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純屬虛構與原創 小說中詩詞為作者原創(標註出處的除外)
元帝說了“徹查”兩個字之後,外面原本晴朗的天空頓時雷雨大作。大太監胡榮答應著要去辦事,元帝叫住了他,說道,“善待那個孩子,如若那個孩子有什麼閃失,唯你們是問。”大太監胡榮答道,“遵命!皇上!”說著,胡榮慢慢地退出了大殿。大殿之內,只剩下了元帝一個人,面色冷凝,閉目養神。元帝睡著了,夢中,他又是那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他對穆陽雲蔚一見鍾情,他與穆陽雲蔚糾纏半生,當他第一次見到他與穆陽雲蔚的女兒的時候,他抱起了那個女孩,後來,他把失憶的穆陽雲蔚軟禁在京城郊外的宅子裡面,他為了給穆陽雲蔚治病,差點害死了如風,大青山下,穆陽雲蔚在哈伊族的軍兵護衛下絕塵而去,大青山下,如風被蕭平遠帶走。元帝,伸出手去,想要抓住她們兩個人,可是她們瞬間便消失了。元帝驚醒,“雲蔚,如風”,他竟然喊出了聲。大殿裡空無一人,元帝定了定神,自言自語,“雲蔚,如風,你們都離開了朕!”元帝憤怒,伸手把桌子上的東西打翻到地上。“你們都離開了朕!哈哈哈!”元帝大笑,笑過之後,笑容過後,垂手侍立,那樣地落寞,那樣地孤寂,彷彿瞬間老了十歲。過了一會兒,元帝又自言自語道,“還好,你們給朕留下了那個孩子!元家的血脈,有帝王之相!”從此,元帝的身邊經常有個小孩,這個孩子小的時候,元帝經常抱著他,等他稍微長大一點之後,元帝牽著他的手,暑往冬來,春去秋枯,日生日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元帝休息的時候,常常以逗弄這個孩子為樂,這個孩子也是異常聰慧,更神奇地是,他與元帝彷彿前世的緣分,元滿第一次見到元帝只有一歲半,自從見了元帝之後,他們兩個人相處得很好,元滿也不吵著回家,也不吵著要爹媽,他只要見到元帝,就要元帝抱。元帝,異常地寵愛他,他們之間倒是形成了最親密的關係。圓滿睡醒了,就會找元帝。元帝批奏摺的時候,元滿在一旁玩耍,後來圓滿識字了,他便湊過來看奏摺,元帝覺得有趣,以為他不懂什麼,就讓他看,沒有想到元滿過目成誦,元帝異常驚詫。見到元滿如此聰慧,元帝不禁審視著這個小孩,是啊,這個孩子,是如風與元安的孩子,他身上流淌著哈伊族女王的血液,還有元帝的血液,這個孩子本就是幾個帝王血液的繼承者,也許他生來就是王者吧。
元滿三歲便開始識字,元帝親自啟蒙傳授,元帝請了金世源作為元滿的老師,金師父為了穆陽雲蔚,為了如風,也為了這個孩子,答應了元帝這個請求。另外,元滿的病情金世源最瞭解,金師父替如風守護著這個孩子。金堂主不去皇宮給元滿授業,元滿要到金堂主位於杏林的宅邸去求學。元滿在六個月的時候來過這裡,那個時候如風給他治病,他們母子在一起呆了幾個月的時間,後來如風被元帝下旨召入宮中,後來被迫與蕭平遠去了北漠。緣分有時候無情無義,有時候卻兜兜轉轉,怎麼剪都剪不斷。金堂主,叱吒江湖的人物,一生守護一個穆陽雲蔚,順帶守護了她的女兒如風,她的外孫元滿。金堂主,這樣大名鼎鼎的人物,對月獨酌,不禁感嘆,也許前世我欠了她們母子太多,今生就是來還債的吧!這樣一位江湖大佬,竟然如此痴情,竟然無奈發出這樣的感慨,竟然一個人這樣寂寥!
