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7章 回常山

趙雲聽罷也跳了起來說道“星斗,你說什麼?這木牌中間缺失的部分,是外公的玉佩!”

劉魁又左右翻看一會兒後說道“沒錯,沒錯,就是祖父的玉佩,我小時候不懂事,還偷偷拿來把玩過,還因此被祖父暴打了一頓,祖父還說那玉佩比他的生命還重要,我記得上面還刻了一個墨字,這世界上怎麼有如此巧的事,這木牌中心的缺失,正好是那玉佩的型狀!”

趙雲聽罷馬上如遭雷劈,外祖父本來就是一名墨家學者,這件事幾乎親戚朋友皆知道,加上那塊玉佩,便可以說明,外祖父極有可能是文墨的傳承者。

趙雲深深吸了一口氣後說道“難怪我覺得,原來我小時候也見過,這根本不是巧合,外公的玉佩本來就是鑲在這塊木牌中間,這就是傳說中的鉅子令!"

劉魁將木牌還給了趙雲後說道“鉅子令是什麼東西,我怎麼沒聽祖父講過!”

趙雲笑了笑說道“看來外公沒有告訴過你,外公本來就是墨門學者,墨門衰敗後分為三派,分別是工墨、文墨、武墨,我手上這兩塊便是武墨令與工墨令,而外公的玉佩就是文墨令,想必外公便是文墨領袖,三塊合一便是鉅子令,拿著鉅子令便可以使墨門重新獻世!”

劉魁聽罷仍然一臉的霧水,除了趙雲的舅舅劉革外,劉家的其他人,根本沒有得到了半點墨家傳承,劉魁與劉魄兄弟倆皆是武人出身,所以舅舅應該知道一點鉅子令的事。

趙雲又問道“星斗,如今外公的玉佩在誰手上?”其實也怪趙雲自己,沒有將武墨令與工墨令給舅舅劉革看。

若非此次回常山祭祖,趙雲故意將劉魁帶上,鉅子令這事也就沒有下文了。

劉魁想了想後說道“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玉佩已陪祖父入土!”

趙雲聽罷有些失望,總不能去刨開外祖父的墳墓吧,這可是大不孝之舉,再者說自己僅僅是外孫,而表兄劉魁才是外公的長孫,何況舅父劉革還在。

劉魁看向趙雲又說道“子龍,你需要那塊玉佩對嗎!也好這次咱們回去,正好為祖父撿骨遷墳,此來父親也與我商量過,祖父下葬有十二年,我們又遷居樂浪,墓地長期無人清掃,倒不如借撿骨之時,將祖父與祖母遷至樂浪安葬!”

古代漢族民間喪葬風俗中,便有撿骨這一說,親屬先人去世下葬後,歷經數年後屍體已化,請一位撿骨司’擇吉開墳,拈收先人的遺骨,拂拭暴曬之後,由下而上,以趾骨、足骨、腿骨、股骨、脊骨、胸骨、手骨、頭骨的順序裝入金斗罌,然後由風水先生卜地擇時再行安葬,當然也可以藉此為亡者遷墳安葬。

後世火化推廣前,閩臺浙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撿骨的風俗,也被稱為二次葬,所謂的埋骨之地,正是撿骨後的二次葬。

首先趙雲對於撿骨之事,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力參與,外孫與嫡孫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嫡孫是香火的傳承者,而外孫也僅是血親關係而已。

就算為是趙雲的祖父與祖母遷墳,如今的趙雲也沒有那個資格,有此資格只有父親與大哥及叔父三人,趙雲在家排老三,以祖父孫輩論排老四,連參議商量的資梧都沒有!

所以對於此事趙雲無法表態,只能是告訴表兄劉魁,不要因為自己,而去輕動外祖父的墳墓,從而驚擾他老人家安眠。

不過劉魁已然下定決心,此次歸鄉必要請來撿骨司與風水先生,為祖父母撿骨遷墳,趙雲也就不再反駁什麼。

之後樂浪二號到達了渤海郡章武縣漳水入海口,然後趙雲等人再乘坐中小型船隻。

同時橫海副校尉耿漢又駕著樂浪二號,前往廣陵郡繼續運送流民,收攏運送流民,已經成為了耿漢的長期任務,每一個月都有一隻樂浪的船,來往廣陵與樂浪之間。

荊揚徐三州的無土之民眾多,仍然有不少人往廣陵的鹽瀆港來,他們期待去樂浪郡,那裡有土地可供他們耕種,而且還有三年的免稅時間,據說每人都能獲得五畝口糧田,再開墾多少也都歸自己耕種,自然就成了無土之民的希望,對於漢民百姓趙雲是來者不拒。

趙雲等人進入冀州地界後,發現如今的冀州刺史王芬還是頗有能力,從中平元年末,王芬從皇甫嵩手中接過了冀州刺史之職,前後相加兩年有餘,王芬實行了不少惠民的政策,他收納流民,安撫叛亂,治軍理政,很快使冀州安定下來,短短兩年頗有政績。

東漢王芬乃是八廚之一,東漢時期天下清流人士,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的稱號。

三君便是竇武、劉淑、陳蕃,這三人皆是桓帝時期的人物。八俊八顧桓靈二帝時期的名士清流,倒是沒有影響歷史的人物,而八及之中有後來的荊州刺史劉表,八廚中王芬與張邈較為出名。

依據歷史記載,王芬將在今年與許攸、周旌密謀造反,他們將在漢靈帝回河間國省親起事,誅殺黃門與中常侍等閹黨,再廢掉靈帝,改立合肥侯劉失考為帝,他們曾經還試圖去說服曹操,不過被曹操拒絕,之後事情敗露失敗,中平五年王芬畏罪自殺。

以歷史時間來看,王芬三人密謀是在今年,而畏罪自殺則在明年,也不知道此時王芬三人是否已開始密謀,萬一他們向趙雲伸出橄欖枝,那可就會連累趙雲。

不論成敗與否,趙雲肯定不想參與這種蠢事,圖謀廢立之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結果甚至還不如廢君自立者,你去廢掉一個皇帝,又推另一人上位,最終落得罵名的往往自己。

董卓廢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霍光廢劉賀立劉詢,董卓處於反面人物,自然是不用說了,而霍光則是擁立功勳,並且最後也將權力還給了漢宣親,可是他死後,最終還是滅了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