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寧將軍夫人昔夢研房裡的婢女便敲門走了進來,傳達姐姐昔夢研的傳話,讓昔季芙早些起床,今日,寧府有貴客來訪。
貴客,什麼樣的貴客,這寧府的貴客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這姐姐也真是,她的腳可還受著傷了,非得也讓她出席。
昔季芙很不情願穿整好衣服,就去了姐姐處。姐姐昔夢研瞧了一眼妹妹,滿心歡喜。
"你今日這一套衣服穿的可真討喜,不錯"
"那是當然,這寧府有貴客上門,我做為姐姐的孃家人,自然不能給姐姐丟臉"
"不錯,你一個未出閣的姑娘,也是懂得些人情世故的"
"只是姐姐,這寧府有貴客來訪,你把我帶去出席,這有些不妥吧。"說實話,昔季芙就是不想去出席的。
"這人雖是寧府的貴客,可這一次她是專門為了來見你的,妹妹"昔夢研說出讓昔季芙出席的理由。
"見我,是誰?"昔季芙在腦袋過了一遍,也想不到是誰要來寧府見他。
"袁平伯府夫人"
"袁平伯府夫人,她為何要來見我"在昔季芙的印象當中,這袁平伯府素來與昔府沒有來往,這袁平伯府夫人她都不認識。
"還不是來借賠禮道歉的機會,來見一見你的廬山真面目"
"姐姐你越說越離譜了,這袁平伯府與昔府素來沒有來往,袁平伯府夫人何要來賠禮道歉一說"昔季芙一臉疑問。
"這事還得從你的腿被摔折了說起,你可知道,那日,爹爹與你出席侯府宴會被一輛馬車撞的人仰馬翻,爹爹與你也就在那日都受了傷,這輛撞你們的馬車,就是袁平伯府的馬車,那日,坐在那馬車上的正是袁平伯府的二公子袁邵莊,這回你聽明白了吧"。昔夢研道出賠禮道歉的來由。
"哦,原來是他啊,難怪這般久了,也沒聽爹爹去追究此事。"
原來如此。
"這袁平伯府夫人,當日便拿著禮品去昔府登門賠禮道歉去了,所以我們爹爹才化干戈為玉帛,只不過那時,你已經被我接回了寧府,所以對此事並不知情"
"既然此事都已經化干戈為玉帛了,這袁平伯府夫人為何還要親自來寧府見我"
"自然是為了袁平伯府的二公子"
"姐姐的意思是,這袁平伯府夫人是為他的兒子來相親來了"昔季芙恍然大悟。
"不錯"。她這妹妹,腦袋還算好使。
昔季芙聽後,眉頭緊鎖。
"姐姐,這可如何是好。"昔季芙擔憂了起來。
"妹妹,你這無需擔憂,這袁平伯府夫人,未必會看中你,走吧,她人已經在大廳等候我們多時了"
"哦"昔季芙只好硬著頭皮,撐著柺杖跟隨姐姐出席。
兩人快步來到了接客大廳。
"袁平伯府夫人,久等了"昔夢研到了大廳先行了禮,昔季芙也跟著姐姐行了禮。
那袁平伯府夫人見了昔夢研,便放了茶杯,笑著臉迎了過來。
"寧夫人,這位便是你的妹妹昔季芙吧"
"正是我昔家妹妹"。
"見過袁平伯府夫人"昔季芙見姐姐介紹了自己,便再次行禮打了聲招呼。
"這昔府夫人的美貌在京都可是出了名的,想不到,她的兩個女兒也毫不遜色,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袁平伯府夫人上下打量著昔季芙,很是滿意。
"袁平伯府夫人快入坐吧"昔夢研想不到她今日是託了妹妹的福氣,在美貌上被誇讚一番。
三人入坐後,袁平伯府夫人便讓人送來了禮物。
萬年紫玉,千年人參,百年珍珠,樣樣都是珍奇之物,看的昔季芙頭都疼,她可真不希望,這袁平伯府夫人看上自己。
見昔夢研收下禮品,這袁平伯府夫人也高興閒聊了起來。
"這寧將軍身姿挺拔如蒼松,氣勢剛健似驕陽,年紀輕輕便有了這番威名,寧夫人貌美如花,聰明睿智,把寧府收拾的井井有條,不錯,樹立這京都這波青年才俊的該學習典範。"
"袁平伯府夫人謬讚,袁平伯爺那些豐功偉績才是我們這一輩後生去學習的典範"
"那些個陳年往事,也就當個故事聽聽,也就罷了。聽伯爺說,最近寧將軍為聖上解決幾件煩憂大事,深的聖上喜愛"
"袁平伯府夫人謬讚了。"
"我聽聞那位深得聖上器重的韓思成大人,現也住在你們府裡"
"不錯"
昔季芙喝著茶水,聽著她們相互捧來捧去的,這樣也好,別把自己扯進去就行了。
"我聽聞昔季芙馬上就十五歲了"
昔季芙聽到自己的名字,知道他們把話題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回夫人,是的"昔夢研替妹妹回答道
"可有說人家"袁平伯府夫人問出了今日的重點。
"並沒有"
"是嗎,那便好,不知昔季芙何時過生辰"
"年秋後,八月十六"
"年秋後"袁平伯府夫人一聽,便收斂笑容。
這一切恰恰落入昔夢研的眼裡,兩人再家常一番,袁平伯府夫人便告辭了。
袁平伯府走了後,昔季芙忙問著姐姐。
"姐姐,這袁平伯府夫人都問起我的生辰,不會是真的看上我了吧"
"放心,此事成不了"
"姐姐,你為何這般肯定"
"這袁平伯府夫人來之前我已經打聽的清清楚楚,他家二公子袁邵莊整天不務正業,吃喝嫖賭一樣不落,這不,搞大一個婢女的肚子,本來這事也好解決,奈何那婢女被查出肚子裡是個男丁,母憑子貴,這袁平伯府夫人也不好打發那婢女,為了家族臉面,袁平伯府夫人這才急著來為兒子相親來著,本來,她今日一來,便相中了你,可她聽聞你在秋後才到適婚年齡,便打消這念頭,聽聞那婢女懷孕多時了,算算日子,也在秋後,所以了,妹妹,你該安心了"
"原來姐姐早就知道結果,為何不早早告訴我,也好讓我早些安心,那既然如此,你為何還要收那些禮品,有句話說的好,拿人手短,吃人嘴短,這樣的道理姐姐應該比誰都懂"
"妹妹啊,這人情世故你還是不懂,我若當場退了這些禮品,豈不打了這袁平伯府夫人的臉面,再說,兩家既然有了來往,走動是常有的事,這次我收了她的禮品,下次,我在挑些旗鼓相當送去,也算是禮尚往來,也撥不了誰的臉面"
"原來如此,還是姐姐懂的多,妹妹我受教了。"
"你往後你要學習可多了去了。去瞧瞧那些禮品,有喜歡的便挑些去,沒有我便讓下人收進庫房了。"
昔季芙本想著什麼也不挑,這些東西他那會喜歡,直到她看到一個五彩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