北安王爺自從在行宮見過元帝之後,便心生疑惑,他自知事情不好,於是著手做了各種打算。他開始抓緊防備,他心裡的直覺告訴他,他的身世恐怕洩露了。他的身世之謎,只有他的母妃桂妃知道,元安自已知道,還有如風知道。他為了把如風弄到手,不惜丟擲這麼大一個秘密,就是為了用這個秘密把自已與如風捆綁在一起。原本他想,元滿出生之後,他或者殺瞭如風,讓這個秘密永久成為秘密,或者他將如風永遠囚禁在身邊,這樣還是隻有他們兩個知道這個秘密。沒有想到,後來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如風終於脫離了他的掌控,也帶走了這個秘密。金世源與蕭平遠都知道如風的身世,他們知道如風是元帝與穆陽雲蔚的女兒,而元安又在名義上是元帝的兒子,金世源與蕭平遠那樣聰明的人很快就會猜到元安的身份有問題。如若這兩個人想要查元安的身世,元安的秘密很快就會真相大白。以前,金世源與蕭平遠投鼠忌器,他們顧及如風,所以沒有洩露過這件事情,但是他們顯然是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現在,如風與蕭平遠都在北漠,元滿這個孩子已經被元帝接到了皇宮之內,他們沒有理由再為元安守護這個秘密。想到這裡,元安突然恨極了如風,一切都是因為這個女人,這個不安分的女人,這個該死的女人。元安動了殺機,於是他叫來冷麵。
奼紫嫣紅自從入宮之後,一直在後宮的樂坊負責編舞編曲整理樂譜。她們兩個人自從大仇得報之後,別無所求,一心一意地編寫樂曲舞曲。她們兩個人把東平王爺的母親芳妃留下的樂譜重新編輯整理,然後在此基礎上他們把自已多年所學都寫了出來,可以說這部樂曲舞曲是東平王爺的母親芳妃與奼紫嫣紅的心血之作。她們的生活簡單而充實,她們兩個人低調本分,從不招惹是非,日子過得倒也安心舒適。因為這本樂譜涉及到了東平王爺的母親芳妃的作品,她們兩個人與東平王爺經常打交道。東平王爺是大王朝有名的美男子,都說女孩像母親,東平王爺五官確實繼承了母親的優秀基因,這真是一張人神共憤的臉,多少男男女女都對這張臉痴迷無限。可是,奼紫嫣紅卻沒有對東平王爺表現出什麼樣痴迷的態度,東平王爺已經厭倦了那些男男女女對他的外貌所呈現出來的驚訝與痴戀。東平王爺厭倦了眾多男男女女對他的糾纏,這張臉給他召來了太多的是非,他平常一概閉門謝客,專心致志在家編書寫書,只為了過上平凡安靜的日子。原本,東平王爺像他的母親一樣,喜歡歌舞,喜歡京戲,以前,東平王爺自已偶爾也會扮上角色去唱兩出戏曲。東平王爺的扮相驚豔異常,雌雄難辨,因此也吸引了一些登徒浪子的不軌之心。奈何東平王爺是元帝的兒子,沒有敢對他造次。但是這讓東平王爺異常憤慨,從此閉門隱居,致力於學問。元帝在宮中設立樂坊,一方面是自已喜歡歌曲,另一方面,他也想讓這個有藝術細胞的兒子有個玩樂的所在,這個樂坊也是為了東平王爺而設定的。自從母妃芳妃薨逝之後,桂妃掌管了宮廷樂坊,樂坊不鹹不淡地存在著,上演一些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歌曲,東平王爺後來索性連宮中也不去了。後來,奼紫嫣紅來了,她們兩個人曾經是平江府青煙閣的藝伎,雖然大仇得報,但她們出身低微,倍受宮中之人嫌棄冷落。奼紫嫣紅從小生活在妓院,什麼人沒有見過,尤其是捧高踩低這樣的事情她們早已經見過了。見了太多,所以不會在乎,因為懂得人心,所以不再驚詫人性之惡毒。她們兩個人本是大家閨秀,卻遭逢大難,被迫輪流到妓院生存,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能夠生存下來並且保全自已,從此以後她們便能在任何環境中很好地生存下來。她們來到了皇宮之後,雖然最開始受到排擠冷落,她們也不哀怨,而是不斷地用各種小手段金錢收攏宮女太監,俗話說得好“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她們兩個人用了一些銀錢把這些宮廷中“小鬼”們打點好了之後,那些高高在上的妃嬪也不屑與這樣出生的兩個女人計較,流言蜚語大多出自宮廷的“小鬼”們,沒有了流言蜚語,她們憑藉這自已的聰慧與精湛的茶點與刺繡技藝逐漸收攏了各個宮廷的妃嬪。此後,她們便在宮廷安穩低調地生存下來。她們兩個人當初為了編制樂譜,曾經求見過東平王爺。東平王爺是出了名的冷麵王爺,恐怕除了皇上,一般人恐怕很難見到皇上。