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了六個不來的原因。一,天王好女色,好奢華,天國在天京城封王封侯太多大興土木消耗了大量財務,他說如果把這些人力財力用在加固城牆上,城牆至少可以增高兩丈增寬一丈,那樣會少死我們很多人多死清兵無數,所以說天國目光短淺;二,天國在人人平等方面沒有好好落實;三,男女分居不近人情;四……”
“住口!”
韓雲有言在先,復原丹每天只能服用一顆。
不過半個月後等到了一件好事,尹兆磊找到了一張據說是老虎的皮張。
蘇三娘立即掙扎著趴在床上制符。
她現在已經有了制符經驗,只要凝神靜氣真氣均勻地運轉至筆端,制符成功率就會提升。
因為擔心新符製作時浪費符皮,所以她在製作新符時先在紙張上練習一百張左右,然後正式製作,這樣下來,浪費一下子大降。
躺床四十天,製出飛行符十六張,五雷符二十張,隱身符三十張,幻陣符五張,一張虎皮被全部用完。
這樣,他總共有了三十三張五雷符,二十六張飛行符,三十張隱身符和五張幻陣符。
接下來他用普通牛皮製作隱身符,居然取得成功。
不過這樣的隱身符都是一次性的,獅皮虎皮製作的可以連續使用。
即使是一次性的也異常珍貴,蘇三娘一口氣製作出牛皮隱身符五十一張。
普通牛皮得來容易,蘇三娘又耗費十四天製作隱身符四百張,終於讓她的部屬人手一張了。
所有符張中她最看重隱身符,因為隱身符不但能夠逃命,還能在隱身狀態下殺敵,是符中之最。
因為有韓雲贈送的復原丹相助,五十天後她基本康復,於是召集眾人說:
“這次你們都去天京城外參戰,每人一張隱身符,必須在兩個時辰內離開戰場返回,因為隱身符只有兩個時辰的功效。你們的任務很簡單:帶上油桶把攻城的雲梯燒掉,把守護雲梯的清兵擊殺,但無論任務完成與否,兩個時辰後必須離開,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四百三十人把騎馬隱匿在清兵大營遠處,然後貼了隱身符躡手躡腳進入清兵攻城大隊到了雲梯旁。
攻城清兵都聚集在東門、南門,因為東面南面的城牆最低,所以這兩面成了攻擊的最佳目標。
兩面都有二百架雲梯攻城。
炮火連天,箭如雨下,攻城守城雙方大都聚集在雲梯附近互相對射,同時清兵勇士開始爬上雲梯攻擊。
蘇三娘部下把油澆到雲梯和正在爬雲梯的清兵身上迅速點燃,然後把企圖滅火的清兵殺掉。
看不到誰人點火,看不到誰人擊殺了滅火人,清兵一時大亂,只聽有人驚恐萬分地喊:
“鬼來了!鬼來了!”
開始這麼喊的有三五個,不一會就成千上萬,清兵頓時大亂,全部退到大營附近。
東門前二百清兵抬著一根五丈長三圍高的巨木,邁著一致的步伐“嗨吆——嗨吆”地喊著靠近城門,城牆上面一千太平軍和城下兩千清兵對射,一方想阻止巨木靠近城門一方想保護抬著巨木的一百人,殺得空前慘烈。
城牆上面死亡的太平軍積滿了通道,不斷地有人排除屍體,城下清兵的屍體阻擋了巨木的行進,很多清兵冒著箭雨把屍體移除。
抬著巨木的清兵不斷倒下去,不斷有新人補上去,這裡的對戰已經持續了一個月多。
巨木的前端成錐形,錐頭被厚鐵包裹,只要連續撞擊城門,不須多久城門必然毀壞。
蘇三娘到東面外巨木前,無聲無息澆上桐油點燃,然後劍如閃電,一百清兵眨眼睛都掉了腦袋。
“鬼?”
“鬼!”
“有鬼!”
“鬼來了!”
“鬼守城來了!”
“……”
接下來蘇三娘又到了南門,同樣焚燬了巨木,一陣大殺後飛身登上城牆。
飛行符加隱身符讓她在敵群裡如入無人之境,劍鋒所向必有清兵人頭落地。
城外清兵暫時全部退到大營,持續了四十六天的攻城停了下來。
蘇三娘脫掉清兵衣服,太平軍看到蘇三娘立即呼喊:
“資進丞相!資進丞相!”
“資進王!資進王!”
洪宣嬌笑著喊:
“資進王來了有食糧!”
於是有人喊:
“資進王資進王,資進王來了有食糧!”
接下來很多人喊:
“資進王資進王,資進王來了有食糧!”
“資進王資進王,資進王來了有食糧!”
“……”
這事千真萬確,蘇三娘這次帶來的食物很多。
洪秀全高興地說:
““李秀成已經接近,有這些食物我們可以堅持到破圍。”
蘇三娘望一眼洪秀全身邊的四個美女,指著她們嘆息一聲說:
“天王上次不是說她們以後不得入天王殿嗎?”
洪秀全顧左右而言他:
“韓雲之事若何?”
蘇三娘對天王的敬畏之意這一刻蕩然無存,昂著頭說:
韓雲暫時不想來,他說“太平天國的主張是數千年數萬年來最好的,但現在已經變樣了,所以還想看看天王是不是能夠實現諾言,讓我觀察觀察……”
“你可以甘肅他,我已經實現了諾言,實行了上次定下的新政……”
蘇三娘打斷洪秀全的話,指著四個美女說:
“好吧,我會把看到的聽到的如實告知韓雲,告辭!”
洪秀全大怒,一隻手舉起來,坐下十個高手就要撲殺蘇三娘,洪秀全忽然放下手語氣極為溫和地說:
“資進王一路順風。”
蘇三娘就要走出幾步,旁邊的洪仁軒大聲問:
“之前清兵喊的‘鬼來了’和清兵退卻是你做的?”
蘇三娘點點頭。
洪秀全一聽大驚失色,如果剛才自己下令誅殺蘇三娘,此時倒下的說不定是自己。
這個蘇三娘太可怕了!
蘇三娘臨行把十張隱身符交給洪宣嬌,要她在清兵巨木撞擊城門時使用。
又給了洪仁軒一張飛行符一張隱身符,算是做為上次贈符的報答。
蘇三娘因洪仁軒一張符學會了制符,洪仁軒之恩不可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