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章 繖蓋山下

看著大隊官兵出了城門,方孟晨眼裡冒火。

王宵獵不管自己,就此去了,可如何是好?此次來縣城告狀,方孟晨是報著必死之心的。

連死都不怕,當然是想把事情儘量鬧大。

哪裡想到,王宵獵只是把事情問清楚了,而後貼張告示,就此不管了。

世上最難的,有時候就是這樣。

你用足了力氣,準備與對方拼個魚死網破。

到了最後卻發現,對方根本不理你。

這可如何是好?經過了兩天,方家的事情周圍百姓大多清楚了。

開始還有人同情方孟晨,連著兩三天,他一直在這告示旁邊說個不休,大家就開始煩他了。

多大事情?別說是官府,以前勢力人家強買強賣的事情少了?過了郟縣,大軍轉向北,走山中道路。

五日之後,到了繖蓋山下。

王俊正在寨裡酣睡。

士卒進來,叉手高聲唱諾。

從睡夢中醒來,王俊怒不可遏。

厲聲道:“什麼天大的事情?沒有見到我在睡覺!”

士卒小心道:“大王,據探子來報,汝州官軍已經離此不遠了。

看他們樣子,是為我們而來.”

聽了這話,王俊一下子坐起來。

就在榻上,愣了一會。

才道:“來的是什麼人?有多少兵馬?那個什麼鳥知州,早就派人來山裡,欲要我歸順。

當時沒一刀殺了,不想竟敢來撩撥我!”

士卒道:“探子只報兵馬連綿數里,不知多少萬人。

什麼人為帥,卻是沒有看清楚.”

王俊點了點頭:“既如此,那就再去探!作戰要知己知彼,豈可大意!”

士卒唱諾,轉身出去了。

王俊從榻上起身,伸了一個大懶腰。

來回踱幾步,倒了一大碗茶喝了,腦子才慢慢清醒過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話在軍中的時候,王俊常聽上級說。

可雖然說的熟,什麼意思卻實在並不明白。

不要說來敵,就連自己軍中多少人王俊都搞不清楚。

金軍南來之前,王俊是軍中最低階的小校。

軍中最低階日常的事務他是清楚的,但一到上層,將軍指揮官要做什麼就不明白了。

現在王俊大軍,是依照以前宋軍模式編組。

王俊自然是首領,下面指定幾個自己信得過的人做小頭目。

這些小頭目每個有多少人,全由他們自己報來。

全部加起來,就是王俊自己手下大軍數目。

其實小頭目的軍隊人數相加,王俊也算不大清楚,是由別人幫著算的。

這個時候做首領的本事,不是把手下軍隊搞清楚,而是要籠絡人心。

只要有更多的人來投,自然就越做越大。

軍隊多了,就要佔更多的地盤。

如此迴圈,就可成一方勢力。

當然到了最後,這樣的勢力都會被真正的強者吞併。

可管那麼多幹嗎?已經爽過了。

想了一會,王俊吩咐士卒,把自己手下幾個頭目叫來,一起商量。

幾個頭目進了房門,向王俊唱諾,坐了下來。

看看人齊了,王俊道:“適才探子來報,有汝州兵馬到了山下。

連綿數十里,不知幾萬人。

看他們的樣子,來者不善!我們當早做計較,免得被打得措手不及.”

眾頭目一起唱諾。

王俊又道:“繖蓋山不是什麼崇山峻嶺,我們沒有地利,不可死守。

等官兵來了,當攻下去,與他們列陣廝殺!勝上一兩陣,我們乘勝殺入汝州,奪了知州鳥位,大家就此快活!”

手下頭目聽了一起叫好。

兵力最多的馬南道:“大王說得好!奪了鳥位,大王做知州,我們幾個做幾知縣!”

王俊道:“汝州是大州,下面五六個縣。

你們一人一縣,恰巧正好!”

這話正合幾人心意,不由議論紛紛。

你要這個縣,我要那個縣,有的爭得面紅耳赤。

至於怎麼與來的官軍打,沒人關心了。

山下軍營,王宵獵站在帥帳前,看著面前的繖蓋山。

山並不高,樹木也不太多,並不險峻。

當然這一帶山雖然多,卻都是土山,並沒有特別險峻的地方。

王俊還要周圍地方供養,也不可能躲到群山之中。

邵凌過來,叉手道:“小舍人,派出去的探子回來了.”

