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
顏蘇蘇說不清是被小奶狗肉墩墩的小身體壓醒,還是夢中聽到了院門被敲響的聲音。
睜開眼,站起身,把懷裡的夏小一放到地上,一個念頭閃過,房裡不該出現的物品都已不見蹤影。
秋秋已經蹲到了院門口,看到主人靠近,尾巴開始規律的左搖右擺。
比成年人輕微的敲門聲,加上秋秋安靜的蹲守,顏蘇蘇已經猜到了門口的是誰。
果然,沒有聽到迴音,某個小胖墩兒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姐,是我們呀,開門哇。”
“吱嘎——”
開啟院門,顏蘇蘇看到了揹著小書包站在門口的三位小朋友。
除了自家產的豆包兄弟,還有一個和兄弟倆差不多年紀的小男孩,正是職工大院顏家隔壁林家的小兒子,和雙胞胎同年同班的林榮榮小朋友。
不同於進門後就衝進去逗狗的顏豆豆,和乖乖說了句“姐,我們回來啦”後也加入進去的顏包包,林榮榮小朋友顯然因為不請自來而有些靦腆。
顏蘇蘇也算是看著林榮榮長大的,只不過小孩子年紀到了,總會有自己的小性格,林榮榮就屬於越長越害羞的那種。
“榮榮來啦,歡迎歡迎,到蘇蘇姐家不用客氣,快進來,正好看看家裡新來的幾隻小狗。”
“謝謝蘇蘇姐,蘇蘇姐……新,新婚快樂。”
林榮榮雖然沒有參加顏蘇蘇的婚禮,但對於顏蘇蘇搬出來的原因還是知道的,於是學著周圍人的話術,磕磕絆絆送上了祝福。
“謝謝榮榮啊,快去和豆包他們玩吧。”
顏蘇蘇笑眯眯地回答,拍了拍小林同學的肩膀。
林榮榮確實是因為今天一直聽顏名都說姐姐這兒的大狗狗多麼威風,多麼聰明;小狗狗多麼機靈,多麼可愛,最後忍不住跟著兄弟倆一起過來的。
小動物嘛,不愛的人多,愛的人更多。
顏家人和林榮榮明顯就屬於後者。
這個年代,城裡養狗的個人家庭不多,生活水平和生活空間的侷限性就是最大的問題。
秋秋母子四狗還是雷清安某個朋友的朋友知道有人想養,從距離江市不遠的老家黃樹大隊特意帶過來的。
生在秋天的秋秋今年有了崽崽,正好老鄉家裡不想養那麼多,乾脆讓在城裡工作的後輩把四隻一起領走。
本來那位後輩是想,反正他們朋友多,說不定還有哪家想要的,沒想到狗子帶過來,就這麼先被顏蘇蘇“一鍋端”了。
顏蘇蘇想的是反正奶狗還小,先和媽媽一起養著,等長大點兒再看,如果有合適的去處,晚點再送出去不遲。
當然,太可愛了,一個都不想放過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至於豆包他們這是從哪兒過來的嘛......
今天是豆包學校假期組織的“憶苦思甜”活動日,實際上就是老師帶班裡的娃們一大早去郊外進行野營活動。
孩子們自帶水飯,揹包捆成行軍的格子形狀,途中會分陣營進行比賽活動,中午就地開餐,吃的是各自家裡做的“憶苦”窩頭。
顏家兄弟帶的是野菜窩頭。
城裡哪來的野菜,這還是顏蘇蘇為了滿足弟弟們的濃濃參與感,特意讓小淘在系統裡查詢了一番。
最後還真發現了一家野菜鋪子,買好拿回家,顏蘇蘇只說是自己託人找的。
休了,雷清安暫時離開,顏蘇蘇乾脆讓兄弟倆搬來了小院住。
雖然大院裡有小夥伴們,但雙胞胎明顯也很想和姐姐在一起。
加上小院距離顏家又不遠,跑跑跳跳十分鐘就到了,來回十分容易。
更重要的是,小院裡來了四隻小動物喂!
