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6章 電詐風波(三)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在博源和探險隊的協助下,逐漸摸清了一個大型電信詐騙集團的架構。這個集團以東南亞為據點,透過網路與國內的黑灰產團伙勾結,形成了一條完整的詐騙產業鏈。他們分工明確,有人負責收集個人資訊,有人負責實施詐騙,有人負責洗錢。

警方決定收網,一場跨國聯合行動悄然展開。在國際刑警組織的協調下,中國警方與東南亞相關國家的警方緊密合作。行動當天,各國警方同時出擊,對詐騙集團的多個窩點進行突襲。經過激烈的抓捕行動,成功抓獲了數百名犯罪嫌疑人,搗毀了多個詐騙窩點,查扣了大量用於詐騙的裝置和資金。

然而,博源知道,這場與電信詐騙的鬥爭遠未結束。雖然這一次成功打擊了一個大型詐騙集團,但只要網路存在,詐騙分子就有可能捲土重來。他繼續帶領網路探險隊,不斷研究新出現的詐騙手段,與警方和相關部門保持密切合作。

在後續的日子裡,博源在各大學校、社群持續開展網路安全和防詐騙宣傳活動。他透過舉辦知識競賽、主題演講等多種形式,提高大眾的防騙意識。他還推動學校將網路安全教育納入日常課程體系,從根源上培養學生的網路安全意識。

在一次社群宣傳活動中,一位大爺拉著博源的手說道:“小夥子,多虧了你啊,要不是聽了你的講座,我差點就把養老錢給騙子轉過去了。”博源笑著回答:“大爺,這是我應該做的。只要大家提高警惕,騙子就沒有可乘之機。咱們一起努力,讓詐騙分子無處遁形。”

博源深知,要想徹底遏制電信詐騙,不僅需要打擊犯罪,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提高全民的防範意識。他和他的網路探險隊,將繼續在這條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為守護人們的財產安全和網路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在博源以為電信詐騙的勢頭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時,新的危機悄然降臨。

一個神秘的新型詐騙組織出現在網路的陰暗角落。這個神秘的新型詐騙組織與以往那些急於斂財、手段略顯粗糙的詐騙團伙截然不同。他們行事極為隱秘,策劃的騙局更是精巧複雜,彷彿經過了精心的佈局與謀劃。

首先引起博源注意的是一系列看似毫無關聯的異常事件。在某知名高校,一些學生收到了來自學校官方郵箱的郵件,聲稱學校正在進行一項重要的學術調研,需要學生們填寫一份詳細的個人資訊問卷,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以及父母的聯絡方式等敏感資訊,完成問卷的學生將獲得高額的學術獎勵。起初,一些學生對此心存疑慮,但郵件格式正規,且發件人顯示的確是學校官方郵箱,加之獎勵頗為誘人,不少學生還是填寫了問卷。然而,問卷提交後,所謂的獎勵並未到賬,緊接著,部分學生的銀行卡出現了不明原因的小額資金轉出。

與此同時,在一些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了一批看似普通的網紅賬號。這些賬號釋出的內容多是時尚穿搭、生活趣事等熱門話題,吸引了大量粉絲關注。但一段時間後,這些網紅開始向粉絲推薦一款名為“財富共創計劃”的專案。他們聲稱這是一個由知名投資機構與網際網路巨頭聯合發起的創新投資專案,只要投入少量資金,就能獲得高額的年化收益,且有專業團隊保駕護航。粉絲們在網紅的煽動下,紛紛投入資金。可沒過多久,這些網紅賬號突然全部消失,投資的平臺也無法登入,粉絲們血本無歸。

博源敏銳地察覺到這些事件背後可能存在著同一個幕後黑手。他立刻帶領網路探險隊展開調查。透過對郵件伺服器的追蹤,他們發現,雖然郵件看似來自學校官方郵箱,但實際上是經過了複雜的技術手段偽造的。詐騙者利用了學校郵箱系統的一個微小漏洞,巧妙地篡改了發件人資訊,使得郵件看起來毫無破綻。而那些社交媒體上的網紅賬號,探險隊發現它們背後的註冊資訊全是虛假的,且這些賬號之間存在著某種隱秘的聯絡,似乎都由一個核心團隊操控。

在深入調查過程中,博源和探險隊發現這個神秘組織擁有極高的技術水平。他們運用了先進的加密技術來隱藏自己的網路蹤跡,每一次與受害者的溝通都經過多層加密,使得追蹤變得異常困難。而且,他們似乎對受害者的心理有著精準的把握,知道如何利用人們的信任、貪婪以及對權威的敬畏來設計騙局。

為了揭開這個神秘組織的面紗,博源運用自己的模擬洞察術,從受害者的描述以及收集到的有限線索中,試圖構建出詐騙組織的行為模式和心理畫像。他發現,這個組織在選擇目標群體時非常有針對性。高校學生群體容易受到學術獎勵等利益的誘惑,且對學校官方的資訊警惕性相對較低;而社交媒體上的粉絲群體則更容易受到網紅效應的影響,對看似可靠的投資專案缺乏足夠的判斷力。

隨著調查的深入,博源意識到這個神秘組織的規模可能遠比想象中龐大。他們不僅僅侷限於國內,其觸角似乎已經延伸到了國際範圍。在與國際上一些網路安全組織交流後,博源得知在其他國家也出現了類似手法的詐騙案件,只是形式略有不同。這表明這個神秘組織可能是一個跨國的犯罪團伙,有著強大的組織架構和資源調配能力。

博源深知,要對抗這樣一個強大的對手,僅靠自己和網路探險隊遠遠不夠。他再次與警方取得聯絡,詳細彙報了調查的進展情況。警方高度重視,迅速聯合國際刑警組織以及各國的執法機構,共同成立了一個跨國專案組,專門針對這個神秘詐騙組織展開調查。

在專案組的第一次會議上,博源向各國代表詳細介紹了目前掌握的線索。“這個組織的技術手段非常先進,他們利用了最前沿的網路技術來實施詐騙,而且對不同地區、不同群體的心理和行為習慣都有深入研究。我們目前發現的這些案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要想徹底打擊他們,需要各國之間緊密合作,共享情報。”

各國代表紛紛表示贊同,會議決定,各國警方將分別負責本國境內相關案件的調查,重點追蹤詐騙組織的資金流向、網路伺服器位置以及人員線索。而博源和他的網路探險隊則繼續發揮技術優勢,深入網路的暗網部分,尋找與這個神秘組織相關的更多資訊。

然而,就在專案組緊鑼密鼓地展開調查時,神秘組織似乎察覺到了危險的臨近。他們開始更加謹慎地行動,作案頻率明顯降低,但每一次出手都更加隱蔽和致命。在一次行動中,警方好不容易鎖定了一個疑似與神秘組織有關的聯絡點,當他們展開突襲時,卻發現這裡早已人去樓空。現場被清理得乾乾淨淨,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很明顯,神秘組織提前得到了風聲,順利逃脫。這讓專案組意識到,這個對手不僅狡猾,而且在警方內部或相關調查環節可能安插了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