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7章 皇帝與太子都瘋了!【求月票】

李世民在渡過遼河之後,果斷選擇拆掉橋樑,以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

此舉,表面意義上是為了增強將士們的戰鬥意志,實際上則是被李承乾給逼急了。

本來按照他的設想,李承乾在滅掉薛延陀之前,是不會對吐谷渾宣戰的,結果薛延陀還沒有被滅掉,他就與李績開始兩線作戰了,完全超乎他的設想。

所以,他也是沒辦法,必須要趕在李承乾滅掉薛延陀,或者吐谷渾之前,儘快拿下遼東城。

只要拿下遼東城,高句麗的門戶就算徹底開啟了。

這意義可不比滅一國,或者兩國的意義重大。

畢竟是隋文帝,隋煬帝兩代帝王,百萬大軍都沒有做到的事。

“臣等參見陛下——!”

馬首山大營內,李世民在營地扎穩後的第一時間,就召集了眾文武大臣,聽取前方的戰報。卻聽先鋒大將李道宗,第一個站出來道:“陛下,經過我們的交戰,並未發現高句麗其他援軍,此次交戰,我們共斬敵兩千餘人,俘虜一千餘人,以及糧草輜重數十車。傷亡三百人。”

“不過。”

說到這裡,他的臉色瞬間就沉了下去,冷冷道:“果毅都尉張君乂,貪生怕死,以為我軍不可戰勝敵軍,獨自帶著部下撤離,致使我軍差點被敵軍大敗,若非孝恭及時趕到,我軍危矣!”

“陛下!陛下冤枉啊!”

張君乂聽到李道宗的告狀,連忙跪地朝李世民求饒:“末將並非貪生怕死,而是想迂迴偷襲敵方!”

“哈哈哈!迂迴偷襲?你當我們都是傻子嗎?迂迴到山坳裡去了?那裡可是河岸邊!”李孝恭直接就大笑拆穿了張君乂的謊言。

李世民則臉色一沉,冷冷道:“來人!將張君乂拖出去斬首示眾!”

“陛下饒命,陛下饒命啊.”

很快,張君乂就被兩名玄甲軍拖出去就地處決了。

而其餘眾將,則互相對視,面面相覷。

以往李世民雖然也會殺人,但每次殺人都會酌情考慮,但現在這個時候,他的殺伐明顯果斷了很多,幾乎不會酌情考慮。

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已經開始認真了。

卻聽李道宗又拱手道:“啟稟陛下,此次交戰,臣麾下另一名果毅都尉馬文舉,奮勇殺敵,一戰殺了近五十人,臣想為他單獨請功,以振士氣!”

“好!”

李世民面色一喜,然後瞬間將目光落在馬文舉身上,道:“朕記得你,你就是那個說出‘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的人吧?”

“陛下明察,是末將魯莽了”馬文舉連忙謙虛地行禮道。

李世民卻笑著搖了搖頭,道:“這不是魯莽,這是真性情,朕喜歡敢打敢拼的勇士!既然江夏王為你單獨請功,朕就提拔你為中郎將,好好為國立功!”

“末將謝陛下隆恩!”

馬文舉立刻跪地叩謝,眾文武大臣不由會心一笑。

李世民也滿意地笑了笑,又朝眾文武大臣道:“諸位,遼東城就在眼前,朕想親自去看看遼東城,再跟你們商議,你們覺得如何?”

“陛下英明!”

李世民的話音剛剛落下,侯君集就率先站了出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陛下能親自視察遼東城,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眾文武大臣聞言,不禁滿臉古怪,然後紛紛看向長孫無忌。

只見平時總喜歡拍李世民馬屁的長孫無忌,此刻卻表現得非常平靜,彷彿事不關己一般。

心說這是怎麼回事?

趙國公與陛下,好像不太對勁啊!

莫不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似乎是看出了眾文武大臣的異常,李世民也扭頭看向長孫無忌,蹙眉道:“無忌,你對此事怎麼看?”

