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章 這個不起眼的洗碗布居然還是喂良藥

民間老中醫80多歲了,有一位叫君怡的孩子在深圳所有的醫院治療鼻子,反反覆覆從未治療好過。

經過別人介紹下她母親利用放寒假的機會回到湖北孝感鄉下,找到附近村的老中醫,二話不說就開始把脈開方。

大家知道很多人都吃過絲瓜,也有人把它叫做菜瓜、布瓜等名字,現在可以說是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佳餚。

老中醫就家長開這個絲瓜絡加一些中藥,家長當時有些懷疑,我婆婆種了很多絲瓜絡,還直接回去煮水好了,老中醫還特別高,施華洛加這些中藥同步使用效果好點,如果只用絲瓜絡很難好。

聽說急性鼻竇炎是以流黃膿涕,鼻塞不通,嗅覺減退,頭昏脹痛為主症。作者用本方治療急性鼻竇炎患者500多例,治癒450例。

並且不收錢的,而且也不買藥,只是患者善良的給點紅包。

君怡媽媽在深圳醫院花費幾年,將近上萬元都沒有治好過,沒想到會到鄉下一個月就把孩子鼻炎治好了,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感動,她包30塊錢紅包給老中醫,這點錢雖然不多,但是意義重大。

但是對於過老的絲瓜來說,很少有人把它作為一種食物來攝入,但是很多人卻也知道老絲瓜的瓜絡可以用來洗碗或者做成柔軟的鞋墊。

我曾經也不知道,也是用來洗碗,而且洗的很乾淨。

絲瓜絡作為去除外皮和果肉之後剩下的部分,是一種非常實用以及功效良好的藥材。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通經絡的作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常用來洗碗的它,原來還是一味藥材,一味絲瓜絡,養生大功效!它的這3大功效,極少人知道!不過就連老中醫都誇讚它是個“寶”。

1.通行經絡

絲瓜絡作為一味藥材,可以很好地疏通經脈,一旦有了岔氣不順、呼吸困難等經絡問題,可以用絲瓜絡泡水喝來改善。

有些朋友喜歡在吃飯時說話,甚至是大吵大鬧或者大聲吼叫。突然之間就覺得胸悶難忍,燥熱難耐。

當然,如果有適量的桔梗也可以加進去,這樣的治療效果更加好。絲瓜絡加上桔梗,兩者合璧可以有效改善胸悶岔氣的症狀。

2.緩解腿疼

很多中老年人會在陰冷天感覺腿腳發冷,加之顫抖。甚至即使在夏天也會腿寒發軟,稍微遇到風寒或者陰雨天氣,就會感覺症狀加劇,疼痛難忍。

用絲瓜絡煎服來治療此病症,就可以有效緩解腿冷腿顫的情況發生。

中醫認為,絲瓜絡的紋路類似於人體經脈,食用絲瓜絡可以藉助其中的氣息來引導人體經絡,達到疏絡活血的作用,氣血不足、腿冷腿顫都可以服用絲瓜絡來治療。

服用方法也很簡單,取絲瓜絡10克,加之濃湯藥汁煎服,趁藥汁溫熱時服用。只需每日一次,就可以溫血活絡。

另外每晚睡前可以取絲瓜絡100克用熱水煮半小時,取用熱汁涼後浸泡雙腳。連續兩週堅持,就可以有明顯療效。

3.解毒涼血

絲瓜絡性甘味平,甜味清熱,還可以解毒涼血。對於風溼痺症等症狀,比如關節紅腫脹熱的症狀,可以在常規藥方中加入絲瓜絡數十克,來緩解關節紅腫熱痛的症狀。

當然了還有些特殊症狀的也有其他治療辦法。

比如:複方蒼耳子散治療急性鼻竇炎

桑葉、蘆根、蒼耳子、桔梗、辛夷、白芷、魚腥草。

服法:每日1劑,煎2次。也可用5-10劑合煎後取汁,分10日服用。

向病情範某,男,22歲,工人。患鼻竇炎已4年,曾做上頜竇穿刺確診。於79年12月18日來診。主訴:發病已3天,頭痛、鼻塞、流黃膿涕。查中鼻道有膿,上頜竇有壓痛。投予本方6劑。藥後症狀有改善,中鼻道已無膿,上頜竇壓痛(一)。又投4劑,鞏固療效而告愈。未再來診。

鼻竇炎屬祖國醫學“鼻淵”範疇,慢性者又稱“腦漏”。多由外感風寒,鬱久化熱,壅塞清竅所致。《醫學正傳》認為:“火鬱上焦,肺氣不通,抑鬱成涕。”急性鼻竇炎是以流黃膿涕,鼻塞不通,嗅覺減退,頭昏脹痛為主症。方用蒼耳、辛夷散風通竅;白芷祛風止痛,消腫排膿;桑葉疏風清熱;魚腥草清熱排膿;桔梗引藥上行,又能宣肺排膿;取千金葦莖的蘆根,意在入肺清熱,增強排膿之功。

本方治療急性鼻竇炎500多例,效果顯著,治癒450例。對患有息肉者效差。如息肉摘除後,再辨證治療也有一定效果。雖患急性鼻竇炎,但素質較差,正不勝邪,單用本方疏風清熱,邪氣難以外達,且易於滯留,故效果較差。

對一些慢性鼻竇炎無效,如雖有鼻塞、黃涕、頭昏等症,因系膽移熱於腦所致;有的是肺脾氣虛,挾有溼邪停滯,濁陰內積清竅所致;有的是因肺氣虛寒,脾氣不足,清陽不升,濁陰不降所致,故用本方無效。

總之,在臨證時,首先要辨證求因然後恰當用藥,方能藥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