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博源又聯絡了王強。王強語氣十分強硬:“教育局必須嚴肅處理這個老師!現在是法治社會,老師怎麼能隨便打人?我兒子的心靈受到了傷害,學校必須給我們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
為了更全面地瞭解情況,博源決定親自前往市實驗一小。走進校園,朗朗的讀書聲傳來,可博源的心情卻十分沉重。他先來到校長辦公室,與張建國校長交談。張校長嘆了口氣,說道:“博老師,這件事真的讓我們很頭疼。一方面,我們理解家長的擔憂;另一方面,我們也知道老師們在管理學生時確實面臨很多困難。您看這事該怎麼處理才好?”
博源沉思片刻,說道:“張校長,我想先去三年級(2)班瞭解一下情況,和學生們還有其他老師聊一聊,這樣才能找到妥善的解決辦法。”
在張校長的陪同下,博源走進了三年級(2)班的教室。此時正值課間,孩子們在教室裡嬉笑玩耍。博源注意到,一個瘦瘦小小的男孩坐在角落,低著頭,正是王浩。他走過去,輕聲問道:“小朋友,能和叔叔聊一聊嗎?”王浩抬起頭,眼神中滿是戒備,猶豫了一下,點了點頭。
從王浩的口中,博源得知,他之所以在課堂上搗亂,是因為覺得學習太無聊,想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而他的父母平時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陪伴他,對他的學習也不太關心。這讓博源心中一緊,意識到問題的根源或許不僅僅在於老師的懲戒方式。
隨後,博源又找了班上其他同學和任課老師瞭解情況。同學們反映,王浩雖然調皮,但其實很聰明,只是缺乏正確的引導。其他任課老師也表示,希望能找到一個既能約束王浩行為,又不傷害他自尊心的辦法。
走出教室,博源站在走廊上,望著操場上奔跑嬉戲的孩子們,腦海中不斷思索著解決方案。他想到了模擬系統5.0版,或許可以利用其中的自定義場景生成功能,模擬出類似的家校矛盾場景,提前預演各種解決方案,找到最妥善的處理方式。
一場關於教育懲戒的風波,才剛剛拉開序幕,而博源知道,自己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他必須運用好新升級的模擬系統,在維護教育秩序和保障學生權益之間找到那個平衡點……
回到教育局辦公室,博源立即啟動模擬系統5.0版。他調出自定義場景生成介面,透過「ai資料萃取系統」將市實驗一小的事件細節錄入。隨著資料流的飛速運轉,一個高度擬真的虛擬場景在他腦海中構建起來:三年級(2)班的教室裡表情各異的家長、焦慮的李芳老師,甚至連王浩倔強又不安的神態都栩栩如生。
“難度係數設定為80%,加入突發家校衝突變數。”博源低聲調整引數。場景中,王強突然帶著數位媒體記者闖入學校,要求現場直播處理過程,輿論壓力瞬間爆棚。博源操控著模擬角色開始應對,他先是安排獨立會議室進行三方會談,卻因王強拒絕單獨溝通而失敗;嘗試引入心理諮詢師調解,又被王強質疑專業性。最終,模擬場景因矛盾激化導致家長集體罷課,任務失敗提示彈出:“扣除當前能量2800點。”
博源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系統的懲罰讓他清醒意識到問題的複雜性。他調出「學員行為分析儀」,將王浩近期的課堂表現資料匯入。分析結果顯示,王浩的搗亂行為呈現週期性規律,每逢週三下午和週五上午最為嚴重——正是他父母出差頻繁的時段。這個發現讓博源心中一動,他決定從家庭關係切入。
再次來到市實驗一小,博源沒有急著約談家長,而是先邀請李芳老師進行深度溝通。教師休息室裡,李芳抱著一疊作業本,眼圈泛紅:“我知道動手不對,可當時全班四十雙眼睛看著,不做點什麼根本壓不住場面。”博源注意到她辦公桌上擺著的“優秀班主任”獎狀,突然問:“您帶過的學生裡,像王浩這樣的孩子多嗎?”
這句話開啟了李芳的話匣子。她翻出往屆學生檔案,指著泛黃的照片說:“三年前有個孩子和王浩情況很像,後來我們透過家校共育計劃,讓家長每週參與一次課堂活動,孩子慢慢就變了。”這個案例讓博源眼前一亮,他立即在系統中兌換“家校協作方案模板”,結合王浩的家庭情況進行修改。
與此同時,博源透過系統模擬出與王強的三次對話場景。第一次直陳教育懲戒的邊界,王強反應激烈;第二次以同為父親的身份共情,王強態度有所緩和;第三次展示王浩在校的進步影片和心理評估報告,終於讓王強沉默下來。掌握了溝通策略後,博源向張建國校長提議召開特殊的“教育研討會”。
會議當天,博源特意將地點選在學校的心理諮詢室,柔和的燈光和舒緩的音樂讓氣氛不再劍拔弩張。他先播放了一段精心剪輯的影片:王浩在美術課上專注畫畫的樣子,運動會上奮力奔跑的瞬間,還有偷偷幫值日生擦黑板的背影。王強盯著螢幕,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座椅扶手。
“王浩爸爸,您覺得孩子身上最珍貴的品質是什麼?”博源的問題讓會議室陷入寂靜。王強張了張嘴,最終低聲說:“他...他很善良,會把零花錢分給流浪貓。”博源抓住時機:“其實李芳老師一直關注著這份善良,她那天的懲戒確實欠妥,但出發點是希望王浩能把精力用在正確的地方。”
李芳這時拿出一個特殊的筆記本:“這是我準備的‘進步存摺’,王浩每完成一項課堂任務,就能獲得一枚星星貼紙,集滿十顆可以兌換願望。”王強看著本子上已經貼了三顆星星,突然捂住臉:“是我們做得不好,總是用‘忙’當藉口...”
就在氣氛逐漸緩和時,系統突然彈出支線任務:“家長代表提出建立‘教育懲戒標準委員會’,請在30分鐘內給出回應方案。”博源迅速呼叫模擬商場的“快速預案生成器”,提出成立由家長、教師、教育專家組成的三方監督小組,制定分級懲戒細則,並引入行為矯正課程作為替代措施。這個方案得到了在場所有人的認可。
會議結束時,王強主動向李芳道歉,兩人約定共同制定王浩的個性化教育計劃。博源看著窗外重新綻放笑容的王浩,系統提示音適時響起:“支線任務完成,獲得雙倍能量獎勵5600點。”這次風波的初步解決,不僅讓博源對系統的應用更加得心應手,也讓他深刻體會到:教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判斷題,而是需要智慧與溫度的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