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2章 貧困補助風波(三)

晨光熹微,博源便驅車前往東嶺小學。踏入校園的剎那,他的模擬洞察術突然發出細微的警示,一個標註著“2”的光點在三年級教室方向閃爍。博源不動聲色地順著走廊前行,輕輕靠近三年級教室的窗邊。

透過玻璃,教室內的景象映入眼簾。只見一個扎著粉色蝴蝶結的小女孩,正鬼鬼祟祟地將同桌的文具快速塞進自己的書包,那狡黠的笑容與稚嫩的臉龐形成鮮明反差。博源眉頭微皺,內心已然明白,這看似簡單的偷竊行為背後,或許與貧困補助評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隨後,博源找到了小女孩的班主任。從班主任口中得知,這個女孩名叫小美,是貧困補助的申請人之一。在班級裡,小美不僅經常小偷小摸,還習慣性撒謊,這讓老師們頭疼不已。博源意識到,小美身上的問題或許正是揭開東嶺小學補助評選亂象的關鍵突破口。

接下來的兩天,博源開啟了緊張的走訪調查工作。他與學生們談心,向家長們瞭解情況,還仔細查閱學校的評選資料。調查發現,東嶺小學雖然沒有出現像西鄉初中那樣嚴重的舞弊行為,但評選過程中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補助評選標準模糊不清,沒有一套嚴謹、科學的界定方式;公示環節更是流於形式,僅僅在公告欄貼出名單,並未真正接受全校師生和家長的監督。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貧困孩子,在班級投票環節中因缺乏表現機會而落選,而個別家庭條件尚可、善於討好同學的孩子卻拿到了補助。

帶著沉甸甸的調查結果,博源回到教育局,向陳副局長進行了詳細彙報。陳副局長聽完後,臉色凝重如霜:“這次事件徹底暴露了我們在貧困生補助管理上的巨大漏洞。市局決定成立專項督查組,對全市學校展開拉網式排查。博源,你擔任副組長,重點負責農村學校的整改工作。”

博源眼神堅定,鄭重地點頭回應:“是,保證完成任務!”

此後的一個月,博源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穿梭於各個學校之間。每到一處,他都會熟練地運用模擬洞察術,憑藉敏銳的洞察力,精準地找出隱藏在平靜表面下的問題。在他的不懈努力與積極推動下,一套全新的貧困生補助評選機制逐步建立起來。除了對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嚴格核查,還引入了心理評估和日常表現考察環節;評選全程錄影,結果不僅在校園公示欄張貼,還同步在教育局官網公示,全方位接受社會監督。

隨著整改工作的深入推進,博源明顯察覺到家長們態度的轉變。曾經充滿質疑和憤怒的眼神,漸漸被信任和感激所取代。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也終於得到了應有的關懷與支援。

一天傍晚,博源再次來到西鄉初中。夕陽的餘暉溫柔地灑在操場上,幾個孩子正在歡快地打籃球,此起彼伏的歡聲笑語在校園裡迴盪。博源遠遠望去,驚喜地發現那個曾經偷東西的小美,正和同學們一起認真地打掃衛生,臉上洋溢著燦爛而純真的笑容。這一刻,博源內心滿是欣慰,他開啟系統面板,模擬洞察術的光芒溫暖而柔和,彷彿也在為孩子們的改變而欣喜。

整改工作步入正軌後,博源絲毫沒有放鬆警惕。他深知,制度的完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讓公平公正的理念深深紮根於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在一次走訪某山區小學時,模擬洞察術突然在校長辦公室方向亮起微弱的“2”級警示。博源心中一緊,快步走向校長辦公室,推門而入,看到校長老周正對著堆積如山的補助材料長吁短嘆,滿臉愁容。

“周校長,遇到什麼難題了?”博源主動上前詢問。

老周摘下老花鏡,揉著發紅的眼眶,聲音裡滿是無奈:“博源同志,這次補助名額只有5個,但符合條件的孩子足足有12個。這些孩子都太可憐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選......”說著,老周翻開一本破舊的筆記本,裡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有父母雙亡、只能跟著年邁奶奶生活的留守兒童;有父親身患重病,全家僅靠母親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孩子;還有住在漏風漏雨的土坯房裡,卻始終保持年級第一的寒門學子。每一個孩子的故事,都讓人揪心不已。

博源沉默了許久,隨後啟動模擬洞察術,仔細掃描這些孩子的資料。在心靈感知的波動中,他發現一個叫小雨的女孩資料下閃爍著特殊的微光。這個父母離異、跟著殘疾爺爺生活的孩子,不僅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還經常主動幫助同學補習功課,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小太陽”。

“周校長,我們或許可以換個思路。”博源思索片刻後提議道,“除了固定補助,能否聯合社會力量設立‘勵志獎學金’?對於那些雖然家庭困難但品學兼優的孩子,用另一種方式給予支援。”

老周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但很快又黯淡下去,無奈地搖頭:“話是這麼說,可我們這窮鄉僻壤的,上哪找贊助啊?”

博源想起升級後的模擬美食術,心中頓時有了主意。他立刻聯絡市局宣傳科,精心策劃了一場“鄉村教育公益晚宴”,並向眾多企業家、慈善機構代表發出誠摯邀請,希望他們走進山區小學,親身感受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晚宴當天,博源親自下廚,運用模擬美食術,將鄉土風味與精緻擺盤完美融合,精心烹製了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佳餚。以山間野菌熬製的濃湯,鮮香濃郁,每一口都飽含著大自然的饋贈;用梯田紅米制作的創意飯糰,造型獨特,口感軟糯香甜;還有那造型如春筍般的特色糕點,栩栩如生,彷彿將春天的生機與活力都凝聚其中。

席間,企業家們被孩子們純真的笑臉和艱苦的學習環境深深打動,而博源呈上的美食更讓他們讚不絕口。一位餐飲集團的負責人激動地站起身,當場表態:“我願意每年出資20萬,設立‘春筍勵志獎學金’,專門資助這些有潛力的孩子!”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不僅是對美食的讚賞,更是對孩子們未來的美好期許。

與此同時,博源在整改過程中敏銳地發現,部分學校存在“重物質補助、輕心理關懷”的嚴重問題。他運用模擬洞察術對受助學生進行全面的心理評估,結果顯示,不少孩子因長期揹負“貧困生”的標籤,內心逐漸產生了自卑心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博源積極推動建立了“陽光成長計劃”,組織專業的心理教師定期為孩子們開展團體輔導,還邀請優秀校友回到學校,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孩子們勇敢面對困難,樹立自信。

在一次回訪中,博源遇到了曾經因補助風波大鬧學校的碎花襯衫婦女。如今,她的兒子小強已是班級學習委員,性格也變得開朗活潑。“領導,多虧了您,現在孩子再也不用看著別人的臉色。他說以後也要當老師,幫助更多像他一樣的孩子!”婦女緊緊拉著博源的手,眼中滿是感激的淚水。這一刻,博源深深感受到自己工作的意義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