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不久後,一名身著黑衣、面覆白紗的男子悄然出現

不久後,一名身著黑衣、面覆白紗的男子悄然出現,手中捧著一隻神秘的盒子,緩步走向祭壇。宋慈示意眾人靜待,不可輕舉妄動。

‘白影’在祭壇前跪下,開始低聲吟誦著什麼。宋慈屏息傾聽,那是一種奇怪的語言,似乎與‘異域’的神秘信仰有關。

就在‘白影’起身準備離去之際,宋慈猛然現身,厲聲喝道:“‘白影’,你已被包圍,束手就擒吧!”

‘白影’一怔,迅速拔出長劍,揮舞間劍光閃爍,攻勢凌厲。趙清風見狀,揮劍迎上,兩人瞬間交戰在一起。

‘白影’的劍術極為精妙,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致命的威脅。然而趙清風同樣身手不凡,兩人一時間難分勝負。

宋慈不容遲疑,指揮其他兵士包圍住‘白影’。在眾人的合力圍攻下,‘白影’漸漸不支,終被擒獲。

‘白影’被押回大理寺,宋慈與趙清風親自審問。起初,‘白影’一言不發,顯然對自已的信仰堅定不移。然而,在宋慈的耐心勸解與趙清風的威嚴震懾下,他終於鬆口。

“你們永遠無法摧毀‘異域’的信仰。”‘白影’冷冷地說道,“我們的使命,是顛覆這腐朽的朝廷,建立屬於我們的新秩序。”

宋慈平靜地反駁:“大宋雖有不足,但不容你等妄圖顛覆。你的所作所為,只會給百姓帶來苦難。你所追求的,不過是一已之私。”

‘白影’沉默片刻,終究低下了頭。

‘白影’的落網標誌著‘異域’的徹底瓦解,京城終於恢復了安寧。宋慈與趙清風、李芸攜手,將這一場席捲京城的風暴化解於無形。

大理寺內,宋慈與趙清風並肩而立,望著逐漸泛白的天際。

“趙兄,這一次的風波,終於平息了。”宋慈輕聲說道,語氣中透著幾分釋然。

趙清風微笑道:“宋兄,多虧了你的智慧與勇氣,才能保全京城的安定。”

宋慈搖頭:“這是我們共同的努力。大宋的未來,還需我們共同守護。”

水下的秘密

大宋的晨曦逐漸升起,京城在寧靜中復甦,然而,宋慈的心卻未曾真正安歇。雖然‘異域’的威脅已被消除,但他深知,黑暗從未遠去。

一天清晨,宋慈正翻閱文書,忽然一名捕快匆匆趕來,稟報道:“大人,城南的蓮花湖中發現一具浮屍,情形蹊蹺,似非溺亡,疑為他殺。”

宋慈聞言,立即整理衣冠,帶上趙清風與李芸趕往現場。

蓮花湖邊,百姓圍觀,議論紛紛。宋慈撥開人群,走近湖邊,只見一具屍體浮在水面,面色青紫,雙手緊握成拳。

趙清風探身檢視,低聲道:“看起來不像溺水,更像是中毒而亡。”

宋慈點頭,吩咐人將屍體打撈上岸,並仔細檢查。很快,他發現了關鍵線索——屍體的口中含有一顆鮮紅色的藥丸,顯然是死者在生前被迫吞下的。

李芸觀察著周圍環境,補充道:“這湖水清澈,周圍並無明顯的掙扎痕跡。死者可能是被謀害後,拋屍於此。”

宋慈沉思片刻,隨即下令:“將屍體帶回大理寺,詳細驗屍。同時,派人查明死者身份,並調查近期是否有失蹤人口。”

回到大理寺,宋慈親自主持驗屍。他發現,死者的舌根處有一道細小的切口,顯然是中毒前曾遭受酷刑。而那顆紅色藥丸,經過藥師的鑑定,是一種罕見的毒藥,名為“斷腸紅”。

“斷腸紅,這毒藥極為罕見,只有在江南一帶才有流通。”趙清風皺眉說道。

宋慈點頭:“看來此案涉及的範圍不小。我們需加緊調查,查明死者的背景以及與江南的關聯。”

數日後,捕快回報,死者身份已查明:名為林文書,是一名來自江南的商人,近日來京談生意。奇怪的是,他的家屬卻聲稱,林文書早在三天前就失蹤了。

宋慈追問:“三天前的失蹤為何不報官?”

