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 章 幡然醒悟

蘭穎天望著殷錦書離去的背影,內心陷入了深深的掙扎。

蘭穎天獨自坐在房間中,滿心懊悔與自責。

她暗自思忖,若當初自已能清醒些,不一門心思地鑽牛角尖,非要不擇手段地嫁給蕭逸塵,又怎會落到如今這般聲名狼藉、孤立無援的境地?

還有那個信誓旦旦說要幫她坐上七皇子妃位置的神秘人,自她陷入這重重麻煩後,便消失得無影無蹤,好似從未出現過一般。

而那塊至關重要的玉佩,也被蕭逸塵拿走了,如今那玉佩彷彿成了她命運轉折的關鍵謎題。

“來人!”蘭穎天高聲喚道。

貼身丫鬟匆匆走進來,屈膝行禮:“公主,有何吩咐?”

蘭穎天緊盯著丫鬟,目光急切:“你還記得那個玉佩長什麼樣子嗎?細細說來。”

丫鬟微微抬頭,回憶著說道:“回公主,那玉佩色澤溫潤,好似羊脂玉一般,上面雕刻著精緻的雲紋,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蕭’字,看著就不是凡品。”

蘭穎天眉頭緊鎖,喃喃自語:“這‘蕭’字,難道是蕭景城的‘蕭’?莫不是從一開始,就是他在背後搞鬼?”

丫鬟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說:“公主,會不會是三皇子故意設局,引您入局,然後再拿走玉佩,讓您有口難言?”

蘭穎天臉色陰沉,眼中滿是憤怒:“這個蕭景城,我真是小瞧了他!他這般算計我,我定不會善罷甘休!”

說罷,蘭穎天起身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心中盤算著如何才能揭露蕭景城的真面目,找回自已失去的一切。

“公主,那我們現在該怎麼辦?”丫鬟憂心忡忡地問道。

蘭穎天咬著牙說:“我要想辦法找到證據,證明這一切都是蕭景城的陰謀。你去給我留意三皇子府的動靜,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蛛絲馬跡。”

丫鬟連忙點頭:“是,公主,奴婢這就去。”

待丫鬟退下後,蘭穎天陷入了沉思。她深知自已勢單力薄,要想與蕭景城抗衡,必須找到有力的幫手。

突然,她想起了殷錦書之前對她說的話,心中不禁一動。也許,與殷錦書合作,是她目前唯一的出路……

蘭穎天決定放下成見,主動聯絡殷錦書。她寫了一封密信,讓丫鬟悄悄送出。

信中,她誠懇地表示願意與殷錦書聯手,共同揭露蕭景城的罪行,並請求殷錦書的原諒和幫助。

殷錦書收到信後,心中有些意外,但也深知這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她與蕭逸塵商議後,決定見一見蘭穎天,聽聽她的計劃和想法。

在一個隱蔽的地方,蘭穎天與殷錦書、蕭逸塵見了面。

蘭穎天看著他們,眼中滿是愧疚:“之前是我被豬油蒙了心,錯怪了你們。如今我已知錯,希望你們能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將功贖罪。”

殷錦書微微點頭:“公主能醒悟過來,自是好事。只要你真心悔改,我們願意與你合作。”

蕭逸塵也說道:“蘭穎天,希望你這次是真心實意的。若你敢再有任何不軌之心,我定不會饒你。”

蘭穎天連忙保證:“七皇子放心,我定不會再犯糊塗。”

於是,三人開始共同謀劃,如何蒐集蕭景城的罪證,如何在朝堂上揭露他的陰謀,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

蘭穎天、殷錦書和蕭逸塵三人聚在一起,開始仔細剖析蕭景城的陰謀。

蘭穎天回憶著過往種種,說道:“我如今想來,最初那引起軒然大波的謠言,定是蕭景城派人散播的。

他故意讓我與七皇子傳出不實之事,以此來破壞七皇子的聲譽,同時也讓我陷入眾人的指責之中,從而只能依賴於他。”

殷錦書點頭贊同:“而後他又設計讓我將你安置在那庭院,他料定我會找你說明真相,卻故意在暗中使壞,讓你更加誤會我們,加深矛盾,好讓局勢更加混亂。”

蕭逸塵接著說:“還有那玉佩,我拿在手中仔細端詳過,那做工和用料皆非凡品,應是皇室之物。

恐怕是蕭景城故意遺落在你處,好藉此引發事端,讓我們之間相互猜忌。”

蘭穎天面露懊惱之色:“我真是愚蠢至極,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殷錦書安慰道:“公主莫要自責,如今我們既然已經知曉真相,便要想辦法揭露他。”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從蕭景城身邊的人入手尋找證據。

蘭穎天利用之前與蕭景城的關係,悄悄買通了他府上的一個小廝,從那小廝口中得知蕭景城曾與一些朝中大臣暗中勾結,

並且在他的書房密室中藏有往來的信件和一些對他們不利的證據。

於是,蕭逸塵趁著夜色,帶領著幾名身手矯健的暗衛,潛入了蕭景城的府邸。

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巡邏的守衛,來到了書房密室前。

蕭逸塵施展身手,巧妙地開啟了密室的門鎖。

進入密室後,他們迅速開始搜尋,果然找到了那些罪證,包括蕭景城與大臣們謀劃陷害蕭逸塵的信件、他收買人散播謠言的記錄以及利用蘭穎天的詳細計劃。

三人帶著這些證據,進宮面見皇上。皇上看到這些證據後,臉色陰沉得可怕。

蕭逸塵上前一步,跪地說道:“父皇,兒臣懇請父皇為兒臣做主。

蕭景城為了一已私利,不擇手段地設計陷害兒臣,擾亂朝綱,其心可誅。”

皇上怒聲道:“這個逆子,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蘭穎天也哭訴著將自已被蕭景城利用的經過一一說出,殷錦書在一旁補充著細節和證據。

皇上聽完後,沉思良久,最終說道:“蕭景城的所作所為實在可惡,但念在他是皇室血脈,暫且饒他一命。

即日起,罰他禁足於府中,沒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門半步,若有違抗,嚴懲不貸!”

三人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違抗皇命。他們知道,這一次雖然沒有讓蕭景城受到更嚴厲的懲罰,但至少暫時遏制了他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