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聲,“呸,你就做夢吧!”
紀玉琢則補充說:“陳小楊啊,如果你真打算把所有人都見一遍再選擇結婚的話,那你這輩子估計就不要結婚了。”
胡娜接著解釋:“小紀,小陳現在的條件完全可以在合適的時機結婚,他的等級以後還會繼續提升。
雖然現在的薪酬標準按公安系統來定,但是人家可是大學生,生來就有當幹部的潛力,只不過閱歷不足罷了。”
張標驚訝地看著胡娜,說道:“娜娜,你還挺了解啊?”
胡娜點頭答道:“那是。”
她轉頭看向紀玉琢繼續追問:“小紀,你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呀?”
紀玉琢回答:“你想啊,咱們從帝都到寧陽坐火車就得用三十六個小時,這是按時到站的情況下,這段距離已經非常遙遠了。
假設陳小楊能活到120歲,他還有一百多年的壽命。
就算他每年365天不間斷地去見面,也只夠面對不到四萬人。
這樣的人排著隊能繞多少個來回!”
另一位乘務員笑道:“這麼說來,如果陳小楊真這麼做,他這輩子豈不是不停地在相親或者趕去相親的路上?”
紀玉琢模仿起老太太的腔調打趣道:“咳咳,你總算來了,我已經等了你一百年,現在終於輪到我啦。
我對你還挺滿意,你看看我怎麼樣……呵呵呵!”
紀玉琢學著學著自已忍不住笑了出來。
一時間滿屋子的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就連陳小楊看著紀玉琢滑稽的樣子也跟著說:“可不是,我要真這麼幹了,哪怕一千年也還在相親的路上!”
紀玉琢打趣道:
關震山一向不太喜歡那些乖巧聽話的孩子,要不怎麼把韓春明當親兒子看待呢?自已的兒子自已都覺得差強人意。
對於性格獨特的陳小楊,關震山反而十分欣賞,心裡甚是喜歡。
“走吧,我帶你去!”
陳小楊說完,便帶著他來到了一個門前。
陳小楊輕輕地敲了幾下門,大聲喊道:“孟叔,孟叔,我來看您了!”
“吱呀”
一聲,門慢慢開啟,露出孟慶霖的身影。
他的聲音沙啞,說道:“你這調皮小子,今天怎麼還記得來看我啊?我還以為你早把我這個孟叔給忘了。
前些天朵兒還在唸叨你呢!”
陳小楊笑了笑,沒有回答,只把身體一讓說:“孟叔,看看我帶誰來了!”
孟慶霖一抬頭,看到了跟在陳小楊身後的關震山,激動地大喊:“大哥!”
關震山微微點頭,哽咽道:“老三,我來遲了。”
聽到這句話,孟慶霖再也說不出話,徑直走到關震山面前,抱住他說:“大哥,你受苦了!”
信中的內容已經使孟慶霖瞭解了關震山的經歷:關震山本計劃去年帶女兒朵兒去大哥那邊團聚,卻意外遭遇了人販子的 * 擾。
從那以後,只要到車站他就覺得不安心,生怕再失去自已的女兒。
每次出門都必須緊緊拽著她,生怕再有人販子盯上朵兒。
後來聽說了自已的兒子兒媳逃跑,再加上小弟這邊的事情接踵而來,這一切幾乎將他擊倒。
多虧有樂觀的韓春明發現並救助了關震山,他才漸漸恢復健康。
病情好轉後,關震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來見自已闊別已久的小弟。
如果沒有陳小楊從中幫忙,怕是一輩子也難以再見了。
原本,多年未歸,又因懊惱過度而痛失雙眼的弟弟,在這三十幾年裡每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好在有陳小楊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兩兄弟得以再次相見。
望著重逢的一幕,陳小楊心知肚明:他們之間有很多話要敘。
趁二人暢敘之時,陳小楊騎上腳踏車悄然離開。
接下來幾天還要留在這裡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呢。
剛出了門不久就拿出之前在北京時買的奶糖——這些平時不愛吃,只是順手買了一些,一直放在口袋沒拿出來。
特別是四合院的氛圍讓人不那麼自在,陳小楊也不願意在裡面吃糖分享,不過還是決定帶回一些分給那些大院裡禮貌友善的小朋友。
不知道這些善意會不會成為一種傳統,就像之後汪新每次回來,也會給其他小朋友帶幾顆糖果一樣。
然後陳小楊把剩下的烤鴨拿出來包好,不然涼了不好吃。
接著返回自已的大院。
孩子們一看見陳小楊回來,都歡呼起來,圍著他嘰嘰喳喳地吵鬧不已。
“陳叔叔,陳叔叔!”