“陛下英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陛下能親自視察遼東城,絕對是一件大好事!”

長孫無忌就跟復讀機一般,直接將侯君集的話複述了一遍。

聽得在場的眾文武大臣,不由再次面面相覷,心說有事兒!絕對有事兒!但李世民明顯不想眾臣猜疑他跟長孫無忌的不愉快,當即就拂袖道:“來人!備馬!”

“這”

眾文武大臣一臉詫異地目送李世民衝出營地。

直到長孫無忌冷不防地提醒他們,還不趕緊跟上,他們才反應過來似的,紛紛衝出營地。

此時此刻,圍城戰役正在激烈進行,士兵們正扛著一個個裝滿沙土的大麻袋,填充城牆四周的壕溝。

李世民見狀,立刻翻身下馬,朝一名士兵下令道:“你!把那個麻袋放在朕的馬背上!”

“陛下?”

士兵微微一愣,然後連忙跪地行禮:“小人參見陛下!”

“行了,戰場上沒有那麼多禮節!”

李世民十分平易近人的擺了擺手,然後再次下令道:“快爬起來將麻袋放在朕的馬背上!”

“陛下!這麻袋髒,小人擔心弄髒了陛下的龍駒.”

“什麼龍駒!這就是一匹馬,快點!”

李世民有些好笑的瞪了眼這名士兵,隨即親自上前,就要去扛那袋沙土。

身後的侯君集連忙上前道:“陛下!還是讓臣來吧!”

“不用!”

李世民直接就拒絕了侯君集。

那名士兵見狀,也不敢再有任何遲疑,當即就從地上爬起來,搶在李世民之前,將麻袋扛在了李世民的馬匹上。

李世民則二話不說的翻身上馬,一手拉著韁繩,一手扶著麻袋,親自把沙袋運往遠處的壕溝。

看得跟在他身後的眾文武大臣,一臉莫名其妙。

然而,這還不算完。

只見李世民運完麻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直接加入了填充壕溝的行列。

“這”

如此一幕,看得他身後的文武大臣,無不目瞪口呆,心說陛下是瘋了嗎?為何如此作賤自己?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在這些文武大臣眼中,李世民的行為簡直離譜,但在那些士兵們眼中,這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好皇帝。

於是乎,皇帝親自填充壕溝這個令人難以置信又令人無比振奮的訊息,迅速在士兵中傳播。

士兵們無不受到極大的感動和鼓舞。

緊接著,一袋又一袋的沙土被迅速填進壕溝。

很快,遼東城下的一大段壕溝就被填成了平地。

眾文武大臣這才反應過來,李世民的一系列反常行為,是多麼的明智。

而這時,李世民也沒有再回到營地,直接就化身成了戰場指揮官,親自指揮士兵們將投石機,攻城車等大型攻城器械運過壕溝,對著遼東城發起了更為猛烈的進攻。

但是,高句麗守軍的頑強與英勇,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唐軍晝夜不停的猛攻了二十多天,將這座城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箭矢、巨石猶如雨下,戰鼓聲、喊殺聲驚天動地,卻依舊沒有將這座城攻破。

氣得李世民臉色鐵青,怒不可遏:“這些該死的高句麗人,怎麼這麼頑強?朕若攻破此城,必殺得他們片甲不留!”

說完這話,又急躁的在軍帳裡來回踱步,思考接下來該怎麼攻城。

而周圍的眾文武,則大氣都不敢出一口。雖然他們之中,大部份都不知道李世民為何如此急切的想要攻下遼東城,畢竟隋煬帝百萬大軍都沒有攻下,這才二十多天沒攻下,不是很正常嗎?但李世民此時的狀態,卻沒有人敢觸他黴頭!也不知過了多久,眼見氣氛越來越壓抑。

作為僅次於李世民的,李唐宗室第二將領,李孝恭責無旁貸的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息怒,在我軍的攻城武器中,大型投石車是高句麗人最害怕的武器。這種武器可以丟擲重達三百斤的巨石,射程也在一里左右。”

“為了抵禦我軍的投石車,高句麗人在城牆上修建了一排一排的戰樓,而且在城牆邊緣還修建了不少塔樓,作為第一道防線。”

“故此,臣倒有個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什麼想法?趕緊說來朕聽聽!”