於是,想和大狗狗小狗狗玩的顏豆包兄弟愉快地在昨天晚上住了過來。
一段時間內,顏爸顏媽可以在家裡享受一下美好的二人時光了。
來了之後雙胞胎就發現:這裡,簡直,太好啦吧!
空間大,有院子,有小狗。
更、重、要、的、是,插上院門,就可以享受之前只能在姐姐房間裡享受的各種秘密福利啦。
顏豆豆:簡直快樂地不再想念小松鼠。
顏包包:嗯......意思是,樂不思蜀。
沒想到,就因為和從小一起長大的小夥伴炫耀過了頭,現在直接把林小榮引到了家裡。
不過,雖然暫時不能看好看的動畫片,吃好吃的小食品,但能和狗狗玩,雙胞胎還是很滿足的。
小院裡,三個小傢伙人手一隻小奶狗,逐漸熟練地摸來揉去。
秋秋坐立在旁邊,似乎是在默默守候。
顏豆豆時不時會偷偷摸秋秋一把,得到一個略顯縱容的眼神,然後他就會忍不住咧嘴偷笑。
看著弟弟的小褲子似乎又緊了不少,顏蘇蘇終於想起她睡前覺得忘記的什麼。
是小淘提醒她特別關注的店鋪上新了呀。
顏蘇蘇靠向椅背,看似是在對著幾個小傢伙發呆,實則呼叫AI小淘,調出了腦中的淘淘系統。
之前和國營裁縫鋪宋師傅的合作確定了下來,顏蘇蘇提供優質獨特的布料,宋師傅按照合理的估價回收,再由老客戶進行挑選製衣。
不得不說,宋師傅手上的客源確實竟然很可觀,時間沒過多久,顏蘇蘇已經小賺了不少,甚至聽說很多客戶已經在排隊等待最新布料。
顏蘇蘇讓小淘特別關注並提醒她的就是發現最符合當下審美,宋師傅那裡最多人預定的布料商家之一。
正好弟弟們的衣褲也小了,晚上在系統裡“進貨”完成,明天正好帶著家裡的“豆包”去趟裁縫鋪,給哥倆各做套新衣服。
於是,第二天上午,宋師傅所在的國營裁縫鋪迎來了姐弟三人。
“呦,來啦。”
一進門,顏蘇蘇就看到了依舊站在案板前的宋福才。
別看他私下話裡話外對守在這一畝三分地,總是做著差不多款式的衣服時不時抱怨,但每天準點準時準確出現在鋪子裡的也是他。
顏蘇蘇內心評價為:口嫌體直。
取走送給母上大人的那套紅衣服之後,顏蘇蘇除了第二天帶著布料來店裡,之後兩三次都是把料子直接拿到宋師傅家裡。
裁縫店裡的活兒,打版裁剪大部分是宋福才親力親為。
對他來說,很多衣服的款式都是大差不差,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幹起來那是相當速度。
至於量身、縫製或是其他雜活兒就會交給店裡的女工。
而能夠讓“宋師傅”親自從布料挑選開始插手的,大多都是比較特殊的客人了。
宋福才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在家做,或是拿到店裡。
而和顏蘇蘇預定布料的事為了不引人注意,還是選擇了在家進行。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顏蘇蘇和宋師傅熟識了不說,也與比宋師傅小一輪不止的弟弟,也就是和於紅瑩處於小曖昧階段的小宋同志熟稔了不少。
對於顏蘇蘇能拿出廠裡現階段絕對做不出的料子,小宋同志聰明地未言隻字。
就像於紅瑩從顏蘇蘇那裡吃到過從未嘗過的美味,但也不曾大肆宣揚一般。
總之,面料問題上,顏蘇蘇和宋福才相處友好,兩家利益分明,都認為是樁可以持續進行的生意。
“桃子,給兩個娃娃量一下尺寸。”
聽到顏蘇蘇的來意,宋師傅叫來店裡的女工之一,袁桃。
坐在縫紉機前的瓜子臉女孩拿著軟尺走過來,帶著顏名都、顏名城兩個去到案板外一角,一邊測量,一邊在本子上記錄相應數字。
另一邊,宋福才對顏蘇蘇說出了之前就有過的某個想法。
“你想不想來裁縫鋪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