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章 探索宇宙的陰陽和量子力學

老子那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僅是對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也是對人類認知邊界的溫柔提醒。

它揭示了主體認知(有知)與客觀世界(無知)之間那微妙而複雜的相對性,如同易經中的陰陽爻,一陰一陽,相互依存,共同推動著人類對真理的探索。

這種探索,是對“負陰抱陽”理念的實踐,即在不斷求真證偽的過程中,使主觀認知與客觀現實逐漸趨同。

當這種趨同達到極致,人類彷彿觸及了神祇的衣角,雖不能等同,卻已無限接近那至高無上的境界。

然而,人類的認知之旅,始終在0與1的區間內徘徊。這是一個既充滿希望又暗含危機的區間。

我們用“存在度X”來衡量這一旅程的深淺,它代表了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理解程度。

當X位於1與1\/2之間,尤其是趨近於1時,人類社會便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陽光下,生機盎然,大機率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向著更加輝煌的未來邁進,發展走向更高階的文明。

此時,人們彷彿置身於知識的海洋中,不斷探索、創新,解決各種複雜問題,推動科技進步,改善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

反之,若X滑落至1\/2以下,尤其是逼近0的邊緣,那便是如同秋風中的落葉,預示著文明衰落的預兆乃至消亡的危機出現,甚至可能面臨滅絕的大災難。

此刻,人們的認知侷限導致社會陷入困境,資源匱乏、環境汙染、疾病蔓延等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社會秩序混亂,道德淪喪,人們失去信心,最終導致文明的衰落和滅亡。

因此,我們需要時刻警惕自已的認知侷限,不斷努力提高自已的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人類文明的持續繁榮和發展。

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雖然我們可以透過科學技術和社會制度的改革來緩解一些問題,但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在於我們自身的認知提升。

只有透過不斷學習、思考和實踐,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質,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讓我們共同努力,跨越認知的鴻溝,迎接未來的挑戰。

認知提升用科學理論解釋,也就是資訊對稱程度的提高,它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心”與自然環境存在的“物”之間的對接共鳴的頻率相似度,這種程度越高主體存在度就越高,可持續發展就越長。

因此,任何將心或物視為生存與發展作為絕對唯一手段的觀點,都是片面的,它們忽略了自然與人類社會之間複雜而微妙的動態平衡。

愛因斯坦,這位科學巨匠,雖在相對論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若將這份對主觀能動性的絕對理性自信盲目延伸至對自然的理解上,便可能陷入悖論的漩渦。

易道所倡導的“一陰一陽,謂之道”,正是對自然法則最精煉的概括。

它告訴我們,道,這個宇宙間最本源的規律,就蘊含在陰陽的交替變化之中,而決定這一切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共生。

天時,是時間的流轉,賦予萬物生長的節奏;地利,是空間的佈局,為生命提供棲息的土壤;人和,則是人類主體智慧的體現,透過不斷的學習與適應,與自然共舞,共創美好未來。

在深入探討古老智慧與現代科學的交匯點時,我們不難發現,“易道”中的八卦三爻,恰似一幅微縮的宇宙畫卷,精妙地詮釋了天地人三才三元和諧共生的數理奧秘。

想象一下,每一爻如同宇宙間的一個微小開關,能夠在陰陽兩極間自由切換。這種二元對立又統一的哲學思想,在數學上則直觀體現為2的三次方,即8種不同的組合形態,恰如八卦之形,各具特色,變化無窮。

進一步放大這一邏輯,當我們步入六十四卦的廣闊天地,內外各三爻,共計六爻,每一爻都蘊含著陰陽轉化的無限可能,其總數則躍升至2的六次方,即64種紛繁複雜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僅是數字的堆砌,更是自然界萬物生長、變化、消亡的生動寫照,充滿了隨機與不可預測之美。

但如果是64卦把六爻皆陰的坤卦看作0,把六爻皆陽乾卦就是63,按二進位制每疊加一爻,乘以2,從0→63的順序排列,那麼,這個過程就是確定有序的。是十二訊息卦:“陽生於復而極於乾,陰生生於姤而極於坤。”小往大來,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這就是質量互質,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對立統一。

在這個過程中,陰陽的轉化和變化體現了宇宙萬物的動態平衡,而六十四卦的排列和變化則展示了自然界的有序和無序。這種有序和無序,確定與不確定的統一,正是自然界的魅力所在。在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裡,我們需要保持敏銳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思考,才能領悟其中的奧秘。

最後,讓我們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來看待易經陰陽爻的智慧。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將易經的六十四卦看作是一部生活指南的話,那麼每一卦都可以對應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情境或問題。比如:

乾卦(全陽):就像你突然中了大獎一樣,人生彷彿達到了巔峰狀態。但別忘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哦!

坤卦(全陰):或許你正在經歷一段低谷期,感覺整個世界都對你關上了門。但請相信“否極泰來”的轉機就在不遠處!

屯卦(初九為陽其餘為陰):就像你剛剛踏入社會一樣,滿懷激情卻四處碰壁。但請堅持下去吧!因為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墊腳石!

蒙卦(初六為陰其餘為陽):或許你正處在一個迷茫的階段,不知道未來的方向在哪裡。但請放心大膽地邁出第一步吧!因為“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與此相映成趣的是,在20世紀的物理學殿堂裡,兩位巨匠——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尼爾斯·玻爾,就量子世界的本質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愛因斯坦,這位相對論的奠基人,以其深邃的洞察力聞名於世;而玻爾,作為哥本哈根學派的領袖,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玻爾提出,微觀粒子的行為並非遵循經典物理學的確定性法則,而是展現出一種根本性的隨機性,這種隨機性並非源於我們認知的侷限,而是量子世界固有的本質屬性。

這一觀點,若剝離了主觀意識的干擾,從純粹的客觀視角審視,無疑具有深刻的洞察力。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向主體與客體的互動介面時,情況便變得複雜起來。

玻爾的理論預言,當量子系統受到觀測或外部干擾時,原本處於多種可能狀態疊加的波函式會突然“坍縮”,選擇性地呈現出一個確定的結果。

這一過程,即波函式坍縮,不僅是量子理論中最引人入勝也最具爭議的現象之一,它挑戰了我們對現實世界的傳統認知,也引發了愛因斯坦與玻爾之間長達數十年的思想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