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5章 契丹

契丹最早記載見於《魏書》。

《魏書》在記載與北魏政權聯絡和交往的各民族時,首次為契丹和與它關係密切的庫莫奚(也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原與契丹同屬一支,後分開,再後又被契丹吞併)立了專傳。

此後,《北史》、《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唐會要》、《五代會要》、《冊府元龜》、《文獻通考》、《宋會要》等,都有關於契丹人活動情況的專門記錄。

上述文獻在記載契丹人的起源時,大致有"匈奴說"和"東胡說"兩種意見。這兩說又派生出另兩說:一說"是匈奴和鮮卑融合的產物",一說"起源於鮮卑系的別部而不是鮮卑的直接後裔"。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契丹來源於鮮卑或鮮卑宇文部,出自當時人和稍後唐人之筆;契丹為"匈奴之種",則是數百年後宋人的說法。

當然,鮮卑族的成分很龐雜,其中確實有人認為契丹為東胡系統東部鮮卑宇文部之裔,來自匈奴的"餘種",宇文部更是如此。

東漢永元元年(89年)至永元十七年(105年),匈奴被漢將耿夔擊破,北單于逃走後,鮮卑進據匈奴故地,"有十餘萬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鮮卑。

然10餘萬落匈奴人並未繼續以匈奴為號,而"皆自號鮮卑"了。

此後,在與原東胡種的鮮卑人長期錯居雜處中,由於相互通婚等影響,差別越來越不明顯,它在形成過程中雖有一個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

契丹族日益興盛,並向南發展。

北齊文宣帝高洋於天保四年(553年)親率大軍攻擊南下的契丹部落,俘獲10餘萬人、數十萬頭牲畜。契丹部族損失慘重,後又受到突厥的侵擾,因而"部落離散,非復古八部矣"。

隋初又分別臣附於隋朝與突厥,逐漸得到恢復,遊牧於遼西地區,諸部落平時各自"逐寒暑,隨水草畜牧。

隋大業元年(605年),契丹族南下營州(今遼寧朝陽)地區時,又遭到在隋將主使下突厥的襲擊,4萬人被俘,再次受到重創。

契丹族尚為部落階段,唐初形成部落聯盟,曾臣服於漠北的突厥汗國。

武德二年(619年),酋長大賀咄羅率軍進攻平州。武德六年(623年)遣使到長安,給高祖進貢名馬、豐貂,但其政治立場仍趨向於突厥頡利可汗。

太宗貞觀二年(628年),大賀摩會率部落聯盟背棄突厥,歸附唐朝。唐朝皇帝曾賜給契丹首領旗鼓,後來成為契丹可汗權位的象徵。

又於貞觀三年(629年),以室韋、契丹族人置師州。契丹與唐朝之間,既有朝貢、入仕和貿易,也有戰爭和擄掠。

後太宗以契丹人為松漠都督府(在今赤峰、通遼一帶),以大賀窟哥為松漠都督,賜姓李氏。但其孫大賀阿卜固在位時卻開始夥同奚族騷擾唐朝邊境,被擒送洛陽。

高宗以窟哥孫子枯莫離為左衛將軍、彈汗州刺史,封歸順郡王;另一孫子李盡忠為武衛大將軍、松漠都督,繼統契丹八部。

武周建立後,契丹受不了壓迫,於是於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五月十二日,盡忠與其妻弟孫萬榮反,攻陷營州,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盡忠自立為無上可汗,這是契丹人首次稱汗。

開元二年(714年),盡忠與奚族首領李大酺到長安見聖人,聖人恢復松漠府,以失活為都督,封松漠郡王,授左金吾衛大將軍,並將永樂公主嫁給他。

開元六年(718年)失活死,堂弟李娑固襲位。

靜析軍副使可突於驍勇,深得眾心,娑固很忌憚他,欲除之而後快。開元八年(720年)可突於反攻娑固,娑固投奔營州,聯合李大酺反擊可突於,卻均被可突於擒殺。

可突於立娑固堂弟李鬱於為主,聖人令襲爵,並賜以燕郡公主。鬱於病死,其弟李吐於襲爵,仍以燕郡公主為妻。

吐於忌憚可突於,攜燕郡公主來唐,不敢復回松漠。可突於復立盡忠弟李邵固為主,聖人拜邵固左羽林軍員外大將軍、靜析軍經略大使,改封廣化郡王,賜以東華公主。

邵固回松漠後,派可突於入朝進貢,中書侍郎李元紘不禮遇他,可突於不悅。

之後可突於殺邵固,立遙輦屈列為王,率部落並裹脅奚族投降突厥,東華公主逃跑投靠平盧軍。

可突於連續廢立可汗,甚至不再從大賀氏家族選立可汗,可汗人選從此轉入遙輦氏家族。

可突於立遙輦屈列(又名楷特)為窪可汗,並與奚族投降突厥。

開元二年(732年),唐軍大破契丹,俘獲甚眾,可突於逃跑,奚族投降。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可突於復進兵,又被打敗,屬下六千人被殺。

開元三年(734年)六月,幽州長史兼御史中丞張守珪進逼可突於,可突於先詐降,後又欲投奔突厥。

十二月,張守珪派遣管記王悔和契丹衙官李過折聯絡,李過折夜斬可突於、屈烈數十人,歸降唐朝。

聖人拜李過折北平郡王,授特進,檢校松漠都督。

當年,可突於餘黨泥禮(即耶律涅裡或耶律雅裡,耶律阿保機之始祖)弒殺李過折及其子,屠滅其家,其子李剌幹逃至安東都護府,唐朝拜為左驍衛將軍。

泥禮任夷離堇(夷離堇掌兵權),殺過折後自任松漠都督即契丹主,後來禪位給遙輦俎裡(漢名李懷秀),立李懷秀為阻午可汗,自此耶律氏世襲夷離堇職位。

開元四年,後突厥滅亡,契丹投降唐朝,聖人賜漢名李懷秀,拜松漠都督,封崇順王,賜以靜樂公主。半年後,懷秀不堪安祿山欺凌,殺公主與奚一起反唐。

之後,與安祿山多次交戰,勝負參半,開元五年,唐朝封胡剌可汗遙輦楷落為恭仁王,代松漠都督,唐朝與契丹之間大規模戰爭基本結束。

ps:左驍衛將軍,隋煬帝大業三年改左備身府為左驍衛,置二員,從三品,佐大將軍總府事。

唐朝沿置,掌宮禁宿衛。凡翊府之翊衛、外府豹騎番上者,分配之;凡分兵守諸門,在皇城四面、宮城內外,則與左衛將軍分知助鋪。

武則天光宅元年改左武威將軍,中宗神龍元年複名左驍衛將軍。

宋朝置為環衛官,無定員,無職掌,多以宗室為之,亦用為武臣贈典或武官責降散官。神宗元豐(1078—1035)改制,降為從四品。南宋多不除授。遼朝亦置,為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