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著,秀兒與寧月便端著熱氣騰騰的薑湯走了進來。\"皇上,這是大夫特調的薑湯,能祛除寒氣,還請您喝下。\"
寧霄點了點頭,接過薑湯慢慢喝了幾口。
這時,宸妃也姍姍來遲,步履矯健地走進房間,\"聽說陛下身體不適,特來探望。\"
瞬間,房間內的氣氛變得怪異起來。寧雪薇和溫婉清一直與宸妃關係緊張,兩人面色微變。
寧霄卻好像並沒有察覺,或許是他故意裝作沒有察覺,緩緩說道,\"有你們在,吾心安寧。然國家大事不容緩,吾亦不能貪戀片刻之憩。\"
宸妃看了看溫婉清和寧雪薇,然後深深一拜,\"陛下若能多加註意身體,臣妾等皆感欣慰。\"
溫婉清也跟著說,\"是啊,皇上。國家的事重要,但您的身體更加不能忽視。\"
寧霄深吸了一口氣,\"吾明白你們的苦心。但理智告訴我,現在不是輕言放手的時候。大乾百姓還在受苦,吾豈能安心病榻?\"
寧月忍不住插嘴:\"皇上,民心不可逼,就算陛下萬般用心,也需要時間和機會。您若身體不支,又怎能勝任如此繁重的任務?\"
寧霄微微一笑,\"吾知吾身,也明白國家之重。但今日這一幕,卻讓我明白,身邊有你們,吾便有無盡的力量。\"
所有人聽了都心生感動,即使是氣氛之前略顯尷尬的宸妃也是眼含淚光。
第二天,寧霄早早地穿上了朝服,準備親往文華殿主持早朝。
一進文華殿,滿朝文武大臣已經侯在座位上,個個焦急地盼望著皇帝的出現。當寧霄緩緩走到龍椅上,有一股安定之氣蔓延開來。
\"朕今日有重要政策要釋出,每個人都要仔細聽著。\"
寧霄聲音清晰地迴響在殿內。
\"朕決定廢除戶籍制度。自今而後,大乾人人皆可從事自己所愛之職業,不再受到籍貫和出身的限制。\"
大殿內一片譁然,許多大臣臉色都變了。
\"陛下,這事關國家基礎,務必三思!\"
郎中書大人忍不住站了出來。
\"朕已三思而後行,更何況,這只是第一步。\"
寧霄話音未落,接著宣佈第二項政策。
\"其次,朕要求在大乾各州各縣都要設立學校,使適齡之孩童都有機會接受教育。這是一個國家強盛的根本。\"
大臣們再次面面相覷,這樣的改革幅度之大,讓他們感到不安。
\"再者,朕決定廢除科舉制度,改為一年一考,使更多有才幹的人能得以發揮,不再受到考試製度的拖累。\"
這次,大致上沒有人再敢出聲。三項重大政策,足以動搖大乾國基,但每個人都能感到,寧霄的眼光彷彿穿透了未來,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大乾。
\"朕知道,這些政策會引起諸位的不安。但時勢造英雄,大乾若要更上一層樓,便須要勇氣和改革。朕也不是一時興起,這些改革都是朕深思熟慮之後的決定。\"
寧霄看了看眾大臣的表情,知道說什麼都不如實際行動來得有力。
\"這些政策,從今天起正式生效。各部門務必密切配合,加快執行。朕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這些政策帶來的成效。\"
朝堂上,氣氛驟然緊張。一些身著華美朝服,頭戴花翎的大臣,紛紛站了出來,神色間全無往日的恭敬,代之以深深的憂慮和反感。
\"陛下,此等大事,與祖制不同,豈能草率行之?\"
一位年老的內閣大臣,氣氛嚴肅地說。
\"沒錯,陛下,這等政策豈能隨意更改?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有其深遠的用意。\"
另一名文官也連忙附和。
眾多大臣紛紛點頭,他們的眼神交匯一處,都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與猶豫。
寧霄坐在龍椅上,淡淡一笑,目光如炬,掃視眾大臣,然後緩緩開口:\"諸位,難道你們認為,這幾千年來的舊制,就一定不能改變嗎?\"
\"陛下,古有言道,‘改制易法,害有三:一者亂俗,二者貽敵,三者敗德。’此等變法,豈非擾亂了百姓,會被敵國利用,損失我們大乾的美德嗎?\"
一個聲音顫抖但堅定的文官站了出來。
寧霄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說道:\"諸位擔憂或許不無道理,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囿於古法不變,我們大乾何時能步入新的時代?何時能讓百姓真正受益?何時能真正強大起來?\"
\"陛下言之有理,但誠如前輩們所說,這涉及到大乾國基,豈能輕易改變?\"
這時,一名年輕但聲名顯赫的大臣站了出來。
寧霄微微一笑,他知道這是自己新政的關鍵時刻,一定要讓眾人理解他的用意。
\"諸位,幾千年來,世事如何變遷,你們心裡比我還清楚。是時候做出改變了。若說擔心祖宗不安,朕倒想問問,那些被舊制壓迫,無法尋得一絲生路的百姓,他們會安嗎?\"
聽到這裡,大臣們紛紛低頭,無人敢與寧霄對視。
\"若諸位實在擔心祖宗不安,何不讓祖宗見證大乾嶄新的一面,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後人有能力、有魄力去建立一個未來。\"
朝堂內陷入了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深思。
\"如諸位依然反對,朕便以皇權推行此政。但朕更希望,諸位能與朕一同為大乾的未來努力。\"
這一番話,如同一記重錘,砸在每個人的心頭。
\"那麼,還有誰反對嗎?\"寧霄的眼神銳利,彷彿要洞穿每一個人的心。
朝堂內再無人敢發一言,眾人不約而同地低頭。
寧霄的目光便如寒星,直射朝堂之上的每個人。就在此刻,陳望緩步走出列陣,揹負雙手,儒服飄飄。
\"陛下,若允我直言,便我看來,此三政策實則可行,並且正是大乾急需之改革。\"
陳望的聲音平淡,卻震撼著在場的每一人。
寧霄微微一笑,這陳望,果然不負他所望。
\"這戶籍制度固然有其歷史原因,但現在已是束縛人才、制約發展。廢除之,能讓人人展現其長技,何樂而不為?至於學校,那是立國之本,強國之路。科舉制雖好,卻易使人陷入狹隘之見,一年一考則更加貼近現實,更能考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