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御書房中氣氛凝重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
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手中緊握著那份詳細記錄著蕭景城種種惡行的密報,他的手微微顫抖,額頭上青筋暴起,臉色因憤怒而變得鐵青。
“景城,景城……”皇帝喃喃自語,聲音中滿是痛心與失望,“朕自問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
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已的兒子,為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竟會如此喪心病狂。
此時,殿內的空氣彷彿都凝固了,伺候在一旁的太監和宮女們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個個低著頭,生怕驚擾到盛怒中的皇帝。
皇帝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已冷靜下來,但內心的憤怒如洶湧的潮水,怎麼也壓不下去。
“來人!”他突然一聲怒吼,聲音在空曠的御書房中迴盪,“傳蕭景城即刻進宮見朕!”
太監領命,匆匆退下。皇帝靠在龍椅上,閉上雙眼,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蕭景城小時候的模樣。
那時的他,天真可愛,聰慧過人,深得自已的喜愛。
可如今,那個曾經的孩子,卻變成了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惡魔。
“手足相殘……”皇帝的嘴唇微微顫抖,低聲呢喃著,“他怎麼能對自已的親弟弟下此毒手?”想到殷錦書和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皇帝的心中更是湧起一股深深的愧疚。
“朕身為一國之君,竟連自已的兒媳和孫兒都保護不了,朕有何顏面面對列祖列宗!”皇帝猛地睜開雙眼,眼中滿是自責與悔恨。
過了許久,蕭景城在太監的帶領下,戰戰兢兢地走進了御書房。
他看到皇帝陰沉的臉色,心中“咯噔”一下,知道事情已經敗露。
“兒臣叩見父皇。”蕭景城強裝鎮定,跪地行禮。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蕭景城,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憤怒、有失望、還有一絲不忍。
“蕭景城,你可知罪?”他的聲音低沉而冰冷,彷彿從九幽地獄傳來。
蕭景城心中一緊,但仍心存僥倖,試圖狡辯:“父皇,兒臣不知犯了何罪,請父皇明示。”
“哼!”皇帝冷哼一聲,將手中的密報狠狠地扔在蕭景城面前,“你還敢狡辯!看看你都做了些什麼?為了皇位,你不僅派人襲擊英王府,還擄走了英王妃,你可知道她懷有身孕?”
蕭景城看著地上的密報,臉色變得慘白,他知道,自已的陰謀已經徹底敗露,再怎麼狡辯也無濟於事。
御書房內,氣氛凝重得讓人窒息,燭火搖曳,卻驅散不了滿室的寒意。
蕭景城跪在地上,偷瞄了一眼龍椅上怒容滿面的皇帝,心中一陣發慌,但仍強裝鎮定,準備拼死一搏,為自已開脫。
“父皇,兒臣冤枉啊!”蕭景城抬起頭,臉上堆滿了委屈,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兒臣聽聞英王府遭遇賊人,心裡那叫一個著急啊。
英王是兒臣的親弟弟,英王府出了事,兒臣怎能坐視不管?所以立刻派了手下前去支援。”
他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皇帝的神色,希望能從那冷峻的面容上找到一絲鬆動。
皇帝冷哼一聲,目光如利劍般射向蕭景城,“支援?你派去的人怎麼和英王府的護衛廝殺得難解難分?這就是你所謂的支援?”
皇帝的聲音低沉而冰冷,每一個字都像重錘般砸在蕭景城的心上。
蕭景城心裡“咯噔”一下,但還是硬著頭皮繼續狡辯:“父皇,這完全是一場誤會啊!
兒臣的人趕到時,場面混亂不堪,英王府的人誤把他們當成了賊人一夥,不由分說就動起手來。
兒臣的手下為了自保,只能被迫反擊。”他一邊說,一邊偷偷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冒出的冷汗。
皇帝的眼神愈發冰冷,“那英王妃被擄走一事,你又作何解釋?”
蕭景城連忙磕頭,額頭磕在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父皇,兒臣真的對此一無所知啊!兒臣對英王妃和英王一直敬重有加,怎麼可能做出傷害他們的事情?
兒臣猜測,是不是那些真正的賊人趁著混亂把英王妃劫走了,然後故意嫁禍給兒臣?”
蕭景城說得煞有其事,似乎他真的是那個被冤枉的無辜之人。
皇帝怒目圓睜,猛地一拍桌子,“大膽蕭景城!到現在你還在狡辯!你以為朕會被你這些花言巧語矇蔽?”
皇帝站起身,在書房內來回踱步,每走一步都彷彿帶著千鈞的重量。
“兒臣句句屬實,絕無半句虛言,還望父皇明察!”蕭景城還不死心,繼續苦苦哀求。
這時,皇帝突然停下腳步,轉身看向蕭景城,目光中滿是失望與痛心,“你還執迷不悟!”
御書房內氣氛劍拔弩張,就在蕭景城為自已的罪行狡辯,皇帝怒不可遏之時,外面傳來一聲清脆的通報:“貴妃娘娘求見!”
蕭景城原本如墜冰窖的心,瞬間燃起一絲希望,下意識地挺直了身子,悄悄鬆了一口氣。
他心中暗自想著,母妃來得可真是時候,說不定能在父皇面前為自已說些好話,扭轉這糟糕的局面。
然而,皇帝聽到通報後,眉頭卻緊緊皺了起來,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悅。
他太瞭解貴妃了,這個時候來,想必是為了蕭景城的事。
“宣!”皇帝的聲音低沉而冷淡。
片刻後,貴妃蓮步輕移,走進御書房。她一身華麗宮裝,妝容精緻,但此刻臉上卻帶著幾分焦急。
看到跪在地上的蕭景城,她眼中閃過一絲心疼。
“陛下,”貴妃盈盈下拜,聲音溫柔婉轉,“臣妾聽聞陛下召見景城,還以為是有什麼重要的國事要交給他處理,便在外面候著。
誰知等了許久,也不見景城出來。”貴妃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皇帝的臉色。
皇帝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貴妃頓了頓,繼續說道:“後來臣妾的聽說陛下召見景城是因為英王妃被拐之事。
臣妾實在不敢相信,景城向來乖巧懂事,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臣妾想,這裡面一定有什麼誤會。”
皇帝看著貴妃,眼中滿是失望:“誤會?證據確鑿,他還在朕面前狡辯。
你看看,這都是他犯下的罪行!”皇帝一揮手,將桌上的卷宗扔到貴妃面前。
貴妃撿起卷宗,匆匆翻看了幾頁,臉色變得煞白。
但她仍不死心,“撲通”一聲跪在皇帝面前:“陛下,臣妾知道景城這次可能真的做錯了,但他一定不是故意的。
他從小被臣妾寵壞了,做事衝動,也許是被人矇蔽了。
陛下,看在他是您親生兒子的份上,饒了他這一次吧!”貴妃說著,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蕭景城看到母妃為自已求情,心中一陣感動,也跟著哭了起來:“父皇,兒臣真的知道錯了,求您看在母妃的份上,饒了兒臣吧!”
皇帝看著跪在地上的母子倆,心中一陣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