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忌.”
目送楊師道與雲端離開後,李世民不由無奈地嘆了口氣,旋即扭頭看向身旁的長孫無忌,悵然若失地道:“你說朕現在該怎麼辦?”
“朕現在是越來越理解朕父親了,想必當年的朕與他,就像現在的朕與承乾,他真的越來越優秀了啊!”
這是李世民第一次承認李承乾的優秀,也是第一次認識到李淵當年的艱難。
一個天策上將的兒子,一個無敵戰神的兒子,帶來的結果是一樣令人坐立難安的。
只見長孫無忌也深深的嘆了口氣,道:“要不,還是與太子和解吧,讓他真正行使他太子的權力,您看如何?”
“可是朕不甘心啊,朕才三十多歲,你知道朕有多少想做的事,還沒有做完嗎?”
“臣”
長孫無忌張了張嘴,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道:“其實,陛下可以和太子商量著做你想做的事,父子同心,難道不好嗎?”
“呵,商量著做,朕弒兄殺弟,逼父退位,換來的就是這樣的結果嗎?”李世民冷冷一笑,旋即一臉陰沉地盯著長孫無忌,又道:“當初你勸朕八百人就八百人的勇氣,去哪了?”
“可是陛下,今時不同往日,我們現在站的位置是太上皇的位置.”
“什麼太上皇!?朕永遠不可能做太上皇!”
還沒等長孫無忌把話說完,李世民就炸毛了,只聽他殺氣十足地強調道:“朕告訴你,永遠不可能!”
“這”
長孫無忌頓時語塞。
氣氛也隨之變得凝重起來。
其實,李世民的心情,長孫無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所謂的精神勝利法,也就騙騙自己而已,哪裡能夠當真。
畢竟問題擺在那裡,如果不去解決,只會讓問題越來越嚴峻,真到了問題不能解決的時候,恐怕就是下一次玄武門了。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承乾的勝算,正在越來越大。
雖然李世民在軍事才能這方面,肯定是要強過李承乾的,但在武力值,以及軍備方面,絕對是要遜色李承乾的。
所以,父子倆真的走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威望和大義這兩方面的問題。
而威望和大義,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李承乾是兩樣都不佔優勢的。
畢竟這個社會的道德標準擺在那裡,忠孝仁義。
哪怕李世民曾經將這個道德標準踩在腳下摩擦,也不能否認這個標準的巨大作用。
所以,從這兩方面的問題去分析,李世民可以說,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除非他把李承乾逼急了,破罐子破摔,就要走他的老路。
但以他對李承乾的瞭解,以及他的政治覺悟,是不可能把李承乾逼急的。
所以,現在的情況就是,必須要想一個切實有效的辦法,壓制李承乾的成長。
儘管他之前已經試過很多辦法壓制李承乾了,但每一次都會讓李承乾絕地反擊,甚至變得更強。
這也是他惆悵的主要原因。
“你說,朕如果現在削去他的兵權,會怎樣?”
沉默了半晌,李世民忽又沉沉地開口道。
卻聽長孫無忌連忙道:“陛下千萬別這麼做!”
“為何?”
“不是,陛下您想想,太子目前正在為大唐開疆拓土,穩定邊陲,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而您若因為擔心太子勢大,削去他的兵權,這不是昏君所為嗎?”
“你說什麼!?”
“陛下息怒,且聽臣把話說完,當初白起攻打趙國,樂毅攻破齊國,都是因為君主擔心他們勢大,才下令他們半途而廢,這也為以後的秦趙戰爭,燕齊戰爭,留下了不必要的麻煩。”
“難道陛下想要我大唐邊陲永不安寧嗎?”
“這個.”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然後有些煩躁地道:“那你說怎麼辦?朕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那逆子坐大,然後回來逼迫朕吧?朕說了,朕不是太上皇,朕絕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可是.”
“啟稟陛下!兵部尚書侯君集求見!”
就在長孫無忌準備再說兩句的時候,門外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
只見李世民微微蹙眉,旋即沉聲問道:“何事?”
“回陛下,據兵部尚書所言,好像是因為高昌國那邊的事!”
“高昌國?”
李世民下意識與長孫無忌對視一眼,只見長孫無忌也一臉疑惑,於是擺手道:“讓兵部尚書進來!”
“是!”
門外應了一聲。
很快,侯君集就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臣,參見陛下!”
“嗯,侯尚書免禮!”
李世民點了下頭,旋即直接問道:“朕適才聽聞,高昌國那邊有事發生?”
“回陛下,確實有事發生,臣剛剛接到長安那邊的訊息,高昌國意欲對我大唐開戰!”
“你說什麼?!”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由滿臉詫異地道:“那麴文泰是瘋了嗎?還是老糊塗了,居然敢對我大唐開戰?”
