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2章 火鍋店

幾日後,火鍋店終於開始營業。店面裝修典雅,座椅舒適,看得出盧具象花了不少心思。然而,生意剛開始並不是特別好。

寧霄並沒有因此氣餒。他對盧具象說:\"大乾百姓第一次嘗試辣椒,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幾天後,盧具象接到了一封密函,裡面只有幾個字:\"五天內,火鍋免費。\"

他一眼便識得是寧霄的筆跡,心知陛下意在擴大火鍋的影響,讓更多百姓接受這一新穎的飲食方式。

\"聽聞吾皇有命,火鍋店前五日內皆免費供應,以便百姓體驗。\"盧具象急忙將這個訊息傳播開去。

訊息如疾風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各色人等對這種免費的、以辣為特色的異國食品都產生了濃厚的好奇心。前五天內,火鍋店的門口絡繹不絕,人們紛紛來嘗試這一新穎的食物。

店內的佈置也令人眼前一亮,牆上掛著大乾的風景畫,而中央則是一幅描繪匈奴的綺麗圖案,意在表達火鍋的異域起源。盧具象身穿華美的長袍,親自迎接進店的客人,詢問他們對火鍋的感受。

\"這火鍋真是獨特,一開始覺得辣得難受,但吃多了反而覺得上癮。\"

一名老者慢慢嚼著牛肉說道。

\"確實如此,這種食物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食材也十分豐富,可見主人家費了不少心思。\"

另一名婦女讚歎道。

五天過去了,火鍋店的生意逐漸起色。寧霄約了盧具象在宮中密談。

\"聽聞火鍋店業已頗為紅火,爾等可都辛苦了。\"

寧霄看著盧具象說。

\"陛下過譽,這些都是陛下的聖明之舉,小弟不過是依計行事罷了。\"

盧具象虛心地回應。

\"你有沒有注意到,這個火鍋不僅僅改變了大乾人的飲食習慣,還給他們帶來了一種新的生活體驗?這樣的創新,更能提升大乾在世界的地位。\"寧霄深情地說。

盧具象聽後感到肅然起敬,\"陛下英明神武,考慮如此周到,實在令人佩服。\"

寧霄微笑了微笑,\"這還只是個開始,未來還有更多需要我們去做的。這個火鍋店,只是大乾文化和經濟崛起的一個小小的註腳。\"

盧具象恭敬地說:\"有陛下在,大乾定能日新月異,威震四海。\"

早朝已經接近尾聲,各部門的報告大致都已完畢。就在這時,一名黃門官員快步走上前來,稟報道:\"陛下,國子監三日後將召開一場辯論大會,希望陛下能夠光臨指導。\"

寧霄微微一笑,說:\"嗯,國子監是我大乾的學術中心,既然有此辯論,自當鼓勵一二。這種學術活動應當被推崇,待會便讓文淵閣大學士公告天下,以示儒家之學不可或缺於國家之治。”

與此同時,寧霄的心裡也盤算著溫婉清代理的醫用繃帶和酒精問題。這些繃帶和酒精自從被兵部大量購買後,其價值和重要性一下子凸顯了出來。

\"關於兵部所需的醫療物資,已有何進展?\"寧霄轉向兵部尚書。

\"回陛下,因需求量大,現在造物局正在加緊生產,預計不出一個月,就能完成這批訂單。\"

兵部尚書恭敬地回應。

寧霄點了點頭,\"造物局便加緊趕工,錢財最終還是會流回朝廷,可謂殺兩隻鳥。即便日後有人發現這些物資出自朕之手,也無傷大雅。畢竟,繃帶與酒精,乃是保兵之物,用之何妨?\"

諸位大臣紛紛點頭,兵部尚書更是暗自慶幸能得到皇帝的理解和支援。

寧霄對辯論這一形式的學術活動本就抱有一定的興趣。在他前世的記憶中,辯論是思想碰撞和智力對決的高地。對他而言,這不僅是吵架,而是一種高階的、有內涵的吵架,堪稱一種藝術。因此,他聽到國子監要舉辦辯論大會,立刻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

\"好,朕期待看到各位在辯論中展示出來的才華。朕相信,此次辯論定會讓大乾的學術環境更加活躍。\"

寧霄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文淵閣大學士連忙跪下道:\"陛下聖明,這次辯論大會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你起來吧,朕相信你們。去準備吧,朕等不及要看到那激烈的辯論了。\"

寧霄的聲音透露出一股難以掩飾的興奮。

三日後,寧霄身披華麗的龍袍,頭戴金光閃閃的九龍冠,莊重地來到了國子監。

寧霄坐在主席臺上,目光掃過在座的國子監學子們。他們臉上都洋溢著年輕人特有的熱情和自信。此次辯論的主題是《白馬非馬》,一直以來都是哲學和邏輯學的經典議題。

\"陛下,辯題已準備妥當,準備開始了。\"

主持人恭敬地說。

\"好,那就開始吧。\"

寧霄微笑著回應。

隨即,主持人宣佈辯題和規則,接著各方開始了激烈的交鋒。國子監的學生們自然也是才子佳人,各顯其能,一時間論點精彩紛呈。

看到場下氣氛逐漸熱烈,寧霄輕輕地推了推身邊的陳望與趙安北,示意他們上前參與辯論。兩人雖然有些無奈,但還是各自站到了一邊,開始了他們的辯論。

陳望主張“白馬即是馬”,用儒家經典中的道理加以佐證,聲情並茂地論述著。趙安北則主張“白馬非馬”,以法家和名家的邏輯推理為自己的觀點提供支援。

兩人辯得火熱,觀點各執一詞,絲毫不肯相讓。底下的學子們也被兩人的辯論技巧和深刻觀點吸引得如痴如醉。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一個國子監的小童生突然站了出來。他年紀不大,但臉上卻帶著一絲成熟和自信。

\"各位,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定義‘馬’和‘白馬’,而不是糾結於是否。\"

小童生語氣平和,但邏輯清晰。

隨後,他用極為精煉的語言,結合儒、法、道三家的學說,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併成功地指出了陳望與趙安北觀點中的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