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湛王

寧霄的目光從奏摺上移開,投向了劉成澤。手指輕敲著桌面,他緩緩地問:“成澤,你瞭解過鄭王與湛王這段時間的動向嗎?”

劉成澤沉吟了片刻,然後說:“據下官瞭解,鄭王在離開北涼的時候,接連幾天都是盛大的宴請,甚至連最為偏遠的鄉村都派人參與。那場面,簡直就像是一場王者之師入京的大典,彷彿他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即將進京。”

寧霄點點頭,表示理解,又問:“那湛王呢?”

劉成澤接著說:“湛王與鄭王完全相反。他雖然也在這段時間裡頻繁行動,但都非常的低調,甚至連他的密使進出京城都是極為隱秘,好像有些不願被人知曉的秘密。”

寧霄思索片刻,感嘆道:“鄭王善於攻心,他此次大張旗鼓進京,顯然是有所圖謀。而湛王……他向來沉穩、低調,此次之所以反常,更值得我們警惕。”

劉成澤附和道:“是的,鄭王這樣的做法,或許想要展示他的聲勢,試圖在京城中獲得更多的支援。而湛王之所以保持低調,恐怕是在策劃著什麼大動作。”

寧霄沉吟片刻,然後道:“無論他們怎麼計劃,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在他們進京之前,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劉成澤微微一笑:“陛下放心,我已安排了人,密切關注兩位王的行蹤,一有動靜,定會第一時間上報。”

寧霄點了點頭,滿意地說:“成澤,你做得好。大乾如今正值風雨飄搖之際,我們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劉成澤恭敬地回答:“臣明白。”

李候府內的書房中,微光從書架的縫隙中穿過,照射在一張重簷大桌上。李候正拿著一把玉如意,手中慢慢地摩挲,臉色沉靜如水。

門口踏進來的小侯爺面色陰沉,彷彿秋天的烏雲。他走進書房,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帶著幾分委屈和憤怒說:“父親,裁軍一事,我和家中眾多兄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兵部侍郎是怎麼回事?他的心胸怎麼如此狹隘!我在軍中立下的戰功,大家有目共睹,為何就因為與他產生一些小的誤會,便被他這般羞辱?”

李候淡淡地看了兒子一眼,語氣平緩:“發生了什麼事?詳細告訴我。”

小侯爺眼中怒火冒出,說:“前些天在軍營中,因為一些小事與兵部侍郎發生了爭執,他竟然當眾指責我。而今,他借裁軍之名,將我旗下大部分人馬裁去,尤其是那些與我有深厚關係的將領。他明擺著是要削弱我在軍中的勢力。”

李候皺了皺眉,放下手中的玉如意,深沉地問:“你有沒有給他機會這樣做?”

小侯爺一愣,回憶著最近的事情,不解地答:“我雖然與他有過沖突,但絕沒有做出什麼越界的事情。”

李候冷冷一笑:“兵部侍郎敢如此做,必有他的靠山。如今大乾風雨飄搖,各方勢力都在尋找機會。你與他發生衝突,正好給了他機會。”

小侯爺眼中閃過一絲懊惱:“我知道我有些衝動,但那兵部侍郎太過分了!”

李候緩緩說:“衝動是魔鬼,你作為一方大將,應當有所分寸。但現在責怪已經沒有意義。關鍵是如何解決。”

小侯爺急切地問:“父親,您有何高見?”

李候沉吟了片刻:“兵部侍郎之所以如此,必定有所依仗。而我們要做的,便是找出他的背後勢力,然後從中作梗。”

小侯爺露出一絲期待:“父親意思是......”

李候微微一笑:“不是明面上的對抗,而是暗中的交鋒。你去找出他背後的勢力,我會從政治上給予支援。”

小侯爺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謝謝父親,我定會查清楚。”

書房內的氣氛原先緊繃,但當李候提及鄭王之名,那壓抑的空氣似乎隨之散去。

李候坐在太師椅上,手持一杯茶,輕輕品味,彷彿談論的不是大乾帝國的軍隊,而是一場雅緻的茶會。他道:“軍隊,自始至終,都是陛下的,裁軍又如何?大乾皇室何嘗不是依靠這些手段來保持統治的?”

小侯爺心中的疑惑如波瀾般蕩起,猶豫地問:“父親,您的意思是……”

李候輕輕放下茶杯,笑意盈盈地說:“軍隊可以裁,但權勢不可以失。而鄭王,他入京,正是我們所需。”

小侯爺的眼睛一亮,頓時明白了父親的意思。對,鄭王是北涼的藩王,手下兵力強大,而且與大乾皇室關係親近。如果鄭王入京,必然會改變目前的局勢,給予自己家族更多的支援。

“那我們該如何準備?”小侯爺問。

李候微微一笑,言辭沉穩:“大乾內亂不斷,而鄭王正好是一個可以穩定的棋子。我們要做的,就是確保他入京的過程中萬無一失,讓他順利成為我們的盟友。”

小侯爺忍不住感慨:“原來,父親您早已有計劃。”

李候淡淡道:“為了家族,我不得不這樣。”

小侯爺沉默了片刻,然後恭敬地說:“請父親放心,我一定會全力以赴。”

兩人望向書房外的庭院,那金黃色的銀杏葉在秋風中搖曳,好似歷經風雨的大乾帝國,儘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但仍舊堅韌。

窗外,秋風漸涼,李候和小侯爺在書房中制定著策略,期盼鄭王能早日入京,為大乾帶來一個新的局面。

秋風繼續從窗縫間掠過,帶起那片片黃葉,京城的氣氛因為鄭王的歸來而熱烈起來。街道兩旁的商鋪,忙著製作關於英雄鄭王的畫像和題材的小物件,熱鬧的市集上,人們爭相購買,家家戶戶都在討論這位邊疆英雄的風采。

在這樣的氣氛中,朝堂上的權臣季剛卻心如刀絞,眉頭深鎖。他曾經的權勢,現在似乎正在慢慢剝離,而寧霄就是那把銳利的刀。每次朝議,他都感覺自己像是在刀鋒上行走,步步為營。

此刻,季剛坐在他的書房中,靜默地看著桌上的那些密摺,那都是關於他安排在禁軍中的人被裁掉的訊息。曾經的耳目,現在變成了無聲的證據,證明他的權勢正被一點點蠶食。

書房的門緩緩開啟,一名老臣走了進來。這是季剛的親信,名叫黃汝,他們多年的朝政合作,經歷過風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