“回陛下,事情是這樣的,前段時間,高昌國因為焉耆國與我大唐修路的事情,對焉耆國不宣而戰,致使焉耆國損失慘重,而焉耆國國王則馬不停蹄的跑到長安,讓我大唐主持公道,當時陛下因為遼東的戰事,無暇顧及,就讓內閣去處理。”
“而內閣經過商議後,決定還是太子處理比較穩妥,因為焉耆國與我大唐簽訂的軍事同盟條約,是太子主張的。”
“可是,太子聽聞焉耆國的事情後,大為惱怒,並讓高昌國國王麴文泰親自來大唐給個說法,並賠償三倍糧草.”
“等下,這賠償三倍糧草是怎麼回事?”
還沒等侯君集說完,李世民就好奇地打斷了他。
卻聽侯君集耐心解釋道:“據太子那邊傳來的訊息,好像是西域同盟軍的糧草,被高昌國,還有西突厥劫掠了,而且整整劫掠了六次.”
“這”
聽到這話,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不由面面相覷。
難怪李承乾會惱怒,這高昌國和西突厥的膽子是真的大。
也幸虧李承乾不是一個衝動的人,否則以李承乾的脾氣,非要滅了這兩國不成。
但現在的問題是,明明是高昌國,還有西突厥挑事,大唐因為顧及其他戰場,沒有跟他們一般見識,怎麼他們還越跳越歡了?
卻聽侯君集彷彿看穿了李世民二人的疑惑一般,又道:“高昌國之所以意欲與我大唐開戰,是因為高昌國國王麴文泰,不僅沒有親自來大唐,而且還派了一個十分低微的小官來羞辱我大唐。說什麼‘蒼鷹在天上飛翔,野雞在荒草中躲藏,貓在唐間悠遊嬉戲,鼠在洞裡偷吃東西,各得其所。難道就不能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天地嗎?’
後來經內閣眾臣解讀,這是根本沒將我大唐放在眼裡。故而,內閣眾臣一致認為,這是宣戰的挑釁!”
“豈有此理!”
李世民聽到這話,也忍不住勃然大怒:“為惡不誅,善何以勸!明年發兵攻打高昌國!”
“陛下息怒,我大唐目前已經在多線作戰了,再對高昌國作戰,恐怕對我大唐不利啊!”長孫無忌連忙道。
李世民一個冷眼掃過去:“難道你要我大唐在撮爾小國面前,丟盡顏面嗎?”
“不是的陛下,臣的意思是,不如將此事交給太子,讓太子去處理,反正之前也是太子讓麴文泰給一個說法的”
“趙國公這話,恕在下不敢苟同!麴文泰拂的是我大唐的面子,也是不給我天可汗面子!理應由陛下處理,如果再讓太子去處理,那麴文泰回一句,你大唐難道是太子做主嗎?這不是更加羞辱我大唐和陛下了嗎?”
“你!”
長孫無忌臉色一變,不由怒視侯君集:“你在胡說八道什麼?!此事怎麼能這樣想!?”
“不是在下想得冒失,而是高昌國的狂妄,趙國公沒理解!”
侯君集面對長孫無忌的怒視,表現得非常平靜,只聽他淡淡道:“什麼老鷹在天上飛,野雞在草中藏,各有各的活法,說白了就是,勸我大唐別多管閒事!這樣狂妄的言論,不正是證明麴文泰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了嗎?如果我大唐與高昌國開戰,他會奉陪到底!”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大唐還不跟高昌國開戰,還有何臉面主導西域諸國?”
“可是,現在的情況,你又不是不瞭解,我大唐不宜多線作戰,而且,薛延陀才剛剛覆滅,大軍需要在當地穩定局勢,就連太子也沒有貿然覆滅吐谷渾,而是在伏埃城穩定局勢,怎麼能再次遠距離作戰呢?”長孫無忌據理力爭道:“更何況,高昌國的背後還有西突厥,我大唐根本沒有那麼多軍隊和糧草,開啟滅國之戰.”
“滅一個撮爾小國,需要多少軍隊和糧草,給我三萬兵馬,定叫高昌不復存在!”
“你!”
“夠了!”
眼見侯君集與長孫無忌爭論不休,李世民終於還是發火了;“朕剛才已經說了,明年發兵攻打高昌國!”
話音落下,又扭頭看向侯君集,沉沉地道:“侯尚書,朕任命你為西域道大總管,從李績那裡調配三萬兵馬,讓張公謹協助你,前去高昌!”
“是!”
侯君集立刻領命,然後又想起什麼似的,道:“陛下,還有一件事,臣不得不提,萬一西突厥出兵協助高昌國,臣應該如何應對?”
“這個.”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然後看了眼長孫無忌,蹙眉道:“如果西突厥出兵協助,可調集薛延陀駐軍,聽你指揮!”
“陛下!”
長孫無忌大駭,剛想張口,就聽李世民不容置疑地道:“好了,此事就這麼定了!”
“臣,領旨!”
侯君集當即拱手行禮,同時心中冷冷一笑。
果然如他所料,李世民最終還是選擇削去了李承乾的兵權。
雖然不是明著削權,但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了。
而自己,也終於可以離開李世民,主導一次滅國之戰了。
他李靖有什麼了不起的,不就是滅了個東突厥嗎?自己不僅要滅高昌國,甚至連西突厥也要滅!
