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賠償!”
“打死他們,要什麼賠償?”
“打死他們!打死他們!”
……
一座剛剛開始建築的磚房被瞬間拆除,磚頭全部被砸向領事館。
一人一磚,速度很快一座磚房就沒了。
很多人都沒拿到磚頭,恨恨不已。
洋人士兵全部縮排房子,外面不見一人。
兩個時辰後,民眾越來越多,很快就突破了十萬。
十萬之眾,估計每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這些洋人。
持續到夜間,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回家,仍然在領事館外怒吼。
又過兩個時辰,約有三四千人離開,但又有一萬多人聚來。
廣場上堆起了火堆,有些民眾圍在一起商議怎麼處罰這些洋人。
其中有馬偉奇等十一家幫會主事人。
持續到第二天午時,官府派來三百士兵勸返民眾,遭到民眾辱罵,時間不長就爆發衝突。
三百士兵開始後退,領頭的軍官喊得嗓子裂開都沒什麼用。
後來,軍官和部下開始爭吵,可以看出,士兵們大部分都傾向民眾,厭恨鴉片。
但有很多士兵張著口打著呵欠,所有人明白這些士兵都是吸食鴉片的,所謂的雙槍將。
天藝雜技團的人聚集在一起,鐵山和飛鷹等都開始煙癮上身,一個個呵欠連連,淚水連連。
在這裡沒有誰敢吸食鴉片,一旦拿出鴉片,很快就可能被民眾撕碎。
忽聽一聲喊:
“知府來了,知府來了!”
楊玉娘回頭一看,廣州知府一邊走近人群一邊彎腰施禮:
“大家好,大家好!”
知府首先來到馬偉奇等面前,低聲和馬偉奇等十一家幫會主事人交談。
很多人開始辱罵知府,甚至於開始投擲石頭,但很快就被馬偉奇指揮青幫制止。
幫會和知府開始爭吵,後來不知知府說了什麼,十一家幫會主事人開始和知府達成共識,所有的幫會開始指揮民眾撤離。
知府乘機大聲喊:
“現在撤離,洋人會給死傷者一筆厚重的賠償,如果事情鬧大,什麼都沒有。”
民眾沒有幫會那麼團結,很多人開始離開,一個時辰後廣場上只剩下數百人了。
張吉義恨恨不已但沒辦法,只好帶著眾人離開。
回到住所,張吉義神情轉而興奮,讓韓大娣韓小娣去買酒買肉:
“今天很解氣,我們要慶祝!”
又對鐵山和飛鷹等說:
“官府要求一年內全部戒菸,各位一定要做到,否則……”
否則沒有下文,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否則會被逐出雜技團,如果那樣,何以養家活口?
雜技團規定,在團裡幹三十年者可以在團裡養老送終,雖然沒有了工錢但可以享受吃住穿衣。
但如果一直吸食鴉片,張吉義可以堂而皇之逐出他們。
本來,鐵山和飛鷹還可以演出十幾年,可因為吸食鴉片兩人先後都有一次演出失敗的劣跡,他們高強度的演出被撤銷。
鐵山演出的刀槍不入曾經紅極一時,是雜技團的第一強項,可吸食鴉片一年後在演出時居然被破了鐵布衫,幾乎喪命,讓雜技團失去很多觀眾。
飛鷹的強項是輕功,高空飛入是他的強項也是雜技團強項,可近兩年訓練時經常掉落在地,飛不起來了。
張吉義一方面痛恨鴉片一方面想方設法想趕走鐵山飛鷹和兩個吸食鴉片的,但這些人在雜技團根深蒂固,而且為人處世不錯,所以很難趕走,今天這些話是第一次公開,說明他已經有了決心。
這些話可以算是最後通牒。
但所有人都能夠諒解張吉義,雜技團不可能白養著他們,因為這些人不但吃飯穿衣,還要拿出金銀購買鴉片,這事攤誰都不能忍耐。
何況這些費用都是大家的錢,屬於所有人的分紅。
酒肉上來了,很多人興高采烈,但一部分因為戒菸的事悶悶不樂。
楊玉娘對鐵山和飛鷹很敬重,所以心情非常沉重。
接下來幾天,經常聽到鐵山和飛鷹的咆哮和呼喊,這是戒菸的痛苦。
但沒幾天就沒有了這種聲音,所有人很失望,他們的戒菸失敗了。
楊玉娘找到張吉義說:
“把這些人集中在一起,我有辦法讓他們戒菸。”
張吉義奇怪地望著楊玉娘: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把這些人集中在一起,我有辦法讓他們戒菸。”
張吉義望著楊玉娘沒有說什麼,很久才說:
“好,試試吧。”
戒菸丸很貴,一顆一兩黃金,一個月戒菸就要三十兩黃金,如果楊玉娘有辦法就太好了。
如果鐵山和飛鷹就要成功,對於天藝雜技團來說憑空增加了兩個頂樑柱,何況要節省很多錢財,何樂不為?
八個吸食鴉片的被送進一間大棚,楊玉娘讓他們全部吃飽喝足,然後點了所有人的膻中穴和啞穴。
這些人都失去掙扎的力量,又不能呼叫,等煙癮上來只能眼睜睜地靜躺著,雖然難受萬分但無計可施。
一個晝夜楊玉娘再次點穴,然後讓他們吃飽喝足陷入昏睡。
楊玉娘看著他們吃喝,也給他們馬桶拉屎拉尿,就這麼看守了九天九夜。
第十天沒有點穴,除過最重的鐵山和飛鷹外其他人都已經沒有了吸食鴉片的意思。
鐵山和飛鷹開始痛苦地呻吟,但沒有激烈的動作。
鐵山望一眼楊玉娘:
“再點兩天穴吧。”
楊玉娘又守護兩人三天三夜,天藝雜技團最後兩人也戒掉了鴉片。
可是廣州城裡吸食鴉片的人大部分依然故我,十三個罪犯雖然伏誅,但十三家經營鴉片的商行仍然在經營,在洋人的支援下好像比之前更加生意興隆。
因為經營鴉片的小商行大部分倒閉,所以鴉片變得更加昂貴,價格一路直飆,和之前相比翻了三番,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結果。
鴉片經營變得隱蔽起來,但吸食鴉片者都能找到銷售渠道。
一個買不到鴉片的人難以忍受痛苦,結果殺了自己全家十一口,最後自殺。
十一月,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赴廣東主持禁菸事務。林則徐一到立即宣佈禁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