王宵獵點頭:“一會其餘將領也過來,我們商量一下要如何作戰.”

邵凌唱諾,站在一旁,一起看面前的山。

過了許久,王宵獵突然道:“你說,前面山裡,王俊到底有多少兵馬?”

邵凌沉吟一會,搖了搖頭:“問起這個,還真是難住了人。

我們派了幾次探子,帶回來息總是不一樣。

有說五六萬人,有說三四萬人,還有說十萬人的。

不過也有的探子說,最多隻有數千人.”

王宵獵道:“是啊。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可面前的王俊一軍,我們派再多探子,也探不出他多少人,只能夠估計。

看這裡山勢,周圍並沒有大片農田,離著周圍州縣又遠,山上應該沒有多少人才是。

什麼幾萬人,那是不可能的。

整個汝州,現在才只有三萬戶。

這裡十萬人,他們吃什麼?我估計戰兵最多千人,其餘人口也不會超過五千.”

邵凌道:“小舍人說的是。

幾萬人這數字說著容易,實際上哪裡可能?吃喝拉撒,這裡怎麼可能住得下?縱然是他們從其他地方帶了糧過來,也吃不了多少日子.”

王宵獵搖了搖頭:“跟這些山大王打仗,最難的就是這些。

到底多少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可能探清楚?而且軍民混在一起,探起來也格外廢力。

這些人又口無遮攔,動不動就幾萬人,甚至有的開口就幾十萬人。

撒豆成兵麼?”

邵凌跟著搖頭,不知道該說什麼。

此時的教育不普及,這些山大王軍裡,有個識字的就當寶貝。

至於能寫能算的,那就根本不用去想了。

不會算術,讓他們一個人一個人數,都數不明白,怎麼可能有確定人數。

對於首領來說,對數字根本就不敏感。

幾百人要吃多少飯,幾千人吃多少,幾萬人吃多少,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

反正要威風,數字報得越大就越好。

首領信了,其他人比首領又強到哪裡?自然跟著就信了。

對於王宵獵來說,有多少人,要佔多少地,能產出多少糧食,能產出多少錢,都有個概念。

這麼多人,要吃多少飯,喝多少水,燒多少柴,要安排醫生,都大致有個數目。

依著這些一算,就知道這些山大王什麼數萬數十萬,都是隨口亂說。

但是兩軍對壘,情報必須確實。

面對山大王,還真不容易。

或許跟他們打仗,現在這個時代一些將領的辦法最合適。

不管其他,大軍一起上去,就那麼贏了。

解立農、曹智嚴、餘歡和牛皋過來,一起行禮。

進了帥帳,王宵獵道:“探子聽回來的訊息,面前的王俊兵馬數萬,具體數目說不清楚。

我們不必在這數目上下功夫了,只怕王俊自己都不知道.”

聽了這話,幾個人一起笑。

牛皋道:“知州,王俊那廝不過胡吹而已。

他手下數萬大軍,如何侷促在這山上!”

王宵獵道:“其實啊,也不能說他吹。

這樣沒定數的軍隊,除了虛報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首領對數字根本沒有概念。

在他們的眼裡,數百人就是那樣,數千人還差不多,數萬人也不過如此,當然就把人數向大了說。

不必管他,戰場只要選定,再多的人也沒有用.”

邵凌點頭:“小舍人說的不錯。

只要我們選定戰場,哪怕他們真有那麼多人,也沒有用處.”

王宵獵道:“正是這個道理。

我看山前有片平地,兩方列陣,最多隻能容一兩千人。

明日我們就出八百人,去山前叫陣。

四人帶領。

剩二百人,嚴防山上敵軍在其他地方動腦筋.”

山中地形,平地並不多,能夠作為戰場的地方更少。

便如繖蓋山,只有一片不大平地,兩邊是小山丘陵。

兩軍交戰只能在那裡,擺不開太多兵馬。

哪怕王俊真有十萬人,也只能一隊一隊來。

戰場選在那裡,就不必管王俊到底有多少人了。

只要嚴密監視山上營寨,不要一時疏忽,讓敵軍繞路或者埋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