李世民迅速停下腳步,直接轉身看向李孝恭。

卻聽李孝恭接著道:“回陛下,按照我軍以往的戰術,是透過不斷調整投石車的方向,精準拋射巨石,打擊既定目標的。但是,臣卻以為,這樣分散的拋射,難以充分發揮投石車的巨大威力,不如換做一起發射,或許會更好.”

李世民聽到這話,眼睛不由一眯,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你的意思是,同一時間發射巨石?”

“是的!”

李孝恭點頭道:“臣之前看過太子殿下的軍事演習,裡面有這種戰術。所以,臣就想著要不將所有投石車都密集排列起來,一起對著遼東城發射,說不定能有不錯的效果。”

“好!這個主意好!”

雖然這個主意是借鑑自李承乾的,但在這種時候,李世民也管不了那麼多,直接就朝帳外下令道:“來人!傳令下去,讓士兵們將投石車移動到一起,排列起來,一起發射巨石!”

“諾!”

帳外應諾一聲。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之後,這一招就收到了奇效。

隨著無數巨石像雨點一樣,密密麻麻的砸向遼東城,整個遼東城上的戰樓,都被紛紛砸塌。

緊接著,李世民又迅速抓住戰機,命令程咬金出動攻城車,將城牆邊緣的塔樓一一撞倒。

而眼看著遼東城就要被唐軍攻破的時候,老天似乎偏要跟唐軍作對,原本陽光明媚的好天氣,突然狂風大作,烏雲密佈,很快便下起了傾盆大雨。

沒辦法,因為大雨遮擋了視線,唐軍不可能在能見度很低的情況下攻城,所以,李世民只能無奈地下令撤退。

“可惡!!就差一點!就差一點啊!”

李世民回到營地,氣得一拍書案,恨不得將眼前的書案當作老天,一掌砸碎。

當然,儘管他此刻的心情無比的鬱悶,但也沒有失去理智,只盼著李承乾那邊能慢點,千萬不要趕在自己攻下遼東城之前,滅掉一國。

或許是知父莫若子,李承乾這邊彷彿跟李世民心有靈犀一般,在進攻吐谷渾的戰爭中,居然也陷入了停滯狀態。

此時此刻,距離伏埃城只有不到五十里的地方,李承乾率領的大軍,意外的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

特別是那些從西域諸國來的同盟軍,幾乎一大半的都被高原反應折磨得不能動彈,甚至一動彈就喘不過氣來。

這讓一向推行兵貴神速的李承乾,瞬間陷入了兩難的局面,要麼放棄這些同盟軍,要麼獨自帶領沒有高原反應的軍隊,進攻伏埃城。

雖然因為伏埃城的佈防圖已經落入了他的手中,對於攻取伏埃城的信心,他是十分充足的,但伏埃城好歹也是吐谷渾的都城,不可能輕易就能攻下的。

特別是現在沒有高原反應的軍隊,只有不到三萬人。

以三萬人的兵力,攻打吐谷渾的都城,哪怕是知道對方的佈防圖,也很難做道。

更何況,一旦放棄這些同盟軍,萬一他們遭到吐谷渾騎兵的襲擊,那不是白白讓他們送死嗎?這對大唐來說,絕對是一件有損名聲的事情。

所以,李承乾才會無奈下令,暫時停止進攻伏埃城。

“太子殿下!”

就在李承乾琢磨著該如何應對現在的局面的時候,裴行儉忽地急匆匆的走了進來,朝他稟報道:“吐谷渾不知用了什麼手段,居然將党項族人和洮州的羌族人鼓動叛變了,現在他們正對洮州發動猛烈攻擊,大有南下中原的意思!”