捕快答道:“林家人說,他們以為林文書是去了朋友家,直到昨日未歸,才開始懷疑。”

宋慈暗自思索,這其中定有隱情。他決定前往林家,親自了解情況。

林府內,林文書的家屬一片哀慼。林夫人接待了宋慈,哽咽著述說:“我夫君為人溫和,從不與人結怨,實在想不通為何會遭此橫禍。”

宋慈仔細詢問林文書近期的行蹤,得知他最近頻繁出入京城的幾個酒樓,似乎與人商談一筆重要的生意。

趙清風推測:“會不會與這筆生意有關?或許是生意上的競爭對手所為。”

宋慈點頭:“很有可能。我們要查清林文書近期接觸過的所有人。”

隨著調查的深入,宋慈發現,林文書最近接觸的一名商賈,竟然與江南的一名江湖幫派有關。這幫派以販毒聞名,而“斷腸紅”正是其主要交易的毒品之一。

宋慈意識到,這不僅是一樁單純的謀殺案,而是牽涉到京城與江南毒品交易的重大案件。

夜深人靜,宋慈在大理寺內沉思良久。他明白,接下來的行動不僅要抓住兇手,還要打擊背後的毒品交易網路。這是一場新的博弈,他與趙清風、李芸必須步步為營,才能贏得這場暗中較量。

毒網蔓延

蓮花湖浮屍案的線索漸漸指向了江南的一名幫派,宋慈決定兵分兩路,一路由趙清風率領,調查京城的商賈與幫派之間的聯絡;另一路由他親自前往江南,追蹤毒品交易的源頭。

次日,宋慈與李芸喬裝成商人夫婦,攜帶一批假貨前往江南。他們一路上小心謹慎,生怕暴露身份。經過幾日的跋涉,他們終於抵達江南的一座小鎮——青楓鎮,這裡是毒品交易的重鎮,幫派勢力盤根錯節。

鎮上瀰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氛,街巷間人來人往,卻少有笑容。宋慈與李芸在一間不起眼的小客棧落腳,暗中觀察鎮上的動向。

夜晚,宋慈從一名店小二口中打探到,鎮上的一處茶樓是幫派交易的據點。於是,他們計劃潛入茶樓,尋找更多線索。

次日黃昏,宋慈與李芸來到茶樓,以商談生意為名進入內廳。茶樓內氣氛凝重,幾個身著江湖服飾的男子正在低聲交談,桌上擺放著幾包神秘的粉末。

宋慈注意到,這些男子中有一人腰間佩戴的短劍上,刻有一個特殊的符號,與之前在林文書屍體上發現的符號相同。這正是幫派的標誌。

李芸輕聲問道:“宋大人,我們是否動手?”

宋慈搖頭,低聲回答:“不可輕舉妄動,先查清他們的交易網路,方能一網打盡。”

幾日後,宋慈透過暗中跟蹤,發現幫派的交易鏈條竟然延伸到朝廷中的一位權貴。這位權貴利用職權,掩護幫派在京城的毒品交易,並從中牟取暴利。

趙清風在京城的調查也傳來訊息,他發現,林文書在遇害前,曾與這位權貴的家臣有過接觸,顯然林文書的死與權貴脫不了干係。

宋慈決定回京,將這一切上報給皇帝。然而,他深知此案牽涉甚廣,若不出其不意,很難將這位權貴繩之以法。

於是,宋慈與趙清風精心策劃了一場計謀,他們故意放出風聲,聲稱已掌握毒品交易的關鍵證據,並將在朝堂之上公開審理。果然,那位權貴果然坐不住,試圖銷燬證據,結果被趙清風等人當場抓獲。

朝堂之上,宋慈將整個案件的來龍去脈向皇帝彙報,並呈上確鑿的證據。皇帝震怒,當即下令將涉案的權貴與幫派成員一併緝拿歸案,嚴懲不貸。

京城恢復了平靜,而江南的幫派勢力也因主謀的落網而土崩瓦解。

大理寺內,宋慈望著趙清風與李芸,感慨道:“此案告破,多虧了你們的齊心協力。江湖雖險,但我們守得住大宋的正義。”

趙清風微笑道:“宋兄,我們將繼續守護這片土地,直至永遠。”

李芸點頭:“是的,正義永不止步。”

幽林詭影

江南毒品交易案的平息,使得京城恢復了短暫的平靜。然而,宋慈卻隱隱感到一股新的不安。他知道,黑暗的勢力從不真正消失,只是隱匿在角落,伺機而動。

這天,一名衣衫襤褸的老婦人來到大理寺,聲稱自已的兒子在京城郊外的一片密林中失蹤已有半月。她哽咽地訴說,林中似有鬼影,村民們傳聞,那是一片“食人林”,凡是進入其中的人,幾乎沒有一個能活著回來。

宋慈聽後,心中一動:“食人林?這傳言頗為怪異,倒要一探究竟。”

趙清風與李芸一聽,也表示願意同行調查。宋慈答應後,三人帶著幾名精銳捕快,前往郊外的密林。

密林深處,林木參天,陰森恐怖。宋慈一行人循著老婦人的描述,步步深入,忽然發現了一具殘破的屍體,顯然已死去多日,身上佈滿了利爪般的抓痕。

李芸蹲下檢視,低聲道:“這些傷口不像是普通野獸所為,似乎有人為之。”