等自己滅了這兩國,看誰還說自己是什麼李靖學徒!一個連參加玄武門都不敢的孬種,憑什麼被這麼多人推崇?
還有李承乾,憑什麼看不起自己?
每次都針對自己!這次,自己要讓所有人都看看,我侯君集不比任何人差!
心中下定了決心,侯君集二話不說的就轉身離開了。
而目送他離開的長孫無忌,則臉色陰晴不定的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至於李世民,同樣也沒有說一句話。
雖然長孫無忌之前的分析,不是沒有道理,但現在的情況是,他不得不壓制李承乾了。
哪怕李承乾確實在為大唐開疆拓土,但誰說開疆拓土就一定要他一個太子了?
別人不也一樣可以嗎?只不過就是要慢點而已。
畢竟對李世民來說,現在的情況是,慢點比快點好,因為高句麗比他想象中的還要難打。
他根本做不到李承乾那麼高的效率。
如果再讓李承乾這麼滅國下去,他這個天策上將就要成為一個笑話了。
所以,哪怕是犧牲掉一部分國家的利益,他也要遏制住李承乾的勢頭。
而侯君集,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李績並沒有在李承乾與他中間站隊,但李績對李承乾的欣賞,跟李靖如出一轍。
所以,想要讓李績遏制李承乾的勢頭,幾乎不可能。
但侯君集不一樣,透過之前的觀察,李世民敏銳的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承乾對侯君集並不親近,甚至有點厭惡。
每次侯君集一發言,他都是毫不留情的懟回去。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反正讓侯君集去遏制李承乾,李世民覺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就在李世民與長孫無忌都陷入沉默的時候,李孝恭一臉興奮地跑了進來,道:“陛下!好訊息!剛才孫代音派人來傳信,他同意投降我大唐了!”
“真的?!”
李世民瞪大眼睛,頓時滿臉驚喜的走上前,確認道:“孝恭!你說的是真的?”
“真的!千真萬確!他讓我們明日帶兵前去白巖城受降!”
“哈哈哈!”
李世民聞言,忍不住仰頭大笑:“好好好!好啊!這個孫代音很識時務!朕明日要重重的賞他!”
原本因為李承乾的事,十分鬱悶的李世民,頓時一掃陰霾。
而長孫無忌,也沒有在這時候,多說一句。
因為他知道,現在跟李世民說什麼,他估計都聽不進去。
另一邊,白巖城。
李祁成功完成了孫代音交代的任務,並好吃好喝的將相里玄獎供著,就等明日開城投降的時候,再放出來為自己表功。
然而,正當李祁滿心歡喜的回到孫代音的住處的時候,令人驚駭交加的一幕,驟然出現在他眼前。
只見孫代音的住處,圍滿了打著火把的紅衣士兵。
而這些紅衣士兵,如果他沒看錯的話,應該是淵蓋蘇文的親軍。
可是,淵蓋蘇文的親軍怎麼會出現在白巖城呢?
莫非淵蓋蘇文來白巖城了?這怎麼可能,為什麼自己一點訊息都沒有?
就在李祁驚駭交加的時候,一道冷冷的聲音,忽地從側面傳來:“李主簿,去哪裡忙了啊?”
“這”
李祁渾身一激靈,不由循聲望去,只見一名獨眼冷麵的將領,正似笑非笑的朝自己走來:“金,金將軍,你怎麼”
說到這裡,他的話就沒有再說下去。
因為他已經看到這名獨眼將領在拔刀了。
“奉大對盧之命,剷除一切我軍細作,嘿嘿,你以為大對盧那麼好騙嗎?這白巖城早就埋下了大對盧的眼線,而我,不光是白巖城的副將,還是白巖城的紅衣監察使!”
說完這話,手中的刀便緩緩落在了李祁的脖子上,挑眉道:“走吧,去跟我見見孫將軍!”
“我,那個,我什麼都不知道.”
“廢話少說!快走!”
還沒等李祁辯解,獨眼將軍就冷聲呵止了他,然後架著刀,一步一步逼他進了孫代音的房間。
此時的孫代音,同樣被刀架在了脖子上,周圍還躺著幾具類似於親兵的屍體。
而在孫代音的周圍,除了數名白巖城的將領之外,還有一隻被火藥感染傷口的小動物。
卻聽獨眼將軍笑著道:“孫將軍,需要本將多言嗎?”
“金將軍,這一切都是誤會!本將沒有想投降唐朝,這都是李祁的主意,與本將無關!”
“孫將軍,你”
“住口!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私下聯絡唐軍,賣我白巖城!本將今天饒不了你!”
說完這話,他便準備站起來殺人滅口。
但他脖子上的刀卻紋絲不動。
只見獨眼將軍又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其他白巖城將領,戲謔道:“這麼說的話,孫將軍是不打算投降了?”
“他之前也說不投降,但卻暗中聯絡唐軍,我們信不過他,除非他殺了那大唐使者,還有李祁!”
“沒錯!殺了大唐使者,殺了李祁!”
“.”
幾名白巖城將領,立刻憤然附和。
獨眼將軍則嘴角上揚,道:“那就看孫將軍明日的表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