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染點了點頭。
場上的形勢已經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面對不怒自威的鎮國公,和他背後二十多個披甲持刀的親衛,曲城知府曲彬,笑的有些個勉強:
“蕭國公。
下官知道您深明大義,愛民如子。
可請您也為下官想一想啊。”
他滿臉為難的指了指天。
“上頭髮話不讓流民進,若有違反,立即革職。
下官上有老下有小,也需要俸祿來養家啊!”
他好歹是個知府,也不想這麼低聲下氣。
可鎮國公在百姓中的威望實在是太高了,萬一處理不好,就是民怨沸騰的大麻煩。
蕭羿自是知道曲彬說了不算。
甚至也能明白平王的顧慮。
昌順帝心胸狹窄,睚眥必報。
他救了他依舊遭了報復,被扔去西南戍邊。
若是平王收留流民,擴充人口。
少不得又要被安上意欲謀反的帽子。
可百姓何辜?
在他身後,不但有聚集在曲城外的流民。
更有追隨蕭家軍的腳步,從大周各地匯聚到京城,又從京城一路跟到這兒來的災民。
他們是因為相信鎮國公的能力,相信蕭家不會拋棄他們。
才一路追隨的。
蕭羿繼承了鎮國公的頭銜,和蕭家祖祖輩輩的榮耀。
不能讓他們失望!
“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曲大人既為一城知府,就當愛民如子為民請命。
這樣吧。
本公也不為難你。
蕭家軍身後,有從京城一路跟隨而來的難民。
也有一直以來聚集在曲城外的流民百姓。
本公奉命戍邊,帶的糧草也不太夠,供不起這麼多人。
曲大人能支援一二,拿出點糧食來供災民們果腹,本公當萬分感激!”
能稱病避開君王猜疑的人,自然不是冥頑不靈之徒。
他一開始就沒想讓曲城接收流民,安置百姓。
只是他帶的糧食不夠了。
做蕭家軍的軍糧都捉襟見肘,更別說還要照顧食不果腹的流民。
可曲彬再次犯難。
平王雖然明面上沒反。
可在範懷安的引導下,正在偷偷擴張軍備,隨時準備應對非常情況。
曲城作為肅州邊城,自然是重中之重。
倉庫裡的糧食的確是有。
但都屬軍隊管轄。
他可沒權利動用半分。
“呃……
蕭國公見笑了。
雖說這幾年西北沒有遭災,但邊境三洲土地貧瘠,百姓困苦。
平王殿下體恤百姓,又時常輕簡賦稅。
我這個知府都經常拿不到俸祿,又哪裡來的閒糧給災民!”
他兩手一攤,一臉苦相。
蕭羿攥了攥手裡的銀槍,十分苦澀。
想他七歲從軍,十歲就帶兵衝殺疆場,手刃仇敵,生擒敵軍將領。
可卻在自已的國家,為鬥米發愁。
“國公爺!
別為難了。
咱們願意跟隨你,可不是因為一口吃的。
是仰慕蕭家的威名。
若是再因為我們連累國公爺對這樣的狗官卑躬屈膝,咱們也於心不忍!”
有一路跟隨蕭家軍走來的災民看到這副情景,勸道。
“是啊,公爺!
咱們跟著您只求一份安穩。
您去哪兒咱們就去哪兒。
至於吃的。
草根樹皮菩薩土,只要餓不死就成。”
又有人跟著附和。
蕭羿看著瘦骨嶙峋的百姓,自責不已,手中的銀槍握得更緊了。
城門這邊,看熱鬧的曲城百姓有些看不過去了。
“不就是一口糧嗎?
府衙沒有,我有!
國公爺,您等著,我這就回家搬糧去!”
一些富戶家有餘糧的,就要回去拿糧支援。
有人帶頭,又有人隨聲附和:
“我家也還有些餘糧,但是不多。
國公爺若是不嫌棄,也可拿出來救急!”
“是啊。
流民也是百姓,家裡遭了災,逃到我們這兒來。
平王殿下怕出亂子,不讓流民進城。
可咱們給點糧食幫一幫,總不會惹什麼亂子!”
“平王駐守邊境之前,胡虜經常侵犯西北,若不是蕭家軍駐守,咱們祖上哪裡能積攢下如今家業?
現在小國公有求,哪有不幫的道理。
走,回家搬糧去!”
那些急匆匆來看戰神威風的曲城百姓,在瞭解到蕭羿的訴求後。
又都自發的回家搬糧。
不一會兒,就在城門口堆了一小堆。
有拿一袋子的,也有拿十幾斤的。
有富商推了好幾車。
也有貧民只添了幾個餅子。
沈墨染倒是沒想到。
在這樣一個物資貧乏,人人自危的時代。
竟有人有這麼大的號召力。
期間曲彬的師爺想勸他阻止這些百姓。
省的回頭被平王問責。
曲彬擺了擺手。
從立場上來說,他不能對蕭家軍施以援手。
可從道義上來講。
他欽佩蕭羿的為人。
更以自已治下的百姓深明大義而感到自豪。
至於平王會不會問責。
以後再說吧。
“哎,老王頭!
你就是個送菜的,怎麼有這麼多餘糧?”
看著絡繹不絕出來送糧食的人群,沈墨染正自感慨。
就聽有人問一個推著車的老頭兒。
他不光自已推了一車糧食。
後頭跟著的小夥子還推了滿滿一車的蔬菜。
“嘿嘿。
後頭的菜是我的。
這車糧食卻是曲天冬曲老爺的。
曲老爺家正準備明日的祭祖大典,抽不出時間和人力出來。
老頭子我剛好去送菜,曲老爺聽說蕭國公正在募糧,就叫老頭子帶著孫子一起幫著送來了。”
“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曲家也是咱們城裡有名的義商啊!”
問話的路人感嘆著。
沈墨染卻豎起了耳朵。
原本還想著該如何進曲家探聽情況。
機會這不就來了嗎!
“多謝!
多謝各位鄉親!”
蕭羿下了戰馬,抱拳對每一個來送糧的百姓道謝。
蕭家軍原本二十萬人。
可後來遭昌順皇帝嫉恨,逐步削減,如今只剩下五萬人,大部分被昌順帝找藉口留在京城巡防。
只讓他帶了一萬人去建州。
他今日來求人,要表明一個態度。
主要軍力都安札在五里開外的營地。
他只帶了二十親衛。
一路跟隨他的百姓倒是都來了,加上原本就在曲城門外聚集的流民。
烏泱泱一大群。
有些人看到這滿滿堆積起來的糧食,滿眼感激。
走了這麼遠的路,終於能吃上一頓飽飯了!
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跟著鎮國公走,果然有活路!
可也有些人露出了貪婪的目光。
他們一路在流民堆裡廝殺搶掠才活到了現在,對蕭羿這種聖人做法很不理解。
他覺得蕭羿手裡有刀又有兵,如今有了糧。
就該佔山為王,吃香喝辣。
還管那些什麼用處都沒有的災民做什麼?
可是蕭家的二十親衛都不是吃素的,個個拿著刀嚴陣以待。
那些虎視眈眈者什麼都做不得,只得看著那堆糧食望洋興嘆。
沈墨染在看熱鬧的時候,不經意瞟見了這些人貪婪的目光。
心說蕭羿這般苦心孤詣,若是知道自已要解救的災民也有害群之馬。
不知會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