陳小楊笑眯眯地看著這幾個小孩子,然後喊道:
“汪新,咱們的老規矩哦!”
小小年紀的汪新已顯得很穩重,從陳小楊兜裡掏出幾塊奶糖。
接著像老大般開始分糖給其他小孩。
院裡的孩子立刻放棄陳小楊,圍住汪新開起玩笑套近乎來。
這時,汪永革走出了屋子,望著陳小楊露出開心的笑容,卻忍不住嘮叨一句:
“你又這麼縱著他們?”
陳小楊不接話茬,只是問道:
“汪哥,今天不用上班啊?”
汪永革搖頭答道:
“今兒休息,順便問一下,你剛回來是不是沒吃飯?要不要去我家吃點兒東西。”
陳小楊婉拒道:
“不必麻煩了,我在回來的路上吃了點東西。
我先回家。”
聽他如此說,汪永革也理解地點點頭:
“也行,以後家裡面要是不願意做飯,就過來我家!”
汪永革之所以對陳小楊格外熱情,是因為他的妻子曾經被陳小楊救過一命,若非陳小楊相助,他或許現在還是一個人拉扯著汪新。
院裡其他人見了陳小楊也熱情地打招呼,陳小楊也一一回應,最後便告辭回去了。
這個年代,邀請人去自家吃飯可算得上一件大事。
因為每家定量供應有限,多一個人吃飯,意味著其他時間可能就得捱餓。
所以除非關係極為密切的朋友,否則不會輕易請客。
因此,對於這層顧慮,陳小楊心裡明白,自然也不會勉強。
回到家後,陳小楊徑直拎著包裹來到沈秀萍家門前輕叩:
“沈醫生在嗎?”
屋內傳來熟悉的聲音回答:
“在家呢,小陳來了!”
說完門開啟,沈秀萍見到陳小楊手裡提的包裹,笑著請他進屋落座。
“您別站在門口啦,進來吧!”
她說,並示意放下手中的袋包。
“沈醫生,這是上次您託我捎來的烤鴨。
天氣遠路迢迢才帶回的,凍住了。
不過正好是冬天不然早就壞了。”
陳小楊說明原委。
沈秀萍感謝道:“謝謝你啊,得給錢吧?”
但陳小楊搖搖手:“別這麼外道。
我們雖不是從小同住這院子一起長大的。
但是既然鄰居就是一家人,給你帶只烤鴨這點小事而已,要都按這演算法還得多虧欠多少情呢。”
聽罷,沈秀萍笑著說:“好,下次一定我請陳警官。”
陳小楊點點頭表示贊同:
“那就行。
烤鴨還能加熱麼?不行我就幫你加熱下。”
沈秀萍知道陳小楊平時就在家自已煮飯,聽到這話點頭應許:“也是,我平時在家也不常做飯,都是在單位吃食堂對付一頓,謝謝你的提議。”
“客氣什麼。”
家裡的食材也有限,那就麻煩你了!”
陳小楊擺手表示不在意:“一點都不麻煩,小事一樁!”
他拿著烤鴨說:“沈醫生,我先回去準備一下,是等下給您送過來,還是您來我家一起吃?”
沈秀萍回答:“還是去你家吃吧!”
陳小楊點頭:“那行,我這就回去準備,等一會兒做好了我來請您。”
聽到這話,沈秀萍笑著應道:“好的!”
兩人再聊了一會,陳小楊就回去做飯了。
雖說陳小楊沒學過專業的廚藝,但憑藉著濟世訣中的藥膳傳承和自已平時的練習,他的烹飪水平還挺高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鄰居們聞到陳小楊做的飯菜後,會請秦淮茹去要飯。
在空間中拿出了最新鮮的蔬菜和肉,不多時,桌上已擺滿了豐盛的菜餚。
陳小楊把冷掉的烤鴨換成熱乎的新烤制好的,用帝都的傳統方式將鴨肉切片擺放整齊。
一切準備妥當,陳小楊出門去找沈秀萍。
對方早已在家等待,於是便一同前往陳小楊住處。
看到桌上琳琅滿目的佳餚,沈秀萍心中欣喜,不過仍保持著客套的心態,說道:“我都買了烤鴨了,咱們倆隨便吃點就行啊,怎麼這麼講究呢!”
陳小楊笑道:“您不來一次我家吃飯嗎,還自備烤鴨,太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