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五十七

王繼文心想陳廷敬那裡怕是通融不了,仍要如實奏明皇上的。

他只好自己上個摺子請罪。

王繼文同楊文啟忙了個通宵,終於寫好了摺子,言辭哀婉,誠惶誠恐。

王繼文自己都快被這個摺子感動了,想那皇上的心也是肉長的,必定會赦了他的罪。

第二日大早,陳廷敬到了巡撫衙門。

王繼文迎出儀門外,領著陳廷敬去了衙門後庭喝茶。

閒話半日,王繼文放下茶盅,叫楊文啟拿來摺子,道:“欽差大人,我已寫好摺子,請代呈皇上.”

陳廷敬接過摺子說:“我要你寫這個摺子,也是萬不得已。

皇上仁德之極,最能體諒下面難處,不會太怪罪的.”

王繼文說:“還請欽差大人替我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

陳廷敬如今心裡早有了底,便覺王繼文一言一行都在演戲。

只是時候未到,陳廷敬仍是虛與委蛇,說:“我還是那句話,只要庫銀沒有損失,又幫了百姓,皇上那裡就好交代。

說不定,皇上還會嘉獎你哪!”

王繼文滿臉悲氣,道:“能開脫罪責,我就萬幸了!話又說回來,萬一因為救民而獲罪,我也沒有遺憾!”

陳廷敬點頭稱許,只道制臺大人真是愛民如子。

忽聽外面傳來喧譁聲,王繼文問道:“文啟,怎麼如此吵鬧?”

楊文啟說去看看,忙往外走。

到了衙門外,吃了一大驚。

原來鹽行街的商家們都來了,說巡撫衙門要還銀子。

楊文啟頓時慌了,不知如何應付,便想進去商量對策,卻已脫不了身。

一位商家問道:“楊師爺,不是說今日巡撫衙門還我們銀子嗎?我們去了藩庫,他們說沒這回事!”

楊文啟支吾道:“從何說起,從何說起.”

商家們登時傻了眼,靜默片時立刻又鬨鬧起來。

有人厲聲喊道要制臺大人出來說清楚,有人又說楊文啟自己上門借的銀子竟敢不認賬。

楊文啟心裡害怕,臉上故作鎮定,說:“休得錯怪制臺大人。

你們拿借據出來好生看看,制臺大人簽名了嗎?巡撫衙門蓋印了嗎?”

這時,大理茶行東家拿出借據念道:“今借到大理茶行白銀八萬兩,闞禎兆.”

楊文啟趕忙說:“是呀,明明是闞禎兆留的借據,怎麼找到巡撫衙門來了?”

大理茶行東家喊道:“找我們借銀子的,可是闞師爺同你楊師爺兩個人,說只等欽差一走,就還給我們。

我們是相信闞禎兆的人品,才答應借銀子給巡撫衙門!要是你楊師爺一人上門,一兩銀子都借不著!”

楊文啟笑道:“是呀?我是一兩銀子也沒借著呀!你們去找闞禎兆!”

立時罵聲震天,商家們直往衙門裡擁,說要打死這個睜眼說瞎話的楊文啟。

這時,福源鹽行的向玉鼎跳上臺階,高聲大喊:“各位街坊,我相信楊師爺的話,闞禎兆坑了我們!為什麼這幾個月我們生意都做不成,他闞家做獨家生意?我們本錢沒了,他家還有!我家雲鶴寫了狀子讓大家簽字,把闞望達告到巡撫衙門,不曾想遭了闞家毒手!那日若不是巡撫衙門的人去得快,我兒子早被闞家打死了!闞家一門狡惡,如狼似虎,我們要擦亮眼睛哪!”

大理茶行東家說:“闞禎兆是巡撫衙門的師爺,他出面借銀子,等於替衙門借銀子.”

楊文啟道:“你們有所不知啊,他問你們借銀子的時候,早不在巡撫衙門當差了!”

大理茶行東家恨恨道:“楊師爺,你真是小人!借銀子時你分明在場,這會兒卻說同自己沒有干係!”

正吵鬧著,陳廷敬同王繼文從裡頭出來了。

原來陳廷敬聽得外頭吵鬧聲越來越大,知道時候到了,便說出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王繼文勸阻不住,只好跟了出來。

商家們見了王繼文,都喊著要巡撫衙門還銀子。

王繼文哪裡料到會弄成這種局面,一時亂了方寸。

陳廷敬問道:“制臺大人,這是為何?”

