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章 反轉

草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和薛思甜與蘇宏業走進教室,很多同學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草根,特別是一些女生。

上課鐘聲響了,葛老師仍拿著一份報紙走進教室。不用問不課本還沒到,仍然是讀報學習時事政治。像昨天一樣葛老師又點了一次名,這才讓他兒子葛又名上講臺讀報,他則又坐在昨天的位置上。

在點到草根的名字時,葛老師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帶有深意的多望了一眼。草根讀不懂葛老師那一眼的意思,不過他今天聚精會神地聽讀報了。

一節課結束了,直到上午最後一節課結束草根也沒聽到什麼不利於自己的壞訊息。下午是勞動課,全校師生都去給上一屆學長種下的晚稻耘田施肥。教導主任還來排草根耘田,草根以為是向自己談話。可是教導主任除了講點笑話外,並沒有說著什麼。

直到上晚自習了葛老師才宣佈學校的處理決定,給予草根記大過的處分。聽說只給草根記大過的處分,蘭水根曾帶領幾個積極分子去校領導那要求開除草根。校領導以看書不嚴重違規為由,予以駁回。

記大過就意味著還可以繼續上學,草根告誡自己得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了。爭取來個反轉,他不相信讀書有錯。不過這以後他再也不敢,在教室或者宿舍人多的地方看課外書了。

需要看書放學吃罷夜飯,草根就把書插在背後的褲頭裡用衣服遮擋住,爬上學校後面一個巖洞上看。找不到課外書,他就拿上一杆自制的毛筆到美女現羞泉下的大石板上醮水練習書法。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草根很快就迎來了反轉的機會了。

那時開門辦學特別多,走出去請進來是那個年代辦學的一大特色。所謂的走出去就是讓學生到生產隊去同貧下中農同吃同住同勞動。而請進來就是請那些苦大仇深的貧顧農到學校來,憶苦思甜進行階級教育。

接到上級通知,這天葛老師帶著高二一班六十多個同學到雙河公社和縣中一起開門辦學。在參加當地生產隊的勞動上縣中比不上五七中學,縣中不服就提出文比了。

所謂的文比就是兩校在公社大門外的牆壁上各出一期牆板報,一律用毛筆寫看誰的既好又快。

這下葛老師慌了,雖然五七中學和縣中一樣都是縣辦中學,用的課本也都是當時省編的試用教材。但是不管是學生、老師,還是上課時間都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縣中是老牌中學,歷史悠久又開辦在縣城。所以好的學生都往縣中擠,沒辦法了才讀五七中學。

其次縣中教師大都是科班出身,又有教學經驗的教師。不像五七中學的教師大都是從各公社初中學校裡抽來的湊湊班,像葛老師本人就是從城關初中抽來的教師。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師資不行哪來的好學生?

最後辦學宗旨不同,五七中學是新生事物。屬於半工半讀性質,學工學農學文化。幾乎都是上午學文化,下午學工學農(因為離工廠遠都是學農的多)。不但班集體要開荒種上五穀雜糧,而且每個學生都還得墾荒種上四季小菜。否則別人有菜送飯,你就沒有!

縣中就不同了,以學習文化課為主,不是開門辦學一整天都是上文化課。似這樣葛老師能不慌麼,不過人家既然提出來了,又有教育局和當地領導在,也不能不應戰呀!

所以葛老師回來了,馬上組織十多個學生找報紙尋文章做準備了。

十多篇文章和詩歌寫好了,葛老師看了儘管不太滿意,修改一下還是決定用了。

葛老師拿來毛筆和墨池,叫十多個學生試著抄寫,除了他兒子,蘇宏業和一個叫楊一碩的學生外,其他的都寫得如同塗鴉雞挖一般。

也無怪,自從文革開始學校就取消了毛筆寫字課。很多學生都是第一次拿毛筆,姿勢都不對怎麼寫得好字?

似這樣的東西明天不用比賽就輸了,一時間葛老師感到有點沮喪和一愁莫展。

看著葛老師在房間裡走來走去,蘇宏業試探性地說:老師,有一個同學毛筆字和文章特別寫得好,幹嗎不叫他呀?葛老師問:誰呀?