“噗嗤——!”

原本正焦頭爛額的李承乾,聽到裴行儉的稟報,頓時噗嗤一笑,然後就像看傻子一般的看著他,戲謔道:“你說什麼?他們要南下中原?”

裴行儉微微一愣,旋即有些疑惑的看著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不擔心他們嗎?”

“孤擔心一群雜碎幹嘛?”

李承乾白了裴行儉一眼,然後有些好笑地道:“先不說他們能不能攻破洮州,就算他們僥倖攻破了洮州,還有李靖將軍坐鎮長安,難不成,你以為李靖將軍是個擺設?”

“這個.”

裴行儉恍然大悟,一臉尷尬,然後又忍不住道:“縱使如此,吐谷渾為了對付我們,也是計謀百出。特別是他們的後撤戰略,這是明顯的想要拖死我們啊!”

“嗯,這個我知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又問道:“李大亮那邊如何了?”

裴行儉連忙答道:“據青海湖那邊傳來的訊息,他們已經得手了,目前正趕著那些青海驄,返回甘州城!”

李承乾眉頭大皺:“為何要返回甘州城?就在原地策應我們,難道不行嗎?”

“回太子殿下,那個吐谷渾太子,不容小覷,在他得知我軍襲擊了青海湖後,立刻便讓人將青海湖沿岸廣袤的草場全點燃了!”

“我去!”

李承乾不由有些詫異地道:“這可是一個狠招啊!”

“是啊!他是想把那些青海驄活活餓死!”

裴行儉嘆息著附和道:“要想李都督他們策應我們作戰,就必須得讓他們暫時駐守在青海湖,可是,如果只是滿足他們的兵馬需求,李刺史他們運送的糧草是能夠滿足的,但若加上那些青海驄,就完全不可能了。所以,李都督才無奈地選擇撤離青海湖,準備將那些青海驄趕到涼州附近的草場,再來馳援太子殿下!”

“嗯,這個選擇沒什麼問題,反正我這裡也陷入了停滯。不過.”

說這,李承乾忽又想起什麼似的,皺眉道:“為什麼是吐谷渾太子在指揮,我記得慕容順也有兵權啊,他的人在哪?”

“回太子殿下,據臣探查到的訊息,慕容順好像被吐谷渾可汗囚禁在了伏埃城中,據說是勾結我大唐,意圖謀反.”

“呵!”

李承乾聽到慕容順的遭遇,不由得笑了:“難怪這傢伙會將伏埃城和鄯善城的佈防圖交給我,原來也跟我一樣,早就對人渣父親失望透頂了.”

“啊?”

裴行儉聞言,不由一臉愕然,心說這是我能聽的嗎?太子殿下居然將陛下視作人渣父親?我的天吶!

要死了要死了!

就在裴行儉擔心李承乾會不會對自己殺人滅口的時候,李承乾又冷不防地問道:“你們能查到慕容順關在哪裡嗎?”

“呃,這個.”

裴行儉反應了一瞬,然後恭敬答道:“回太子殿下,臣的人已經查清楚了,就在伏埃城最東側的一座白色牆壁的房子裡!”

“好!今晚孤要去親自見見他,你給孤安排一些好手,隨孤潛入伏埃城!”

“什麼?!”

裴行儉聞言,頓時大吃一驚,心說太子殿下是瘋了嗎?居然在這種時候以身犯險?!

“不可!太子殿下絕不能以身犯險!”

裴行儉反應過來,連忙出言阻止李承乾道。

李承乾卻不以為然地道:“現在這種局面,我們是不可能攻下伏埃城的。既然明的不行,那就來暗的!”

說完這話,又意味深長地看向裴行儉,道:“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

“什麼話?”裴行儉下意識地問道。

李承乾淡淡一笑;“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破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