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看著蘭昭儀這般嬌弱無骨的模樣,旻寧顯然是非常的受用,攬著她的肩膀哄道。
“朕不去,就在這裡陪著你,若是你覺得靜婕妤太吵,朕讓她搬去如嬪的宮裡。”
一聽這話蘭昭儀樂了,不過面上還是表現出為難的說道,“陛下,這樣會不會不太好啊,畢竟靜婕妤身懷有孕,這樣貿然的遷宮太奔波勞累,靜婕妤還懷著皇嗣呢。”
旻寧撩撩她耳邊的青絲聲音溫柔,“不過只是宮女太監忙碌,她能有什麼奔波勞累?”
“朕瞧著她跟在太后屁股後面打轉,一點都沒有奔波的感覺。”
只是短短几句話,下午靜婕妤就遷宮了。
此時西林春虛弱的躺在床榻上,旻寧心狠讓她圈地為牢,自然沒留下多餘伺候的人,只有一個小宮女在她身側。
如果不是西林春暈過去了,這小宮女都沒想過給她請太醫。
西林春撫摸著肚子,神色間帶著幾分迷茫,可隨後她的眼裡升起堅定。
自己哪怕是沒了肚子裡的孩子,也絕不能再繼續一蹶不振了。
宮裡的暗潮洶湧,絲毫沒有影響到纖纖。
纖纖坐在凳子上插花,時不時拿著剪子修剪著鮮花,面前還有一個漂亮的白玉瓷瓶。
這些都是旻玉珹送進來給她打發日子的,冷宮不愧是冷宮,如果不是有旻玉珹打點,許多事情便要纖纖親自動手。
如今有旻玉珹幫她做事,那麼她便只需要坐著享受。
珍珠上前高興的上前朝著纖纖說道,“小姐,那靜婕妤被遷去如嬪的宮裡了,聽說陛下幾個月都沒見她,真是活該。”
“聽說如嬪不喜歡靜婕妤,因為靜婕妤喜歡砸東西,兩個人還吵了好幾次呢。”
如嬪可不是個好處的人,靜婕妤恐怕是沒好日子過了。
“她的所作所為,皆是在陛下的眼裡。”
纖纖將最後一朵鮮花插上,而後看著自己的作品,滿意的點點頭。
瞧著面前精緻奪目的花朵瓷瓶,珍珠雙手攏在一起笑眯眯的說道。
“真好看,小姐可真是多才多藝,插花品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奴婢跟著倒也學會不少。”
自從來到冷宮以後,珍珠便越發與纖纖親近,平日裡她便出去打探訊息,亦或者給纖纖收拾物件。
纖纖抬頭看向天空,時不時還能看見鳥兒劃過天際。
“入秋了,天氣越發的冷起來了,秋天可是容易走水的季節。”
這話說的有些突兀,珍珠有些疑惑的看著纖纖問道。
“宮裡到處都有吉祥缸,每日都有宮人往裡面加水,即便是走水了,那也是可以及時熄滅的。”
吉祥缸便是宮道上的水缸,日日都有宮人檢查加水。
冷宮地處偏僻,吉祥缸放置少些。
纖纖沒有在說話,只是拿起一旁的話本子看起來。
微風拂過她的面頰,一襲素衣帶著幾分說不出的淡雅,宛如不問世事的仙子。
珍珠竟有些看呆了。
我的小姐可真美,打扮起來是俏麗嬌媚,不打扮則是淡雅仙子。
今日的珍珠睡得早,纖纖則是輾轉反側的睡不著,直到她喝下放置在一旁的水。
宮內旻寧拿著手裡的冊子,用力的砸在太后的面前質問道。
“母后,朕一向敬重你,可你為何卻要如此對待於朕?”
“王婕妤何其無辜,她腹中胎兒何其無辜,昭嬪又何其無辜?”
“你用三條人命做代價,只是為了陷害一個妃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冊子上所寫,全是太后算計王婕妤的肚子,並且直接嫁禍在纖纖身上的罪證供詞。
旻寧為何忍著不去見纖纖,便是因為要麻痺太后等人,他知道太后目的是置纖纖於死地,要想救下纖纖便要慢慢來。
自纖纖進了冷宮,旻寧將小福的祖宗十八代都查遍了,而後又針對太后母族的動向,終於查到了蛛絲馬跡。
太后先是將手伸到王家,她將有保胎能手稱號的嬤嬤,提前放在在王夫人身邊。
趁著王婕妤月份大可召見王夫人,令王夫人將那保胎嬤嬤留在宮裡。
那保胎嬤嬤用按摩手法,令王婕妤肚子裡的孩子日日受損,直到八個月的時候胎死腹中。
王夫人完全不知情,還以為給女兒留下了好幫手,結果卻是要自己女兒和外孫性命的劊子手。
安排好了一切,太后又派人前往纖纖的鸞月宮,埋下所謂的詛咒小人將一切嫁禍給了纖纖。
如果不是保胎嬤嬤留有後手,旻寧恐怕還要花些時間徹查。
太后面無表情的捏著佛珠,房間內的檀香徐徐,她口中傳出不斷的唸經聲。
看著太后這副樣子,旻寧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母后,你心中到底有沒有朕這個兒子?”
他一把將桌上的佛像推倒,明顯是氣急沒了顧忌。
終於太后睜開眼冷聲道,“皇帝,你的心亂了,哀家只是幫你清醒清醒,為君者不可亂心。”
“清醒?”
旻寧冷笑一聲說道,“你只是為了你的小兒子,母后,朕本想下個月讓鎮守邊關的弟弟回來,可你如此攪亂朕的後宮,害得朕失去王婕妤和小皇子,那麼就不要怪朕不留情面。”
“朕的弟弟應該為了朕鎮守邊關造福百姓,那就不要回來享福了。”
“旻寧!”
彷彿是被踩了尾巴的貓,太后猛的看向他聲音尖銳。
如果不是一旁的嬤嬤眼疾手快扶著她,恐怕太后差點撲到地上去了。
“你居然如此心狠?他可是你的親弟弟!”
“心狠?”
旻寧冷笑,“沒有母后心狠,朕希望母后停手,否則朕絕不會放過朕的好弟弟。”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可太后卻無能為力,她用力的拽著佛珠串。
可下一秒佛珠串斷開,佛珠嘩啦啦的砸在地上,一顆顆清脆好聽。
旻寧瞥過一眼地上的佛珠冷聲道。
“母后,心不靜何以唸佛。”
太后氣急張大嘴巴直接暈了過去,而旻寧則轉身坐著龍輦朝著冷宮趕去。
旻寧在路上還朝著康福壽吩咐道,“傳朕旨意,晉封何氏為貴妃,恢復封號,這次是朕讓她受了委屈,此後朕定然要好好護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