宋慈點頭:“是的,這林中的傳言,恐怕有人在背後操控,故意製造恐慌。”

趙清風四下巡視,發現樹幹上刻有一些奇怪的符號,他用手指輕輕擦拭,低聲道:“宋兄,這些符號我似曾見過,像是某種古老的祭祀儀式。”

宋慈望著符號,沉思片刻:“看來,我們要找出這背後的真相,必須深入這片林中。”

夜幕降臨,宋慈一行人在林中搭建了臨時營地,四處戒備。午夜時分,遠處隱約傳來奇怪的低吟聲,彷彿有人在進行某種儀式。

宋慈低聲吩咐:“我們過去看看,不可驚動他們。”

循聲而去,宋慈等人發現了一群身穿怪異服飾的男子,圍著一堆篝火,口中唸唸有詞。他們身旁堆放著一些動物的屍體,似乎是在進行某種獻祭。

趙清風輕聲道:“這顯然是某種邪教組織,我們要不要現在動手?”

宋慈搖頭:“不急,先看看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就在此時,那些男子中的一人忽然起身,向篝火中投擲了一些粉末,火焰驟然升騰,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氣味。篝火中出現了詭異的影像,似乎是一個巨大的怪獸。

李芸掩住口鼻,低聲道:“這恐怕是某種幻術,用來嚇唬村民的。”

宋慈點頭:“我們必須抓住他們的頭目,才能徹底解開這個謎團。”

翌日清晨,宋慈佈下天羅地網,將邪教徒一網打盡。經過審訊,這些人交代,他們是一個名為“幽林教”的邪教組織,利用幻術與恐怖傳言,控制村民,並以此牟取暴利。

宋慈冷冷道:“以迷信與恐懼控制百姓,實在可恨。你們的陰謀到此為止了。”

回到大理寺,宋慈向皇帝彙報了“幽林教”的情況,皇帝震怒,下令徹底剿滅該組織。京城再次恢復了平靜,但宋慈深知,這只是正義與邪惡鬥爭的一部分,他與趙清風、李芸將繼續守護大宋的安寧。

迷霧連環

“幽林教”的覆滅為百姓帶來了短暫的安寧,然而,宋慈深知,暗中湧動的波瀾並未止息。不久之後,一封密信悄然送至大理寺,內容隱晦卻帶有警示,暗示京城即將發生一連串離奇事件。

宋慈展開密信,凝視著上面的字跡:“迷霧起,連環破,血色夜,慎重行。”

趙清風端詳著信,疑惑道:“這信意有所指,卻又語焉不詳,似乎在提醒我們即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

宋慈點頭:“正因如此,才更需警惕。我們得做好準備。”

當晚,京城中發生了第一件離奇的案件。一名商賈在家中無故暴斃,現場無任何掙扎痕跡,彷彿是死於自然。然而,宋慈在勘察中發現,死者的雙眼圓睜,瞳孔微微擴張,似乎在死前目睹了極為可怕的事物。

李芸觀察著死者的房間,發現窗戶上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灰塵痕跡。她蹲下仔細檢視,低聲道:“宋大人,這痕跡像是有人從窗外潛入過。”

趙清風接著補充:“如果是他殺,那行兇者手段高明,未留下任何線索。”

宋慈沉思片刻,察覺到其中的異常:“此案表面平靜,卻隱藏著巨大的危險。我們要從死者的背景入手,查清他生前是否與人結怨。”

第二天清晨,另一件命案發生。一名官員在府中被發現倒斃,同樣沒有明顯的傷口,亦無任何掙扎的痕跡。

宋慈仔細檢查屍體,發現死者的頸部有一道細微的紅痕,彷彿是某種細線勒過。他心中一震,立即吩咐人去調查京城中是否有類似案件發生。

趙清風帶人快速調查,果然在京城的一家綢緞鋪中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細線,這些細線極其細微,但卻能致人死亡。

宋慈拿著這些細線,暗自思索:“看起來,這連環命案背後,是一個極為精密的佈局。兇手以細線為武器,悄無聲息地取人性命。”

李芸分析道:“能使用如此隱秘的殺人手段,兇手必定是一個極為精通暗殺之術的人。他的動機是什麼呢?”

就在宋慈分析案情時,第三起命案接踵而至。這次的受害者是一名書生,死於自家書房中,死因與前兩案如出一轍。書生的書桌上留下了一張字條,上面寫著:“錯字十篇,命斷須臾。”

宋慈凝視著這張字條,心中湧起不祥的預感:“這兇手似乎是在傳遞某種資訊,每一案背後都有他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