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咳,日子久了就要緊了。年輕人,還是得多多注意自個的身子。我等會讓大廚房燉個梨湯來。”
“謝謝媽媽!還是媽媽對我們姑姑好。”
言微姑姑頗是無奈,自己有什麼事,全讓沉魚給交代了。
林未巧說:“沉魚也是為你好,她可比你還心疼你自己。”
她們邊吃邊聊著,她問起謙國公府的事,言微姑姑在宮中多年,對這些事門清得很。
怕言微姑姑會多想,她還解釋說:“我就是想了解一下,你也知道我們府裡,特別是我們大房,暫時還無人承爵,孤兒寡母的,背後並無依仗。我們又常在內宅中,不清楚外頭的事。等哪日得罪了人,也不清楚。”
言微姑姑點點頭,跟她說著謙國公府的事,單是謙國公府裡彎彎繞繞的關係,又牽扯到許多人。
把這裡頭的關係弄清楚,就相當於把半個權貴圈子的底細給摸清了。
聽言微姑姑說著,她突然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在眾多王公貴族世家大族中,平榮伯府是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小伯爵罷了。
陸老夫人和二房夢寐以求的伯爵,在這些人家眼裡,都算不得什麼。
她聽著,受益匪淺,感覺小小的伯府,有點配不上人家言微姑姑。轉念想想,言微姑姑連宮中都不願意待下去,人家所求的,也只是安安份份過日子罷了。
臨走前,她見桌子一角上放著柄紅色綢繡花喜鵲團扇,誇了句好看。
言微姑姑就把團扇給她,說是宮中之物,還挺耐用的。
她嘴上說著不用客氣,雙手卻很老實地接過那柄團扇,她也是有宮裡物件的人了。
回到住處,紅羅燻著艾草香,說聞著好睡覺,“媽媽,這扇子好好看,哪裡來的?”
她一通觀摩著,“言微給的,說是宮裡拿出來的。”
“哇,宮裡的東西,豈不是很金貴?”
“那當然了。”
“對了媽媽,我今天又聽到何嬤嬤在跟薛大娘說你壞話。”
“是嗎?說我什麼了?”
紅羅一一說來,幾乎她做的每一件事,無論大小,何嬤嬤都能挑出錯處來。
她躺在床上都聽困了,“她要說就隨她說去吧。”
紅羅問:“媽媽你不生氣嗎?”
“為她生氣不值當。”
“何嬤嬤總覺得黃娘子是向著媽媽的,心裡不滿意,老在夫人面前說,想把翠紅嫂子調去大廚房管事。”
她翻了個身,何嬤嬤能不能回家養老養身體啊,那麼大年紀了,還那麼拼做什麼,何家又不指望何嬤嬤來掙錢養家。
她要是有人兜底養老,她立馬收拾東西走人,也不知道何嬤嬤到底圖什麼,哪來的事業心那麼重。
有段時間沒去看喜姐兒,也不知道過得怎麼樣,正好她寫了封密信要交給山君,便一塊順路去辦了。
來到山君所在的武館,山君給找的江湖人士叫莫九,是武館館主的一個朋友,常來走動,也教過山君拳腳功夫,一來二去就熟了。
見莫九之前,她還悄悄問山君:“此人信得過嗎?”畢竟這事有點冒險。
山君說:“莫大哥俠肝義膽,為人仗義,表姑信我的話,就可以信他。”
等見了莫九,她開門見山把事情說來,莫九震驚,還以為她是要做什麼事,“林媽媽,此事……”
她說:“你不必過於擔心,我只是有件事想告知謙國公府,並無惡意。你也不用有任何顧慮,有任何差錯我可以來承擔的。事成之後,我必有重謝。”
莫九本有些猶豫的,看在山君的面子上,還是點頭同意了。
處理完這事,她去了喜姐兒夫妻的新家,在萬繡巷裡,這裡也有一間戚家的小鋪子,比不上在朱勝街,這裡較為冷清。
要說那王婆子就是個吸血的,看喜姐兒離了王婆子,紅光滿面的,人還圓潤幾分,早知道一開始就找戚墨臺好了。
她一來,夫妻兩個熱情地招待她,簡直拿她當祖宗一樣供著。
喜姐兒是連茶水都送到她嘴邊,還問:“娘,你究竟使了什麼法子,能讓他娘不納妾?”
她說:“我找了戚家二少爺幫忙。”
“娘,這樣的小事,二少爺也能幫?”
“有什麼不能的?再說了,閱哥兒他娘不是二少爺的奶母嗎,正好。”
喜姐兒是愈發佩服她了。
以前有著王婆子,喜姐兒連自己親孃也不敢孝敬,如今沒了王婆子壓著,喜姐兒是一個勁要孝敬她。
把平日裡攢的好東西全拿出來,知道她打算在鄉下買宅子,喜姐兒還要拿出自己的積蓄來。
她說:“你有這個心就行了,娘不差你這些錢。你和閱哥兒還年輕,以後有了孩子,花錢的地方多著去。娘幫不了你什麼,沒得還拖累你的道理。”
喜姐兒頗是動容,“對了,山哥兒又找我來,說以後都不認娘你了。”
“他愛認不認,我養大了他一場,他沒想著來孝敬我,只想著法要從我身上拿錢。他是個有病或是殘疾的,我也就認了,偏他全須全尾的,就是去討,也能討來。”
“唉,山哥兒確實不成器,再慣著他就害了他。”
在喜姐兒家吃了頓好的,王閱特意叫了外面館子送來的做好的飯菜,生怕虧待了她這個丈母孃。
她是空著手來的,回去時卻拎了不少好東西,有一小套的青瓷蓮紋小碗,掐絲琺琅暖爐,幾塊軟花緞,都是王閱得來的。
看著大包小包的,她尋思著是得買間宅子了,光是送來的東西,她都堆了不少。
大多數的東西她可能用不上,但就看著,心裡是很滿足的。
回去伯府裡,碰上李娘子不知在忙什麼,問起斯元來,李娘子說:“好多了,就是沒什麼精神頭,三姑娘這會還在陪她說話。”
倆人邊說邊去到李娘子家裡,晚姐兒和嘉兒正出來,還跟斯元說:“過幾日再來看你。”
走遠了後,晚姐兒沮喪地說:“都怪我,是我多嘴,如果我不把這事告訴了斯元姐姐,她也不會去常寧街找那對母女。”
嘉兒說:“姑娘,你也是好心,不想讓斯元姐姐矇在鼓裡,誰知道會鬧成這樣。”