王繼文回頭問楊文啟:“這是為何?”

楊文啟道:“回欽差大人跟制臺大人,闞禎兆向商家借了很多銀子,謊稱是巡撫衙門借的。

闞家弄得眾商家生意都做不成了,商家們不明真相,把氣都撒在制臺大人身上.”

王繼文故作糊塗,問:“闞禎兆借那麼多銀子幹什麼?”

楊文啟還沒答上話來,卻聽得大理茶行東家在下面高聲問道:“這位大人可是欽差?”

陳廷敬拱手道:“本官陳廷敬,奉欽命來雲南。

你們有什麼話,可在這裡說說.”

大理茶行老闆便說:“欽差大人,幾個月前,闞師爺、楊師爺上我家來,說王大人是個好官,這幾年沒有給雲南百姓添一兩銀子的負擔,只是為了應付朝廷攤派,把庫銀虧空了。

朝廷派了欽差下來查賬,王巡撫眼看就要倒黴,要我借出銀子給巡撫衙門湊數,好歹讓巡撫大人過了這關再說.”

王繼文很是驚訝的樣子,問楊文啟:“什麼?藩庫裡的銀子是你們找商家借的?”

下面鬧哄哄的,沒人聽清王繼文的話。

有人又道:“可是,銀子借出去了,楊師爺又上門來傳話,說絕不能對欽差大人說出實情,不然這銀子就充公了.”

楊文啟斥責道:“你胡說!”

陳廷敬瞟了一眼楊文啟,楊文啟就不敢多說了。

大理茶行東家又道:“楊師爺還說,衙門裡虧空的這些銀子,本來就該從你們商家稅賦裡出的。

你要是在欽差面前亂說,我就把你家銀子充公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我們擔心銀子充公,半句話都不敢說.”

王繼文突然跺腳大怒:“楊文啟,你同闞禎兆誤我清名!”

楊文啟跪倒在地,匍匐而泣:“制臺大人,小的有罪!小的害了您哪!”

王繼文喊道:“把楊文啟拿下,本官同欽差大人親自審問!”

陳廷敬安撫了眾商家,便回衙門裡審案。

楊文啟跪在堂下,隨口編出許多話來:“回欽差大人,巡撫衙門裡的錢糧事務,都是闞禎兆管著,小的只替他打下手。

他是雲南本地人,重一地小私,忘天下大公。

朝廷每有攤派,闞禎兆都說雲南民生疾苦,私自動用庫銀交差。

巡撫大人對此並不知曉,總以為闞禎兆辦事得力.”

陳廷敬此時也難辨真假,便問:“你倒是說說,闞禎兆共動用了多少庫銀?”

楊文啟回道:“動用了九十萬兩!”

陳廷敬想了想,說:“可我查過這幾年雲南巡撫衙門賬務,連同協餉、賑災,不過七十八萬兩銀子。

另外還有十二萬兩呢?”

楊文啟說:“小的沒有實據,不敢亂說,我猜只怕也是被闞禎兆落了腰包!”

陳廷敬道:“你本是同闞禎兆一起向商家們借的銀子,如今人家找上門來,你竟一口咬定是闞禎兆一人所為。

可見你的話也信不得。

這個我再同你算賬。

我這裡只是問你,你們分明是借了商家銀子,如何還呀?原樣還回去,虧掉的庫銀怎麼辦?”

楊文啟道:“闞禎兆老謀深算,早想好辦法了。

他父子倆炮製了一套稅賦新法,想讓商家用借出的這些銀子抵稅,賬就可以賴掉了.”

陳廷敬沒想到會冒出個稅賦新法來。

他一時不明就裡,得先弄清了再說,便問:“制臺大人,您可知道闞家父子弄的稅賦新法?”

王繼文道:“闞家父子的確炮製過這麼個稅賦新法,想讓我在雲南實施。

我仔細看了,實在是苛刻鄉民,荒唐之極,不予理睬.”

陳廷敬略加思忖,道:“制臺大人,先把楊文啟押下去,速帶闞禎兆來問話如何?”

王繼文想這會兒如把闞禎兆找來,就什麼都捅穿了,便施緩兵之計,道:“聽憑欽差大人安排。

只是去闞家鄉下莊上打個來回就天晚了,不如明日再審闞禎兆?”

