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打仗究竟有多禮貌?】
【春秋時期幹架有多禮貌,開戰時居然還得行禮,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首先你得下個戰書,戰書的用詞要謙虛有禮,開戰時間地點也是有規定的,不能在鬧饑荒的地方打,不能在有人住的地方打,要是敵國發生地震了,更不能打
戰書寫好後,得由使者送至敵國,敵國在接待使者時,要設宴迎接,宴會上還必須有奏樂,甚至還要飲酒作對,而使者也要對敵國宴請表示感謝
到了戰場上,規矩就更多了
春秋時期打仗都是駕戰車,雙方的戰車數量必須相等,我出9輛你出10輛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行的
開大之前你要擊鼓示意,意思就是問對方,你準備好了沒,我要開打了
如果對方擊鼓回應,那雙方就可以開戰了
偷襲這種情況是絕對不能出現的
最講武德的就是,如果敵軍受傷了你必須停止攻擊,不能趁人之危,如果敵軍敗了準備撤退,你最多隻可以追五十步,得饒人處且饒人
在史書中記載,晉國和楚國有過這麼一場戰爭,晉國打輸了要撤退,楚國軍隊在後面追,結果發現晉國軍隊的戰車擠在一起跑不動了
楚國軍隊就說:傻不傻,趕緊把戰車前面的木頭去掉啊
晉國軍隊趕緊照做,跑了一陣子,拉車的馬又跑不動了
楚國軍隊在後面又喊:把旗子也扔了吧
晉國軍隊又照做,果然有效,於是雙方繼續追趕,晉國還回頭對楚國士兵說:謝謝啊,你們楚國真是大國,逃跑也太有經驗了我們實在是自愧不如
不得不說,楚國真是太講武德了
可是到了戰國後,隨著那個“老6”的出現,這樣的君子之戰便不復存在了。】
(孫子出現後,打仗就開始變得不禮貌起來了,打仗越來越孫子了,直到現在咱們的戰略戰術還是特別孫子。)
(只能說一少部分禮貌吧,從箭射周天子那裡開始就已經開始崩起來了,屬於是孔子看了都震怒的場面了)
(別說孫子老6,春秋的老6也不少,還有趁著喪事起兵的老6。禮貌有但不多)
王翦作為老將,他只想說:後世人,醒醒吧,哪兒有什麼禮,打仗就只為一個贏字,你們把那時候的人們想的也太好了。
那時候做出骯髒之事的不在少數,陰謀詭計更是不計其數。
禮?不過偶爾的工具。
你死我活才是常態。
之前不是還說後世人有什麼幾年義務教育嗎?連這不知道?居然還對那時候抱有這種心態。
真是又愚蠢又天真——來自老祖宗王翦的認證
嬴政算是找到了比扶蘇還要...的人了。
他明白天幕的評論中是後世所有人都可以評論的了,不然呈現的狀態不會如此多變。
用禮貌來形容春秋竟然也會有後世人相信。
陳晚也覺得離譜,如果春秋時期真的像影片中所說的那樣,孔子還復什麼周禮,這還不夠禮?
孫子真的可憐,還被人稱為老6。
自己還真是挺離譜的,居然還老老實實將這個影片看完了。
——————————
如果是看影視作品的話,大家比較推薦什麼?
我看說的最多的好像就是流浪地球?但是流浪地球感覺很多作者都寫過了,在天幕歷史這個題材裡好像都已經被寫爛了,也寫不出什麼花樣了。
其他的有推薦嗎?動漫或者紀錄片也可?或者二戰外國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