但她始終堅信愛情的力量。終於,她等來了那個曾經遠赴國內參加抗日的男友——章知方。
在蘇老爺子回國之前,這個特殊的時刻,雙方的家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蘇一依和章知方的美好結合。婚禮現場瀰漫著幸福的氛圍,親朋好友們祝福聲此起彼伏。這一刻,愛情跨越了時間與距離的考驗,兩顆心緊緊相擁,誓言永恆不變。
新的生活即將展開,而這段經歷將成為他們人生中最珍貴的回憶。無論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和平寧靜的時候,愛永遠是人們堅持不懈的動力源泉。願他們的婚姻如同那盛開的花朵一般,綻放出絢爛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