陳廷敬點頭應允,正中下懷。

原來陳廷敬早叫劉景跟馬明兩人一個去鄉下,一個去監牢,把闞家父子藏起來了。

陳廷敬離開巡撫衙門沒多久,就有衙役來報,鄉下莊上找不著闞禎兆,闞望達也被人劫走了。

王繼文猜著是陳廷敬乾的,暗中叫苦不迭。

劉景等人回到驛館,各自向陳廷敬回話。

劉景說:“老爺,我們已把闞家父子送到滇池對岸華亭寺去了。

可我想,等他們同楊文啟當面對質的時候,無非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馬明說:“是啊,那楊文啟一看就不是好東西,可闞家父子我也看不出他們好在哪裡.”

大順道:“我看也是的,闞禎兆整個兒假仁假義!闞望達嘴上附庸風雅,暗地裡心黑手辣!”

陳廷敬道:“我叫你們先把闞家父子藏起來,就是想先問問他們。

不管如何,黑的變不了白的.”

珍兒從外頭進來,說:“老爺,剛才向保在外偷聽,見我來了,一溜煙跑了。

我聽得驛館門響,估計是出去了.”

陳廷敬笑道:“肯定是向王繼文報信去了。

他去報吧。

明日巡撫衙門裡鬧翻天都不關我的事,我們上華亭寺拜菩薩去!”

一大早,陳廷敬便服裝束,準備上華亭寺去。

向保垂手站在一旁,低頭聽命。

陳廷敬剛要上馬車,劉景說話了:“欽差大人,我有個想法.”

劉景說了半句,卻欲言又止。

陳廷敬問:“什麼呀?說呀!”

珍兒望望劉景似笑非笑的樣子,就猜著他的打算了,道:“我知道,他倆想把玻璃象棋帶上.”

陳廷敬笑道:“那有什麼不好說的?帶上吧.”

馬明道:“上了華亭寺,臨著滇池,下幾回棋,好不自在.”

珍兒下了馬,說:“我給你們去取棋!”

珍兒回到房間,開啟箱子,頓時傻了。

原來玻璃象棋不見了。

珍兒嚇得箱子都來不及蓋上,慌忙跑了出來。

她跑到陳廷敬身邊,耳語幾句。

陳廷敬臉色大驚,回身往驛館裡面走。

劉景、馬明不知發生什麼事了,也隨了進去。

陳廷敬看著開啟的箱子,驚慌道:“御賜之物,丟失可是大罪啊!”

大順說:“肯定是王繼文搗鬼,他想把水攪渾了!”

陳廷敬急急道:“速速查詢,務必把玻璃象棋找回來!”

劉景道:“老爺,在下以為,玻璃象棋只可暗訪,不可明查。

不然,恐怕棋沒找到,就先連累您獲罪了!”

陳廷敬長嘆道:“眼看著雲南之事就要水落石出了,卻又節外生枝!”

劉景道:“不妨這樣,馬明隨欽差大人去華亭寺,我留下來暗訪玻璃象棋.”

劉景見陳廷敬的馬車漸漸遠了,突然對向保喝令道:“到我房間來!”

向保不知何事,大氣不敢出,跟在劉景後面進門去。

劉景進屋坐下,端起桌上的茶,只管慢慢喝。

向保低著頭,戰戰兢兢。

過了好半日,劉景大聲喝道:“跪下!”

向保並不明白是什麼事情,先就撲通跪下了,道:“大人,小的不知何罪呀!”

劉景厲聲道:“快把玻璃象棋交出來!”

向保嚇傻了,半日才說出一句整話來:“什麼玻璃象棋?小的聽都沒聽說過!”

劉景冷冷道:“你還裝蒜?”

向保哭喪著臉道:“小的真的不知道啊!”

劉景道:“不要以為你做的事神不知鬼不覺!欽差大人住進驛館頭一日夜裡,你就摸進房間翻箱倒櫃。

我去向雲鶴家,你也鬼鬼祟祟跟在後面,隨後又去王繼文那裡密報!你以為自己做的事情我不知道?”

向保渾身亂顫,叩頭不止,道:“大人說的這些,小的不敢抵賴。

但那玻璃象棋,小的的確沒有偷呀!”

劉景道:“我早就同你說過,欽差大人房裡片紙點墨,都是要緊東西,丟失了只管問你要!這玻璃象棋是御賜之物,不交出來就是死罪!”

向保哀哭起來,道:“大人這會兒就是把我腦袋搬下來,我也交不出玻璃象棋呀!”

