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她的心裡有事,總憋著可不是辦法。”
父親點頭贊同:
“那就今晚吧,咱們一起跟她聊聊,不能再讓她一個人悶在房間裡了。”
晚飯過後,於潔默默地收拾了自已的碗筷,簡單地回應了母親的關切,便回了房間。
她關上房門,卻沒有開燈,只是坐在桌前,目光落在那本依然空白的筆記本上。
她的心裡亂成一團,卻無從理清。
這時,敲門聲輕輕地響起。
父親的聲音傳來:
“小潔,是爸爸和媽媽。,咱們聊聊好嗎?”
於潔愣了一下,遲疑地走過去開啟燈,然後拉開了門。
看到父母站在門口,父親神色柔和,母親則帶著一絲擔憂。
她知道,他們一定注意到自已最近的異常了。
父親走進房間,坐在椅子上,拍了拍旁邊的座位:
“來,小潔,坐這兒。”
“咱們一家人,說說心裡話。”
母親也跟了進來,將房門輕輕地關上。
她看著女兒,語氣溫和卻又帶著幾分小心:
“小潔,最近這段時間,爸爸媽媽都看出來了,你心裡有事吧?”
“是不是……學校裡發生了什麼?”
“或者,是不是有人讓你為難了?”
於潔低下頭,雙手交錯著搓動,似乎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口。
她咬了咬唇,搖搖頭說道:
“沒什麼,媽,我就是……最近有點累。”
父親輕輕地嘆了口氣,語氣更加誠懇地說道:
“小潔,你不用怕,也不用藏著掖著。”
“爸爸媽媽只是想讓你知道,不管發生什麼事,咱們是一家人。”
“有什麼心事就說出來,爸爸媽媽一定會站在你這邊,幫你一起解決的。”
母親接過話頭,眼神裡滿是疼惜:
“小潔,從小到大,你都四個孩子中是最乖的一個孩子,聽話得讓我們從來都不用為你去操心。”
“可是我們也知道,正因為你太聽話了,有些事情你可能不會輕易地跟我們說。”
“媽媽想告訴你,現在你已經長大了,有些話其實可以和爸爸媽媽敞開來講。”
“就算是感情上的事,媽媽也不想再像以前那樣管得那麼嚴了。”
於潔聽到這裡,抬起頭看著母親,眼裡閃過一絲動容,但她依然緊抿著嘴,沒有開口。
父親見狀,溫聲說道:
“小潔,爸爸媽媽不是想要干涉你,而是擔心你。”
“你從小就聽話懂事,可是我們明白,聽話的孩子也會有自已的煩惱。”
“特別是……感情上的事情。”
“爸爸媽媽不希望你什麼事情都一個人扛著。”
母親點點頭,說道:
“是啊,小潔,我們做父母的當初對你們要求的,的確是有點太過了。”
“那時候,爸爸媽媽總怕你們因為感情分心,影響了學習。“
“可是現在想想,那時候我們確實是做錯了。”
“感情是人之常情,我們不該讓你對正常的交往產生恐懼。”
這一番話,讓於潔心頭的防線一點點地產生了鬆動。
她抬起頭看著父母,眼眶微微地發紅,聲音有些哽咽:
“爸、媽,其實我……”
話到嘴邊,她又遲疑了。”
母親握住她的手,語氣溫柔卻堅定地說道:
“沒關係,孩子,慢慢說。”
“不管是什麼,爸爸媽媽都在。”
這一句真摯的話,終於讓於潔放下了戒備。
她深吸一口氣,抬頭望向父母,似乎想尋找他們眼中一絲安慰或鼓勵。
片刻後,她終於鼓起勇氣,緩緩開口,聲音裡夾雜著幾分遲疑和壓抑已久的情緒。
“爸,媽,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你們說清楚。”
她嚥了咽口水,語氣裡透著些許糾結。
“現在,我的心裡有點亂,也怕你們會誤會。”
她頓了頓,像是在組織語言,又像是在掙扎要不要把心中的困惑徹底向自已的爸爸媽媽進行坦白。
“陳宇……是我的高中同學。”
她終於在父母面前吐出了那個名字。
“上高中的時候,他總愛捉弄我,跟我開些無聊的玩笑,弄得我特別煩他。”
“所以在高中同班的那兩年裡,我們幾乎沒什麼往來,也算不上關係好的同學。”
她低下頭,眼睛盯著自已的手指,聲音變得更低了些:
“可是我沒想到,上了大學又在同一所學院遇到了他。”
父母沒有插話,靜靜地聽著。
於潔抬頭看了他們一眼,又繼續說道:
“送爸爸上火車後,我發現我的感冒加重了,嗓子特別疼。”
“我在學院準備去醫務室的時候,便遇到了他。”
“當時,他主動陪我去學院的醫務室看病,還幫我拿藥。”
“後來軍訓的時候,他擔心我的嗓子沒好,專門到我們班軍訓的地方,給我送來胖大海。”
“他還牢記著學院醫務所醫生的叮囑,提醒我軍訓的時候,儘量不要跟著其他同學一起喊口號,還要把胖大海泡在水杯裡,一定要多喝水。”
她的語氣中帶著一點難以言喻的情緒,說到這裡時,眉頭輕輕地皺起,似乎在回憶那些細節:
“再後來,我們開始偶爾一起吃飯,週末也會相約出去,野炊、看電影、跳舞……就是一些很普通的同學間的相處。”
“那時候,我只覺得他人還不錯,跟高中時的印象不太一樣,也沒多想什麼。”
說到這裡,她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得更低了:
“可是真正讓我有些動搖的,是去年十二月的事。”
“他姐姐和外甥出了意外……去世了。”
她的聲音開始有些哽咽,手指也無意識地絞著衣角。
“他跟他姐姐的感情特別深,那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
“他變得特別沉默、情緒特別低落,有時候甚至連飯都不吃。”
“我……可能從那個時候起,就有點心疼他了,應該對他也有點同情吧。”
“所以,我會經常陪他一起吃飯,跟他說話,希望他能好受一些。”
她頓了頓,目光遊離不定:
“他請假回家處理他姐姐的後事,落下了兩週的課。”
“臨近期末考試,為了不影響考前複習,以便順利透過考試,我就幫他補抄了課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