蘭草根!蘇宏業的話一停,葛又名揚一碩馬上說:是呀,他在水源頭大石板上寫的字如同書法一般,我們都見了。

草根作文寫得好,葛老師是知道的,至於毛筆字寫得怎樣沒見過。葛老師正想開口,蘭水根和權炳坤先說:他的字算什麼,比我們的都不如。再講他父親有政治問題,又才被記大過……

蘭水根和權炳坤的話還沒說完,林巧蘭和梁寶珍就打斷了:你們兩家就沒有問題了,一個富裕中農,一個地主?蘭水根和權炳坤一句話都說不出,葛老師對蘇宏業說:你去叫他來!

蘇宏業去不多一會就把草根給叫來了,葛老師叫寫幾個字讓他看。草根拿筆潤墨就分別用正楷,行楷,行書,草書各寫了一行字。確實是筆走龍蛇,如行雲流水般既快又漂亮。把在場的十多個同學都驚呆了,葛老師得草根的肩膀一拍說:好小子,都快趕上字帖了。明天由你領隊參加比賽怎麼樣?

可以呀!草根就等這個機會了,望著葛老師提要求道:可隊員得由我來挑,伴夥好才有勝算嘛!

明顯是把自己給踢出嘛,蘭水根和權炳坤正要說話。葛老師先說了:老師懂,就由你!

葛老師這樣說,蘭水根和權炳坤恨恨地走了。具體談了自己的計劃和人選,草根拿上葛老師修改過的十多篇文章和詩歌就去作準備了。

很快到了第二天,按照事先講好的人數和時間。兩校的師生以及教育局和當地的領導就來了,大家或坐或站圍在公社院牆外,等著兩校的寫手出場。

縣中這邊陣容可嚇人了,領隊的是教育局長的大公子柴時雲,隊員有文化局長的公子荊永德,衛生局長的公子黃道爾,除了草根初中同學加兄弟蘭寶根外,另有的隊員都是教師的兒子

五七中學這邊就差遠了,蘭寶根看是草根領的隊,還有女隊員。就虛張聲勢說:五七中學的學友們,全比賽你們也是輸的乾脆認輸別比了!他這麼一說,縣中的學生馬上起鬨:五七中學的輸定了,五七中學的輸定了。

草根笑笑說:我敢和你們打賭,輸的一定是縣中!蘭寶根問:這麼自信,賭什麼?草根說:隨你們!蘭寶根說:輸的學狗叫鑽襠過?

草根說:就按你說的辦!柴時雲,荊永德,黃道爾幾個說:那你們就等著學狗叫受胯下之辱吧!

比賽正式開始了,縣中那邊兩個人一組,一個讀稿,一個蹬在地上寫。五七中學這邊一開始也是兩兩分組,一個讀稿一個寫。由於只有蘇宏業,葛又名,楊一碩加上草根,就比縣中少一個寫手。而且草根估計蘇宏業三個未必寫得行縣中的同學,想起從前外公給人寫對聯都是先貼紙再寫對聯,這樣就不用等幹了。

打定主意草根就小聲和隊員們說了,大家都覺得好。於是就由蘇宏業葛又名楊一碩自己看稿自己寫,其他人拿紙拿漿糊,先把牆板報欄給弄好(留出蘇宏業三個人那部分)。

報欄一弄好,草根便一手拿墨一手拿筆站在欄前寫了。他先畫報頭,而後寫文章和詩歌,硬是憑記憶把葛老師修改過,他又潤色一次的七篇文章和詩歌寫在白紙上。寫到詩歌時,還別出心裁地從下寫往上。他這一氣勢首先把縣中的學友壓下去了,及看見草根的字龍飛鳳舞又快又如同字帖。先前還在高喊的縣中師生都驚呆得鴉雀無聲了,而五七中學這邊的師生則是歡呼雀躍。

貼上蘇宏業三個人寫的,放下筆和墨草根對縣中的隊員說:我們妥了啵!縣中那邊還在手忙腳亂地等幹貼上,聽草根說妥了。蘭寶根便跑來看了,看見五七中學的牆報不管是篇幅還是內容字跡都比縣中的好。他不由對草根喊道:兄弟,你這字和文章從前可一般啊,怎麼一下就又快又好了!

草根問:有句古話還記得不?蘭寶根問:什麼古話?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草根的話一停,五七中學的師生就高喊了:縣中的學狗叫鑽褲襠,縣中的學狗叫鑽褲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