劉景罵道:“別貓哭老鼠了!東西是在你這裡丟的,只管問你要!”

向保朝劉景作揖不迭,口口聲聲喊著大人冤枉。

劉景道:“別抬舉我了,我也不是什麼大人。

你一個無品無級的驛丞,憑什麼同制臺大人往來如此密切?快快把你知道的都說了,或可饒你死罪!”

向保道:“大人,制臺大人只是囑咐小的盯著你們,其他事情我都不知道呀!”

劉景道:“你不說也行,單是玻璃象棋失盜一事,就足以治你死罪!我這裡先斬了你!”

劉景說著就把刀抽了出來,架在向保脖子上。

向保嚇得趴在地上直喊冤枉。

劉景道:“冤枉?玻璃象棋好好的在你驛館裡丟了,不是你偷的是誰偷的?別人不敢進欽差大人房間!你要是把自己知道的說了,玻璃象棋失盜一事,我可在欽差大人面前替你周旋.”

向保早嚇得汗透了衣服,道:“小的說,小的全都說了.”

劉景放下刀,拿了筆紙,道:“你可要說得句句是實,我這裡白紙黑字,翻不了供的!”

王繼文在二堂等候陳廷敬,心裡急得快著火,卻仍從容地搖著扇子。

忽有衙役來報:“制臺大人,陳廷敬上華亭寺去了.”

王繼文吃驚不小,猜著闞家父子肯定就在華亭寺。

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王繼文明知遇著劫數了,卻仍要拼死相搏。

他吩咐衙役把楊文啟帶來。

衙役才要出門,王繼文道:“算了,還是我去牢裡見他吧.”

楊文啟坐在牢房裡沒事似的打扇喝茶,王繼文見了就想發火。

不料楊文啟先站了起來,給王繼文施了禮,說:“庸書知道制臺大人肯定急壞了。

制臺大人,不用急,不用怕!”

王繼文問道:“你還真穩坐釣魚臺呀?”

楊文啟笑道:“銀子是啞巴,會說話的就是我跟闞禎兆。

他有一張嘴,我有一張嘴,況且借據是他籤的字.”

王繼文道:“別想得那麼輕巧,陳廷敬看樣子不好對付!”

楊文啟眯眼一笑,道:“制臺大人,庸書有一計,既可讓闞家父子腹背受敵,又可讓陳廷敬亂了陣腳,沒法在雲南查下去!”

王繼文忙問:“什麼計策?快說!”

楊文啟說:“商家們為什麼突然憎恨闞家?”

王繼文著急道:“什麼時候了,還賣關子!你快說吧.”

楊文啟道:“不光因為闞禎兆替您找商家借銀子,更因為那個稅賦新法漏了風出去!商家們知道那個稅賦新法肯定是要從他們腰包裡掏銀子的!現在不妨讓人去外頭放風,說陳廷敬讚許闞家父子的稅賦新法,準備上奏朝廷恩准,今後雲南商家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王繼文點頭不止,連聲道:“好!好!有了這個法子,我就不會是等死了!”

楊文啟道:“制臺大人,庸書還有一計。

到時候真亂起來,就是把陳廷敬趁亂殺了,也是做得的!雲南天高皇帝遠,您上了摺子去,只說陳廷敬辦事不力,激起民變,死於非常,皇上又能怎樣?無非是再派欽差下來查查陳廷敬到底是怎麼死的,還不是由我們說去?”

王繼文點點頭,囑咐這話到此為止,依計行事就是了。

陳廷敬上了太華山,直奔華亭寺。

見過了方丈,往殿裡燒了幾炷香,便顧不得客氣,吩咐馬明去請闞家父子。

沒多時,闞家父子來了,都是面帶羞愧。

陳廷敬笑道:“我同闞公合該有緣哪!”

闞禎兆搖頭道:“闞某不是有意隱瞞身份,實是不想再過問巡撫衙門裡的事,得罪欽差大人了.”

闞望達拱手道:“晚生也欺瞞了欽差大人,聽憑責罰.”

陳廷敬望了一眼闞望達,回頭仍同闞禎兆說話:“你不問事,事得問你啊!”

闞禎兆道:“我自命聰明,卻幹了兩件後悔不及的糊塗事!”