於是,奼紫嫣紅便精心編制了一曲“花間獨酌”的舞曲,在一次皇宮家宴中她們表演這支舞蹈。這支舞蹈果然吸引了東平王爺的注意,這支舞曲融入了京劇的元素與唱功,這支歌舞極具特色與專業功底,扮相精美,服裝華麗,曲調寬泛悠揚。奼紫嫣紅從小生活在那樣糟糕的環境中,她們非常善於察言觀色,從東平王爺的眼中,她們看到了東平王爺的心動。宮廷家宴之後,奼紫嫣紅便在外面等著東平王爺。東平王爺見到卸妝之後的奼紫嫣紅,驚為天人,更為她們兩個人的氣度所折服。她們兩個人雖然出身地位,卻能夠做到不卑不亢,順其自然。北安王爺同意與她們兩個人共同整理母妃蘭妃的樂譜,他還給這本書命名為《新編管樂》。她們三個人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有相同的觀點想法,有相似的生活理念,對藝術有相同的理念,他們幾個人在一起,不論身份高低貴賤,不管官銜階層,只求藝術層面的相同相融,正逢青年時,意氣風發,談笑間藝短情長!西芷王爺一直喜歡嫣紅,他不敢糾纏嫣紅,便遠遠地默默地看著嫣紅;東平王爺與西芷王爺雖然除了有共同的父親之外,沒有其它的往來,卻也為西芷王爺的深情所打動,藝術天分高的人通常都特別重情重義,不僅自已重情重義,也會為別人的重情重義而感動。東平王爺在與她們兩個人共同研究藝術的過程中找到了知已,找到了快樂,慢慢地,東平王爺開始喜歡上了奼紫姑娘。如果說嫣紅更有稜角,奼紫則是鋒芒內斂型的,她更善於綿裡藏針,以柔和的手段對付一切。東平王爺是個敏感略微帶點尖銳的美男子,他不喜歡盲目的痴纏,他也不喜歡盲目的順從,他喜歡有主見的女子,他又不喜歡太過強勢的女子,奼紫似乎在各個方面都滿足了東平王爺的期待。最關鍵的是,奼紫的眼睛長得非常像母妃蘭妃,奼紫非常擅長製作美食。漸漸地,東平王爺習慣了奼紫的眼眸,習慣了奼紫的美食,習慣了奼紫的溫柔,習慣了奼紫的歌舞,他愛上了奼紫。
這天晚上,奼紫正在準備糕點,明日她們兩個要與東平王爺商討一支新的戲曲,每當這個時候,奼紫就會準備一些糕點。他們經常邊吃邊談,東平王爺特別喜歡這些糕點,東平王爺是一個孤獨的人,奼紫看到東平王爺特別喜歡這些糕點,每次便用心地製作些美食,讓東平王爺高興一些。今晚,奼紫正在準備糕點後,便打算休息了。熄滅了燈,正打算睡覺,突然,奼紫突然看到窗戶外面黑影一閃,奼紫便趕緊下床拿起寶劍,躲在門後。那個黑影推開窗戶,翻了進來,奼紫拿起劍來與刺客打鬥了幾個回合,然後尋找機會高聲呼喊,隔壁的嫣紅趕緊帶人趕了過來,刺客趁機逃跑了。膽敢在皇宮之內行刺,真是膽大包天,元帝立刻派人調查此事。可是這個刺客非常狡猾,沒有留下任何痕跡。東平王爺知道此事之後,非常生氣,東平王爺從來不過問世事,可是為了奼紫,他親自去找元帝,請求將奼紫接出宮,讓她住進東平王府,由他來保護奼紫。元帝問,“你想讓奼紫以什麼樣的身份住進你的東平王府?”東平王爺跪下,“求父皇賜婚,將奼紫嫁給我做王妃。”元帝半晌沒有說話,他的手指敲打著椅子背。東平王爺一直跪著不起來,“父皇,兒臣是真的喜歡奼紫姑娘,兒臣願意娶她為妃,除了奼紫姑娘,兒臣無意再娶。”元帝十分喜歡這個兒子,他不想逼迫這個兒子,他希望這個兒子一生平安順遂。元帝還是不說話,東平王爺知道元帝的忌諱,於是便又對元帝說,“父皇,兒臣知道父皇擔憂奼紫的身份,奼紫父親的冤案已經平反了,奼紫也是官員之後,大家閨秀,她是一位好姑娘。”元帝的手指停住了,東平王爺見元帝不再堅持,接著說,“父皇,為了不影響皇家的聲譽,兒臣願意離開京城,去封地居住。請父皇成全。”東平王爺說著給元帝叩頭。元帝看著東平王爺,這個兒子什麼都好,淡泊名利,不會威脅自已的皇位,學富五車,長相俊美,只是太重感情,他太像她的母親蘭妃了。元帝答應了東平王爺的要求,東平王爺叩頭之後,便去接奼紫出宮。東平王爺的封地在北方,大約一個月之後,他們便出了京城,去往封地居住。東平王爺走的那一日,元帝站在城樓上,看著遠去的東平王爺。穆陽雲蔚離開了,如風離開了,元芷離開了,現在元平也離開了,一個個都走了!元帝,冷血帝王,竟然有些神傷,難道是老了嗎?生離有時候比死別更傷人,明明還活著,卻比死了還要生分。該走的留不住,現在京城只剩下兩個兒子,元清與元安,確切地說是一個兒子。他的皇位怎麼辦,元帝此時五十多歲,他還有時間,他需要時間等那個孩子長大。為了那個孩子,他不能揭穿元安的身份,可是他必須提防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