陳廷敬猜著他出面替王繼文找商家借銀子算是件糊塗事,卻不知還有別的什麼事。

闞禎兆道:“一是替巡撫衙門向商家借銀子,一是督造大觀樓。

王繼文最初讓我辦理協餉,我沒有受命。

需在短短的時間內籌集十七萬兩銀子、十三萬擔糧食、一萬匹戰馬,實有難處。

我要王繼文向朝廷上個摺子,能免就免,能緩就緩。

可王繼文好大喜功,定要按時完成朝廷差事.”

陳廷敬問:“王繼文的確按時完成了差事,就是拿庫銀抵交的,是嗎?”

闞禎兆點頭道:“正是!後來聽說欽差要來查庫銀,王繼文向我討計,我方知他同楊文啟瞞著我做了很多違反朝廷例制的事情。

我在衙門裡頭僅僅只是個案頭清供,一個擺設!我想這王繼文的衙門不是自己可以待的地方,便拂袖而去。

可是過了不久,約莫四個月前,王繼文又找上門來,巧舌如簧,讓我出面求商家借銀子,暫填藩庫虧空.”

闞望達插話說:“我爹他耳朵軟,畢竟同王繼文有多年交情,就答應了.”

陳廷敬問:“為什麼王繼文非得求您去找商家呢?”

闞禎兆道:“闞某在雲南還算有個好名聲,闞家也世代為商,頗得同行信賴.”

陳廷敬又問:“您說督造大觀樓也是一樁糊塗事,這是為何?”

闞禎兆道:“名義上是我督造,但我只管施工,賬都是楊文啟管的。

楊文啟籌募銀兩十多萬兩,都算在大觀樓建造上面了,實際大觀樓耗銀不過萬兩!”

陳廷敬點頭不語,聽他們父子講吓去。

闞望達說:“可我爹拿不出楊文啟貪汙的證據,沒法告他!”

陳廷敬覺得奇怪,問:“這是為何?”

闞禎兆說:“我督造大觀樓那些日子,同王繼文鬧得不愉快,成日只知喝酒。

楊文啟每有收支,專趁我酒醉時來簽字。

現在真要查起大觀樓的賬,責任都在我頭上,反倒成了我貪汙!”

闞望達說:“我家沒有借銀子給衙門,鹽行仍開得了門。

別的商家只道我父子倆同巡撫衙門聯手坑他們,因此生恨。

向雲鶴那日到我家吵鬧,巡撫衙門早有人候在裡頭。

衙役們把向雲鶴騙進去打了個半死,反賴我打的,又說商家們聯名告我,把我抓了起來.”

闞禎兆又道:“我弄得商家們沒法做生意,我還同望達琢磨了一個稅賦新法,商家們不明白其中細節,自然恨我闞家!”

陳廷敬很有興趣,道:“您說說這個稅賦新法吧.”

闞禎兆說:“欽差大人奏請朝廷廢除了雲南採銅稅收,減輕了百姓負擔,自然是好事。

但云南銅稅是衙門裡的主要進項,現在沒了。

如不再闢新的財源,長此以往,終究要坐吃山空的.”

陳廷敬問:“您有什麼好辦法?”

闞禎兆道:“欽差大人有所不知,雲南多山少地,百姓窮苦,要在黎民百姓頭上均攤稅賦,非常之難。

但云南除銅之外,還產鹽,產茶,還有大量馬幫、商行。

目前朝廷對雲南鹽、茶管得過鬆,馬幫、商行也多不交稅.”

陳廷敬點頭道:“哦,對了,只要把鹽、茶、馬幫、商行管好,合理徵稅,財源就不愁了.”

闞禎兆說:“我家望達也是個心憂天下的讀書人,我們父子倆合計,寫了個稅賦新法的策論,想請制臺大人轉呈皇上.”

陳廷敬說:“我來雲南之前,皇上並沒有收到這個摺子.”

闞禎兆使勁兒搖頭,說:“王繼文根本就沒有上呈皇上!他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圖在雲南做些表面文章,等著升官,拍屁股走人!可是,皇上不知道,商家們先知道了。

他們並不知曉詳情,只聽說闞家父子給朝廷出了個餿主意,要從他們腰包裡掏錢。

向雲鶴帶頭狀告闞家,就為這件事!”

陳廷敬低頭尋思半日,說:“我算了賬,動用藩庫裡的銀子作協餉,也只是現銀部分,另外採辦糧草和馬匹的銀子是哪裡來的?”

闞禎兆道:“我也在算這個賬,摸不著頭緒。

庫銀除了挪作協餉的七十八萬兩,還有十二萬兩對不上號,楊文啟賴我貪了,也沒說這些銀子用作採辦糧草和馬匹了.”

陳廷敬說:“這十二萬兩銀子並不夠採辦糧草和馬匹之用。

王繼文還有銀子哪裡來的呢?”

闞望達道:“我也想不清楚。

王繼文做巡撫這幾年,倒確實沒有向百姓攤派一兩銀子,大家都叫他王青天。

他的那些銀子是從哪兒來的呢?”

很快就日暮了,回城已晚。

陳廷敬也不著急,吩咐就在寺裡住下。

方丈這才知道陳廷敬原來是欽差,便跟前跟後,唸佛不止,還非得求了墨寶不可。

第二日,用過齋飯,陳廷敬攜闞家父子登舟回城。

船過滇池,水波不驚,白鷗起起落落,忽遠忽近。

船漸近碼頭,岸上卻已聚著很多人。

闞望達眼尖,認出那些人來,便道:“糟了,都是鹽行街的商家,肯定是衝著我們來的!”

原來前日陳廷敬說了,第二日巡撫衙門還銀子。

昨日商家們便擁到巡撫衙門去了,衙門裡的人說需得找著闞禎兆,借據是他籤的字。

商家們又趕到闞家鹽行,差點兒同闞家家丁打了起來。

這時,不知又聽誰說陳廷敬要把闞家父子的稅賦新法上奏朝廷,不光這回借出去的銀子要抵稅,今後大家也別想有好日子過。

商家們更是火了,說乾脆殺了這狗官算了。

他們聽說陳廷敬上了華亭寺,便早早兒趕到這裡候著。

船離岸還有丈餘,岸上幾個人就伸出竹竿,使勁往船上戳,船便搖晃著往後退去。

三隻船碰在一起,差些兒翻了。

岸上人高聲喊道:“不還我們銀子,你們休想上岸!廢了那個狗屁稅賦新法!不許他們上岸!”

陳廷敬站在船上並不說話,等岸上稍微安靜些,才喊道:“各位東家,你們聽我說!”

陳廷敬才說了半句,岸上又鬨鬧起來。

闞禎兆喊道:“各位街坊,你們被王繼文騙了!”

闞禎兆剛開口,辱罵聲鋪天蓋地而來,容不得誰說半句話。

這時,劉景領著闞家家丁們跑了來,刀刀槍槍地圍住了眾商家。

幾個年輕東家受不了這口氣,正欲動手,就被闞家家丁打翻在地。

沒人再敢動了,只是嘴裡罵罵咧咧。

陳廷敬這才上了岸,連忙吩咐不得傷了百姓。

向玉鼎喊道:“朝廷欽差,怎可官匪一家呀!”

陳廷敬道:“我陳某是官,闞家可不是匪,他家同你們一樣,都是大清的子民.”

向玉鼎道:“你不同巡撫衙門一起查案子,同奸商惡人混在一起,算什麼好官!”

陳廷敬笑道:“誰借了你們銀子不還,就是壞官,就是奸商,是嗎?這樣就好說了。

你們息息火氣,馬上隨我去藩庫,領回你們的銀子!”

商家們不敢相信,半日沒人答腔。

闞禎兆說:“欽差大人說話算數!”

向玉鼎怒道:“你休得開口!”

陳廷敬說:“老鄉們,你們誤會闞公了!”

向玉鼎道:“誰誤會他了?他家平日裡滿口仁義道德,到頭來把我兒子差點兒打死!”

闞望達說:“向老伯,雲鶴真不是我闞家打的!”

正在這時,向雲鶴突然從人群中鑽了出來。

向玉鼎吃驚道:“雲鶴,你怎麼來了?”

向雲鶴道:“我是欽差的人帶來的。

爹,我的傷真不是闞家打的!”

向玉鼎傻了眼,問:“雲鶴,怎麼回事?”

向雲鶴低頭道:“那日巡撫衙門裡的人說,為了不讓朝廷盤剝我們,就得阻止闞家把稅賦新法報上去,就得把闞家告倒!他們把我打傷,然後汙賴闞家!”

闞望達搖頭道:“雲鶴,你這苦肉計,差點兒要了我的命啊!”

向雲鶴拱手拜道:“望達兄,我對不住你!”

闞、向兩家恩怨剛剛了結,人堆裡又有人喊了:“你們兩家和好了,我們怎麼辦?我們認繳稅賦?”

人堆裡又是哄聲一片,直道不交。

陳廷敬道:“老鄉們,我們先不說該不該納稅繳賦,我先問你們幾個問題。

雲南地處關邊,若有外敵來犯,怎麼辦?”

有人回道:“朝廷有軍隊呀!”

陳廷敬又問:“雲南地廣人稀,多有匪患。

若有土匪打家劫舍,怎麼辦?”

有人又回道:“衙門派兵清剿呀!”

陳廷敬繼續問道:“衙門裡的人和那些當兵的吃什麼穿什麼呀?”

這下沒人答話了。

陳廷敬說:“繳納皇糧國稅,此乃萬古成例,必須遵守。

闞家父子提出的稅賦新法,你們只是道聽途說,我可是細細請教過了。

告訴你們,我家也是做生意的,這個稅賦新法,比起我老家山西,收的稅賦少多了!”

仍是沒人說話。

陳廷敬又說:“闞公跟闞望達,實在是為雲南長治久安考慮。

不然,他們操這個心幹嗎?按照稅賦新法,他們自己也得納稅交賦呀!”

闞望達拱手道:“各位前輩,同行,聽我說幾句。

雲南現在的稅賦負擔,已經是全國最輕的。

富裕省份每年都需上解庫銀,雲南不需要。

我們雲南只是朝廷打仗的時候需要協餉。

王繼文是怎麼協餉的呢?他一面要在皇上那裡顯得能幹,一面要在百姓面前扮演青天,他雖不向百姓收稅賦,卻是挪用庫銀辦協餉.”

闞禎兆接過話頭,說:“他王繼文博得了青天大老爺的好官聲,飛黃騰達了,會把一個爛攤子留給後任。

到頭來,歷年虧空的庫銀,百姓還得補上。

百姓不知道的,以為王巡撫不收稅賦,改了張巡撫、李巡撫就收稅賦了,還收得那麼重。

百姓會說巡撫衙門政令多變,說不定還要出亂子!天下亂了,吃虧受苦的到底還是我們百姓!”

陳廷敬道:“各位東家,道理我們講得很清楚了,你們一時想不通的,可以回去再想想。

現在呢,就隨我去藩庫取回你們的銀子.”

陳廷敬說罷上轎,闞家自己的轎子也早候著了。

商家們邊議論紛紛,邊跟在陳廷敬後面,往藩庫取銀子去。

劉景這才把驛丞向保的供詞遞給陳廷敬,說:“老爺,您快看看,還有驚天大案.”

陳廷敬接過供詞,果然過目大驚。

原來吳三桂兵敗之後,留下白銀三千多萬兩、糧食五千多萬斤、草料一千多萬捆,都被王繼文隱瞞了。

向保原是王繼文的書童,跟了他二十多年。

向保不過粗通文墨,官場裡頭無法安插,就讓他做了個驛丞。

向保做驛丞只是掩人耳目,他實是替王繼文看管著吳三桂留下的錢糧。

每次需要協餉,銀子就從藩庫裡挪用,糧草就由向保暗中湊上,這事連楊文啟都不知道。

吳三桂留下的那些錢糧,王繼文最初捨不得報告朝廷,後來卻是不敢讓朝廷知道。

闞禎兆恍然大悟,說:“這下我就明白了!唉!我真是個瞎子呀!王繼文就在我眼皮底下玩把戲,我竟然沒看見!”

陳廷敬吩咐馬明:“速去請一請王繼文大人,畢竟是雲南藩庫,我不能說開就開啊!”

到了藩庫,等了老半日,王繼文乘轎來了,下轎便道:“欽差大人,這麼大的事情,您得事先同我商量一下.”

陳廷敬笑道:“我這不正是請您過來商量嗎?”

卻有商家喊道:“我們取回自家銀子,還有什麼需要商量的!”

王繼文軟中帶硬道:“假如造成騷亂,官銀被哄搶了,可不是我的責任.”

向玉鼎道:“放心吧,制臺大人,我們只要自家的銀子!”

藩庫開始發還銀子,商家們都喊陳廷敬青天大老爺。

陳廷敬頻頻還禮,王繼文卻是急得火燒火燎。

忽然,又聽得陳廷敬漫不經心地說:“制臺大人,我已查明,吳三桂曾留下鉅額銀子、糧食跟草料,都不知哪裡去了.”

王繼文頓時臉色鐵青,兩眼發黑,說不出話來。

陳廷敬卻不溫不火,道:“制臺大人,隨我進京面聖吧!”

回到驛館,劉景把玻璃象棋拿了出來。

陳廷敬問是怎麼找到的,大家都笑而不答。

終於大順說了:“老爺,我才知道,玻璃象棋本來就沒有丟!”

原來劉景他們看出向保不尋常,卻又無從下手,就故意拿丟失玻璃象棋去唬他。

陳廷敬聽了哭笑不得,道:“今後查案子,可不許先給別人栽贓啊!下不為例.”

劉景應了,卻仍是笑。

陳廷敬便問:“笑什麼呀?是否還有事瞞著我?”

劉景笑道:“老爺,這都是珍少奶奶的主意!”

陳廷敬對珍兒便有責怪之意,珍兒道:“我早就覺著向保同王繼文關係非同尋常,卻抓不住把柄.”

陳廷敬板著臉說:“抓不住把柄,你就強加他一個把柄?”

珍兒嗔道:“老爺也真是的,向保這種人,你不給他個下馬威,先嚇唬他,他肯說實話?”

劉景道:“還多虧了珍少奶奶,不然向保哪肯招供王繼文隱瞞吳三桂錢糧的事?”

陳廷敬終於笑了起來,卻仍說今後再不能這樣辦案。

第二日,陳廷敬押著王繼文回京。

王繼文尚未定罪,仍著官服,臉色灰黑,坐在馬車裡。

陳廷敬仍是以禮相待,王繼文卻並不領情。

快出城門,忽見街道兩旁站滿了百姓。

仔細聽聽,原來都是來送王繼文的。

有的百姓痛哭流涕,說王大人是個好官哪,這幾年沒問百姓要一兩銀子,卻被奸臣害了。

又有人說,王大人得罪了雲南有錢的商家,被他們告到京城,朝廷就派了欽差下來。

出了城門,卻見城外還黑壓壓地跪著很多人,把道都給擋了。

一位百姓見了王繼文,忽地站起來,撲上前哭道:“王大人,您可是大青天啊,您走了,我們的日子不知怎麼過呀!”

王繼文也彷彿動了感情,說:“你們放心,闞家父子提出的稅賦新法,欽差大人雖說要上奏朝廷,但皇上不一定恩准哪!”

那人扭頭怒視陳廷敬:“你就是欽差嗎?你憑什麼要抓走我們的父母官?王大人可是雲南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好官哪!”

陳廷敬高喊道:“老鄉們,王大人有沒有罪,現在並無定論,得到了京城,聽皇上說了算數!”

那人道:“朝廷有你這樣的奸臣,王大人肯定會吃苦頭的!”

突然有人高喊殺了奸臣,百姓哄地都站了起來,蜂飛蟻擁般撲了過來。

劉景和眾隨從拼命擋住人流。

珍兒跳下車來,揮劍護住陳廷敬。

馬明閃到王繼文馬車前,耳語道:“你趕快叫他們退下去,不然砍了你!”

王繼文瞪眼道:“你敢!”

馬明抽出刀來,說:“你別逼我!快,不然你脖子上一涼,就命赴黃泉了!”

王繼文同馬明對視片刻,終於軟了下來,下車喊道:“鄉親們,鄉親們,你們聽我說!”

卻有人叫道:“王大人您不要怕,我們殺了奸臣,朝廷要是派兵來,我們就擁戴您,同他們血戰到底!”

王繼文厲聲喊道:“住口!”

百姓馬上安靜下來。

王繼文突然跪了下來,朝百姓拜了幾拜。

百姓們見了,又齊刷刷跪下,哭聲一片。

王繼文道:“我王某拜託大家了,千萬不要做不忠不義之事!我在雲南克勤克儉,不貪不佔,上不負皇天,下不負黎民。

這次進京面聖,兇吉全在天定。

天道自有公正,鄉親們就放心吧!”

再無人說話,只聞一片哭聲。

王繼文又道:“鄉親們請讓出一條道來,就算我王繼文求大家了.”

百姓們慢慢讓出道來,他們都恨恨地望著陳廷敬。

珍兒說:“王大人把自己都感動了,還真哭了哩.”

陳廷敬嘆道:“這回夾道哭送王大人的百姓,倒是自己聞訊趕來的。

可憐這些善良的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